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食管作为给药部位一直被忽视,而且渗透性小和滞留时间短决定了食管不适于作为一个发挥全身作用的给药部位。然而,针对食管部位的诸如细菌感染、癌症、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胃液反流所引起的局部损伤等病症,局部给药不仅可以发挥治疗作用,还具有降低剂量及减小副作用等优点。食管生物粘附制剂通过粘附于食管的粘膜而延长制剂在食管中的滞留时间,业已证明,食管生物粘附制剂能提高局部用药的效能。本文对食管局部给药系统的原理、局限性、影响粘附的因素,以及实验模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2.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一种多发病。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文献,对临床上常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进行了综述,包括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锶盐、双膦酸盐、降钙素和依普黄酮等骨吸收抑制剂,氟制剂、甲状旁腺激素、同化激素等骨形成促进剂,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骨矿化药物。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蒿甲醚自微乳释药系统(SMEDDS)的制备优化及体外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粒径、Zeta电位和平衡溶解度为指标,筛选最优处方,并对蒿甲醚自微乳的理化性质和体外释药进行评价。结果蒿甲醚自微乳最优处方为:Cremophor RH40为39.29%、Transcutol HP为35.71%、MCT为25%;其平均粒径为24.52 nm,Zeta电位为-10.10 mV,平衡溶解度>88 mg/g。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得到蒿甲醚SMEDDS的最优处方,显著提高蒿甲醚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建立测定方法,检测反相脂质纳米粒(RLBN)对人工肠液中拓扑替康的保护作用.方法 二步冻干-复溶法制备拓扑替康反相脂质纳米粒(RLBN-TPT)油溶液.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拓扑替康两种构型的含量.考察RLBN-TPT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曲线,研究拓扑替康的稳定性.结果 用优化的HPLC条件测定拓扑替康的内酯与开环形式,二者分离度符合要求,线性范围为0.25~5μg/ml.与拓扑替康水溶液比较,RLBN-TPT中的拓扑替康在肠液中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开环构型产生的速率明显减小(P<0.05).结论 RLBN能明显增强拓扑替康在肠液中的稳定性,这为拓扑替康口服新剂型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氯雷他定自微乳制剂自乳化能力和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绘制三元相图,考察最优处方的粒径、Zeta电位、稳定性。比较氯雷他定自微乳制剂与市售片剂的体外溶出度。采用LC-MS/MS测定Beagle犬血药浓度,与市售片剂比较,研究氯雷他定自微乳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氯雷他定自微乳制剂加水乳化后的平均粒径为(28.15±1.65)nm。以蒸馏水为溶出介质,15min溶出80%以上。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自微乳制剂的最大血药浓度ρmax是片剂的9倍,并且AUC0-t是片剂的5.3倍。结论自微乳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氯雷他定的体外溶出度和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26.
全东琴  葛蔓  高立军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2):1001-1002
自微乳释药系统(SMEDDS)是由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均一溶液,在水及胃肠液轻微搅拌下可以自发形成粒子小于100 nm的微乳,在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SMEDDS处方组成较多,一般以宏观乳化效果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但目前选择辅料的依据较模糊,缺乏  相似文献   
27.
雾化后的γ-干扰素(IFN-γ)非常不稳定,因此采用在喷雾器中加入脂质体提高IFN-γ的稳定性。雾化的IFN-γ通过气泡法回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同时测定它的浓度。IFN-γ雾化30min后,只有原来量的(0.4±0.2)%回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3.1±0.7)%存留于容器内,而在喷雾器中加入脂质体后〔组成为氢化大豆卵磷酯(HSPC)二硬脂酰-L-α磷脂酰甘油(DSPG),10∶1(摩尔比),(45±24)nm〕增加了IFN-γ的稳定性,结果(27.2±4.7)%回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25.7±12.6)%存留于容器内。另外,还考查了脂质体的组成及浓度对雾化IFN-γ稳定性的影响,用二硬脂…  相似文献   
28.
丁酰胆碱酯酶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抗毒酶基因纳米粒制备工艺 ,并对纳米粒部分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用复凝聚法制备抗毒酶基因纳米粒 ,采用规格化的正交表安排试验 ,用SA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粒径和形态 ;用Pcs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 ;用体外转染试验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转染活性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结果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优化的抗毒酶基因纳米粒制备条件是 :壳聚糖浓度 30 0 μg·ml-1,丁酰胆碱酯酶基因质粒浓度 10 0 μg·ml-1,硫酸钠浓度 8mmol·L-1,pH值 5 .5 ,涡旋混合时间 30s。所制备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观察 ,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粒子的粒径在 10 0nm以下 ,粒径分布比较均匀。Pcs测定结果表明 :98%以上的粒子粒径分布在 5 0~ 10 0nm范围 ,与透射电镜结果相符 ;平均Zeta电位为 15 .9± 6 .3mV。体外基因转染试验表明 :纳米粒能将所包裹的基因递送到细胞内 ,并表达目标蛋白—丁酰胆碱酯酶。结论 壳聚糖浓度、质粒基因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在制备条件选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丁酰胆碱酯酶基因 -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 ,递送基因能力较强。本研究结果表明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卡尼汀注射液中杂质A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11.5 mL,加水约1800 mL,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3.0,加水至2000 mL),加庚烷磺酸钠1.1 g,振摇使溶解]-甲醇(9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左卡尼汀杂质A与主药峰得到良好分离,分离度达到1.772,在1~100μg·mL-1的范围内,杂质A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96(n=6),3批左卡尼汀注射液中杂质A的平均含量为0.005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可用于该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0.
全东琴  徐贵霞 《中国药学》2005,14(2):105-109
目的评价维甲酸(RA)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溶出及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比格犬血浆药物浓度.用四条比格犬交叉实验考察RA自乳化制剂与市售胶囊体内药动学.结果实验表明与市售胶囊剂相比:以水为溶出介质,维甲酸RA自乳化制剂15 min可以溶出80%以上; 而市售胶囊只溶出不到5%.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市售胶囊剂相比,自乳化制剂达峰时间提前,tmax=1.25 h 而市售胶囊 tmax=2 h;最大血药浓度达到市售胶囊剂的近两倍, AUC(0~∞)提高了67%.结论自乳化制剂可以显著提高RA的体外溶出及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