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研究联苯双酯过饱和自微乳(BDD-S-SMEDDS的体外自乳化能力和体内药动学。方法 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BDD-S-SMEDDS乳化后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考察不同的促过饱和物质及不同用量对BDD-S-SMEDDS体外析晶的影响,并测定BDD-S-SMEDDS的体外溶出度;测定Beagle犬体内血药浓度,与市售滴丸相比,考察BDD-S-SMEDDS的体内药动学。结果 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的促过饱和效果较好,其用量为0.5%~2%时均有较好的药物抑晶作用;BDD-S-SMEDDS加入水稀释后迅速乳化形成微乳,平均粒径为(38.40±0.28 nm,Zeta电位为(-8.00±0.99 mV;体外溶出度10 min时达到80%以上,比市售滴丸溶出显著提高;体内药动学数据表明,BDD-S-SMEDDS软胶囊达峰时间tmax提前,最大血药浓度ρmax(143.29±52.91 μg·L-1是市售滴丸的2.6倍,AUC为市售滴丸的1.92倍。结论 BDD-S-SMEDDS体系中促过饱和物质PVPK30的加入,可以提高稳定性,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并且显著提高BDD的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地塞米松脂质体是本院研究的新剂型,本文从质量控制的主要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负染法,观察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采用紫外系数倍率法测定地塞米松的含量;用MACROSEP首次测定了包封率。结果:地塞米松脂质体属于胶体分散范围,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在4-5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8.28%-99.71%之间;包封率均在80%以上,包封效果良好。结论:本文方法具有准确、快速、重现性好等特点,便于药厂和医院的快检。  相似文献   
13.
自微乳释药系统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大概有40%-70%的新的化学实体由于水溶性差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低。对于这些化学实体而言,吸收的限速步骤是在胃肠道内的溶出。20世纪70年代,科研工作者们应用自微乳释药系统,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MEDDS)是由表面活性剂、油相、助表面活性剂有时还含有促过饱和物质等形成的固体或液体释药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盐酸纳曲酮多囊脂质体(DepoNTX),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DepoNTX;RP-HPLC法测定含量、包封率;以包封率为指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优化工艺和处方;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多囊脂质体形态、用库尔特计数仪测定其粒径和粒度分布。结果:制备的最佳条件是卵磷脂/胆固醇为1:1(摩尔比),形成复乳的振荡时间为10s,L-赖氨酸的浓度为40mmol·L-1,初乳和第二水相的体积比为1:2.5。粒径范围为5~50μm,平均粒径为12.4μm,包封率为44.5%。结论:制备的DepoNTX包封率较高,粒子表面呈光滑球形,内部具有非同心的多囊泡结构。  相似文献   
15.
苯并口恶嗪酮是一种新型的硝基类药物,临床试验表明在心血管治疗上具有很大潜力,其中特别是Sinitrodil(ITF)在冠状动脉血管扩张作用上比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评价这些新的硝基类衍生物透皮给药后达到稳态治疗血药浓度的能力。体外渗透实验选用两种药物ITF296和ITF1129,并与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3种药物作对比。渗透装置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介质是水和丙烯醇混合液(80∶20,v/v),丙稀醇的加入是为了提高所测药物的溶解度。皮肤是经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药物的溶解度、载药率及基质聚羧乙烯(carbopol)934(CP)与羟丙基纤维素(HPC)的比(CP/HPC)对药物释放及粘附性质的影响。口腔粘附片的制备 不同量CP,HPC和药物按处方制成口腔粘附片。CP,HPC及药物过筛混匀后用人工单冲压片机压成片。压片力为200kg·cm-2,时间为30s。大约50μL乙基纤维素溶液喷于片子的一面上作为隔离层。所得片子直径为8mm,厚度为1mm。体外释放研究 药物体外释放采用Franz扩散池,介质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H7.4),接受池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递送基因纳米粒表面修饰对体外基因转染的影响.方法:利用末端活化的聚乙二醇(PEG)制备PEG化基因壳聚糖纳米粒;通过两端活化的PEG将糖蛋白配基连接到纳米粒表面,完成肝靶向纳米粒的制备;用透射电镜观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粒径大小、粒子形态的影响;使用蛋白质测定试剂盒测算纳米粒表面蛋白连接量;利用体外转染实验考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转染活性的影响;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结果.结果:纳米粒PEG化使转染效率大幅度升高,半乳糖基牛血清白蛋白(Galn-BSA)使体系的转染效率比PEG化纳米粒略有下降,但比不经修饰的纳米粒转染活性高.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PEG化能提高纳米粒的体外稳定性,从而提高体外转染效率,并适合于进行冷冻干燥.结论:长循环壳聚糖基因递送纳米粒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反式维甲酸自乳化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RA)自乳化释药系统的自乳化能力及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粒子的散射光强度来评价自乳化速度,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乳化后形成乳剂粒径的大小及分布情况;采用HPLC法测定比格犬血浆药物浓度,与市售胶囊比较,考察RA自乳化制剂体外溶出行为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体系在10 min内已基本乳化完全,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乳化后乳剂粒子大多数在3 μm以下。与市售胶囊剂相比:以水为溶出介质,维甲酸自乳化制剂15 min可以溶出80%以上,而市售胶囊溶出不到5%。比格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市售胶囊剂相比,自乳化制剂达峰时间提前,Tmax=1.25 h,而市售胶囊 Tmax=2 h;AUC0-∞提高了67%。结论自乳化制剂可以显著提高RA的体外溶出及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19.
特异性分子识别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它是生命过程如神经传导、呼吸、免疫防御等的基础。所以,从开始利用到最近用合成物质模仿分子识别的生物特性,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诸多合成方法中分子印迹技术是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制备通过将模板和功  相似文献   
20.
全东琴  徐贵霞 《药学学报》2007,42(8):886-891
本文将水不溶性药物葛根素制备成自乳化制剂。测定了葛根素在不同油相及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葛根素在油酸、Tween 80中的溶解度较好,1,2-丙二醇不但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而且能够提高自乳化能力。以油酸为油相,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配制一系列混合物,通过绘制三元相图得到自乳化区,考察不同自乳化处方的自乳化性质,采用激光粒度散射仪测定乳化后粒子大小,在体外评价基础上选择较好的3个处方进行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研究,比较不同处方自乳化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包括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 Tmax, AUC0-t。结果表明处方2和处方3的AUC0-t值[(5.201±0.511) ng·mL-1·h, (5.174±0.498) ng·mL-1·h]和Cmax值[(1.524±0.125) ng·mL-1, (1.513±0.157) ng·mL-1]显著高于处方4[(3.013±0.623) ng·mL-1·h, (0.939±0.089) ng·mL-1],通过体内研究结果获得较优处方为油酸(17.5%)、Tween 80(34.5%)、1,2-丙二醇(34.5%)。自乳化释药系统提供了水不溶性药物口服给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