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调查健康人、心肌梗死患者及脑梗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g)β-455G/A、-148C/T、448G/A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Fg分子反应性及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频率分布,用计算机辅助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分析方法和Clauss法分析血浆Fg水平。结果:等位基因-455A、-148T和448A在正常人中的频率分别是0.185,0.194及0.192;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频率分别是0.295,0.318及0.307;在脑梗死患者中的频率分别是0.177,0.193及0.182。心肌梗死患者中-455A、-148T和448A的频率比健康人明显升高。3个多态性位点-455G、-148C和448G或-455A、-148T和448A分别紧密连锁,符合率超过98%。心脑血管病患者的Fg功能明显增高且与Fg水平相关。3个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组血浆F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对等位基因紧密连锁不平衡,不同基因型组血浆F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55A、-148T和448A的频率比健康人明显升高。提示Fgβ-455G/A、-148C/T和448G/A三种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无关,而与心肌梗死的发病相关。心脑血管病患者不仅Fg功能明显增高,且与Fg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2.
高血压病危险分层与心率变异性分析(附8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 89例高血压患者与 14例正常人以及不同危险分层组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时域及频域指标比正常人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高血压组从低危、中危、高危到极高危险组时域及频域指标逐渐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血压病伴血脂异常者比单纯高血压者时域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比无左心室肥厚者时域及频域指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有心力衰竭者比无心力衰竭者时域及频域指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其损害程度从低危、中危、高危到极高危险分层显著增加 ,心率变异性降低程度与危险因子的参与及靶器官受损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3.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心肌实质和/或间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儿童和男性青壮年.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有24种以上,以肠道病毒如柯萨奇B族病毒(CVB)、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最多见.其中柯萨奇B族病毒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最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104.
王慧  党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3):339-341,345
目的:对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半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8.39±12.22)岁,术前TIMI血流0-1级,随机分为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对照组)30例,半量替罗非班组(A组)31例,抽吸导管联合半量替罗非班组(B组)31例,比较3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术后2h心电图回落百分比(SumST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住院期间和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等.结果:对于患者术后TIMI血流3级、TMP3、术后SumSTR>70%及LVEF等指标,A、B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3组之间术后出血事件及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半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安全,即刻血流恢复良好,术后无复流事件少,实现了心肌真正意义上的再灌注.  相似文献   
105.
药物洗脱支架(DES)和有效的药物治疗降低了冉狭窄率,提高了血运重建率,但对降低临床血栓事件的效果并未确定,抗血小板药物疗程却只增不减[1].2006年一项观察停用氯比格雷对DES和裸金属支架(BMS)晚期事件影响研究(BASKET-LATE)报告,停药使DES相关的晚期血栓形成,增加了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的发生率[2].随后研究也显示,DES后服用12个月或以上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有益于防治支架相关的血栓形成[3].因此,目前国内外指南都建议,除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在DES置入后,患者接受12个月或更长疗程的DAPT已成为标准处方[4-6].然而,随着DES工艺、介入方法和技术及血管内影像设备的改良,针对介入治疗后现行DAPT疗程是真实地增加临床获益,还是增加出血风险的疑问,新的临床试验提出DAPT疗程并非是划一的,它可能短于现行指南建议的12个月.因此,DES术后如何优选DAPT疗程是今天需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肠道损伤发生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对334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出现的5例肠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肠道损伤发生率为0.15%。5例中3例小肠损伤,2例直肠损伤。套管针穿刺损伤2例,锐性损伤2例,嵌顿1例。4例在术中发现,1例术后发现。4例有盆腔广泛粘连。3例小肠损伤中2例中转开腹行小肠修补术,1例行二次开腹小肠还纳术。2例直肠损伤分别经阴道和腹腔镜下修补。5例均预后良好。结论:腹腔镜手术并发肠道损伤多在术中发现,多有盆腔广泛粘连。正确掌握腹腔镜手术的指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7.
金喆  Rha Seung Woon  李永健  党群 《临床荟萃》2010,25(15):1340-1342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问世,尽管显著降低了介入治疗的再狭窄率和血管重建率,但是小血管病变仍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一些研究结果支持在小血管病变植入DESE,但是,  相似文献   
108.
<正>1977年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的问世开辟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时代,改变了冠心病治疗的总格局。经过30年的不断发展,随着临床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因宫颈机能不全行紧急宫颈环扎手术,并使用阿托西班保胎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妊娠结局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应用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延长孕周(8.6±5.4)周,分娩孕周为(31.8±4.7)周,成功率为74.1%(20/27),应用阿托西班后抑制宫缩的有效率为62.9%(17/27)。仅有3例患者出现短时间轻微恶心、呕吐症状,1例出现轻微头痛,未出现因不良反应停止阿托西班治疗的情况。结论: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能明显延长妊娠时间,妊娠结局良好,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0.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9岁.以"间断一过性意识不清伴胸闷、心悸4d"为主诉,于2009年7月26日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a,冠心病史20a,服用黛力新1个月.4d前在乘坐电梯时突然晕倒,伴头晕、胸闷、气短、心悸,以后上述症状呈间断发作,每次发作前自觉眼前发亮、意识丧失,无黑矇、视物旋转等症状发生,经抢救后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