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应用生物胶将胸胃固定于纵隔食管床内,以减小胸胃的容积,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方法203例食管癌手术食管胃弓上吻合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测定术前、术后3、10、30 d肺功能,比较2组胸胃对肺功能的影响。术后10 d、30 d、3个月吞稀钡胃造影,测定胸胃正面最大宽径及胃的蠕动次数,判定胸胃固定效果和对胃蠕动的影响。结果VC、MVV术后10 d、30 d 2组肺功能及术后10 d,30 d和3个月胸胃最大宽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胶胸胃纵隔食管床内固定法可有效减轻术后胸胃对呼吸的影响,操作简便,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33.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circ_0007142被证实为结直肠癌的致癌因子,能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探究circ_0007142吸附miR-647调控CCR8基因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相似文献
34.
35.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及胆汁反流性胃炎 (bile reflux)的胃排空关系早有报道 ,但 HP阳性慢性胃炎有否胃排空异常及根除 HP前后胃排空有否变化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1 3CO2 -辛酸呼气试验法和硫化锝胶体核素法同时检测 HP阳性的慢性胃炎 HP根除前固体胃排空。用洛赛克、氟莱莫星、痢特灵三联根除治疗后用 1 3 CO2 -辛酸呼气试验复查因体胃排空 ,探讨 HP与胃排空的相关性 ,指导临床用药。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7年 12月~ 1998年 3月本院消化门诊患者 42… 相似文献
36.
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前后总胆红素降低、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术前胆红素水平、来前肝功、有无并发症、有无后续治疗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胆道内支架置入(EMBE)后,结合后续局部持续性化疗栓塞术,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了153.2、80.1 μmol/L,显著高于单纯行EMBE的前后差异(P<0.05);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8.2±5.9)月,显著高于只进行EMBE的(3.9±1.2)月(P<0.05).[结论]EMBE术治疗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结合后续局部持续性化疗栓塞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自制胃炎止痛合剂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进行疗效观察,并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对比,判定胃炎止痛合剂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择经内镜及病理学证实为慢陛胃炎并伴有HP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自制胃炎止痛合剂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口服,1次/d,1个疗程30d,后复查胃镜、病理及进行HP检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7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们自制胃炎止痛合剂以黄芪健中汤为主方,加以北五味子和吴茱萸,治疗慢陆胃炎合并HP感染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责任护理组与医生联合查房在产科临床医疗护理应用中的效果,不断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方法 由3名责任主管护师任组长各带一组,组员有责任护师1~2名,值班护士1名;医生相应分为3组,每组副主任医师1名任组长,组员有主治医师1~2名,住院医师1名.护理组与对应医生组分管相同的病人,每日共同查房,一起讨论分析,相互交流,共同参与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评比一次.结果新查房模式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对医疗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有所提高,分别为98.02%VS.91.01%,74.01%VS.40.10%,90.23%VS.69.72%,与医生护士分别查房模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下降,分别为24.83%VS.33.61%,0.33%VS.1.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护理组与医生组联合查房模式,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提高产科医疗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桦褐孔菌不同提取物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备桦褐孔菌水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醚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酯提物)后,采用MTT法,测定3种提取物作用下的胃癌BGC-823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桦褐孔菌水提取物、醚提取物、酯提取物对胃癌BGC-823细胞株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终浓度在80 g/ml、48 h,体外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51%、60%、62%.结论 桦褐孔菌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高于水提取物. 相似文献
40.
目的各种病原引起的慢性肝病中,肝纤维化是导致肝硬变的共同途径,多数学者认为血清Ⅳ型胶原(Ⅳ-C)和透明质酸(HA)联合检测能反映肝纤维化的动态过程[1].目前临床治疗肝纤维化及肝硬变缺乏特异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丹参加前列腺素E2(PGE2)治疗肝硬变患者前后血清Ⅳ-C,HA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作用.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60例,肝硬变诊断标准符合1990年全国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健康对照为本院血库健康献血员36例.血清Ⅳ-C测定采用双单克隆抗体EIA法,HA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将60例肝硬变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用维生素C2.5g加10%葡萄糖250mL中静点,实验组30例,上述治疗加丹参和PGE2,丹参注射液14mL加10%葡萄糖250mL中静点,PGE2100mL加10%葡萄糖250mL中静点,1次/d,共28d,再测定血清Ⅳ-C,HA含量.结果60例肝硬变患者血清Ⅳ-C,HA含量明显高于36名健康人(P<0.001).肝硬变患者中实验组肝功ChildA,B两级患者血清Ⅳ-C,HA含量治疗后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功C级患者血清Ⅳ-C,HA治疗后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联合检测Ⅳ-C,HA有利于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②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