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2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21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351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567篇
内科学   313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4篇
综合类   1555篇
预防医学   480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434篇
  7篇
中国医学   439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建立评分系统精确预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探讨其颈部淋巴结的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食管鳞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临床模型,权衡临床模型的贝塔系数,建立评分系统。应用评分系统对219例患者进行评分,并分为低、中、高3个危险组,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合适的治疗策略。 结果 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0.59%(67/21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位置、肿瘤长度(>5.25 cm)、肿瘤分化。建立临床模型,权衡临床模型贝塔系数建立评分系统:胸中段3分(2.66),肿瘤长度>5.25 cm(1.20)和肿瘤低分化2分(1.55),肿瘤中分化1分(0.35)。依患者的得分情况分为3组:低危组(0~2)、中危组(3~4)及高危组(>4),3组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03%,26.19%和55.00%(P<0.05)。 结论 建立的评分系统可以在术前精确预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为术中淋巴结清扫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低危组推荐不行颈部淋巴结清扫,高危组推荐行颈部淋巴清扫或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后方韧带复合体在经伤椎固定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1例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后方韧带复合体,对所有患者实施经伤固定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术,分析应用价值。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78.34±116.48)mL,手术时间为(130.51±12.48)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结论后方韧带复合体在经伤椎固定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3.
〔摘 要〕 目的:探究盾构技术(SST)在即刻种植术治疗上前磨牙区单牙缺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厦 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25 例上前磨牙区单牙种植患者,随机数字 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 13 例实施 SST 联合即刻种植术,对照组 12 例单独实施即刻种植术。随访 1 年两组均 无脱落病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软组织美观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唇侧骨板厚度变化情况及种植体稳定性。 结果: 术后 1 年,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术后即刻至 1 年,观察组患者的 1 mm–IS、3 mm–IS、5 mm–IS 骨板厚度变化量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年,观察组患者种植体稳定系数(IS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1 年口腔健康生活质量量表(OHIP–20)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SST 联合即刻种植术治疗上前磨牙区单牙种植患者能减轻唇侧骨板吸收, 提高种植体稳定性,有助于缓解疼痛,增强修复美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目的 报道3例罕见亚型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方法 收集先证者及其亲属的临床资料,全外显子测序筛查先证者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或qPCR测序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突变验证。结果 例1表现为背部线状红色瘢痕,患者及有相似临床表现的母亲、无症状女儿均携带COL7A1基因c.4573G>A(p.Gly1525Arg)突变。例2表现为全身网状色素沉着,偶伴手足水疱,携带KRT5基因c.74C>T(p.Pro25Leu)新发突变。例3表现为曝光部位为主的色素异常伴左手不完全并指,先证者携带FERMT1基因2-6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突变,分别来自无症状父母。例1诊断为显性痒疹型营养不良型 EB, 例2诊断为斑驳色素型单纯型EB, 例3诊断为Kindler EB。结论 EB临床异质性高,基因检测对于罕见亚型EB的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5.
女性盆腔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的方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盆腔的解剖结构十分复杂,其内组织结构众多,不仅涉及泌尿、生殖及消化三大系统在内的多个组织器官,而且包括血管、神经、骨盆及肌肉等多种成分,空间关系错综复杂,一直是解剖学和妇产科学研究的难点和重点[1-2].传统的解剖学研究方法在显示女性盆腔三维精细解剖结构以及不同脏器之间的毗邻关系等方面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科研和临床的需要[1].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肾结石患者52例,取侧卧位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2例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88.2±3.5)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9.7±1.1)d;1例单发肾结石患者和2例肾鹿角形结石患者行二期手术取石;一次性碎石排净率为94.2%。结论:侧卧位是临床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理想体位,患者耐受性更好,手术更安全,且可促进碎石排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对家兔离体肠系膜动脉收缩性能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的关系。方法:分离家兔肠系膜动脉,采用组胺为兔肠系膜动脉环的预收缩剂,观察血管张力的改变,检测甲基莲心碱对肠系膜动脉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检测去血管内皮组和完整内皮组动脉的张力改变情况,观察甲基莲心碱对家兔肠系膜动脉收缩性能的影响是否依赖于血管内皮。结果:甲基莲心碱能舒张由组胺引起的兔肠系膜动脉环收缩;甲基莲心碱对于无论是内皮完整血管还是去内皮血管,都能使其由收缩状态转化为舒张状态,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基莲心碱对收缩着的肠系膜动脉诱发的舒张作用不依赖于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HSP72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红景天苷5mg/kg组、10mg/kg组、20mg/kg组、40mg/kg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切除右肾,夹闭左肾蒂45min,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组织常规病理及肾组织中HSP72的表达.结果 与红景天苷5mg/kg组、10mg/kg组、40mg/kg组相比,红景天苷20mg/kg组Scr水平、Bun水平明显下降(P<0.01),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组织中HSP72表达也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红景天苷20mg/kg组Scr水平、Bun水平略有上升,病理损伤较轻.结论 应用红景天苷后,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减少,其机制与增强肾脏抗氧化能力,减轻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抑制肾组织HSP72表达有关,其中20mg/kg浓度的红景天苷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9.
1000.
图像引导下鼻咽癌放射治疗中颈部变形旋转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仁明  何垠波  张英杰  李燕  王谨  柏森 《华西医学》2010,(12):2147-2150
目的利用不同匹配区域对锥形束CT(CBCT)与定位CT(FBCT)分别配准,测量出鼻咽癌放射治疗中颈部的变形误差。方法分析2007年4月-2008年12月收治鼻咽癌患者23例,调整治疗床前198次CBCT扫描。将鼻咽部扫描CBCT图像匹配区域分为上下两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上匹配区域为:上界为蝶窦上缘,下界为颈4下缘,侧界包括下颌骨外轮廓,前界为上颌窦1/2,后界为平棘突后缘;下匹配区域为:上界约颈4下缘,下界约胸2-3下缘,侧界包括椎体外轮廓,前界包括皮肤,后界平棘突后缘。匹配方式选择骨,比较匹配结果差异。结果选择上与下匹配区域结果除Y(头脚)方向旋转误差无统计学差异外,余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值在X(左右)、Z(前后)、Y(头脚)方向平移分别为(1.14±2.80)、(0.47±1.41)、(0.58±3.88)mm,旋转误差X、Y、Z方向分别为(0.90±1.98)、(0.80±2.03)、(0.68±1.90)°。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中颈部区域存在一定变形误差,通过CBCT引导发现变形误差并进行正确纠正是必须的,结合临床实际及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变化为重新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