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等临床综合征的病理基础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在心血管重塑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可检测到增强的MMP表达 ,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 )的活动与斑块破裂有关。MMP表达既与斑块的不稳定有关 ,也与再狭窄病变的形成有关。特异性对抗MMPs的治疗药物的发展 ,将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斑块破裂和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内收蛋白色氨酸突变(α-adducin P460Trp)是否相关. 方法: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各80例,均抽取外周血提取DNA,采用PCR方法检测是否存在P460Trp突变.比较两组α-adducin基因P460Gly基因型与P460Trp突变出现的频率的差异. 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P460Gly基因型与P460Trp突变出现的频率(52.5%对45%)并无显著差异.原发性高血压与α-adducinP460Trp突变并无显著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同α-adducin蛋白460位基因型不存在特定联系. 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α-adducin P460Trp突变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66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8例)和观察组(1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3~5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的变化,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NO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促进血清NO的升高,抑制内皮素1的升高,利于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而进一步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当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阿司匹林抵抗的出现限制了其临床疗效 ,本文就血小板聚集检测方法、阿司匹林抵抗发生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心肌桥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当心肌收缩时壁冠状动脉受到压迫,且受压持续至舒张期.壁冠状动脉近端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壁冠状动脉存在内皮功能紊乱.心肌桥可引起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减低和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硝酸酯类因可使症状恶化而应避免使用.冠状动脉内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可用于选择性的病例.本文对心肌桥的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柴小奇  王心方  党群  王敬  吴先军  张莹 《心脏杂志》2002,14(1):55-57,60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及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76例胸痛患者进行入院即刻血浆 c Tn T半定量、同步心肌酶学定量测定 ,观察对比 c Tn T与心肌酶学在诊断 AMI及评估 U AP患者预后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76例胸痛患者中 AMI 34例、U AP 2 7例、稳定劳力性心绞痛 8例、其它胸痛疾患 7例。AMI34例 c Tn T全部阳性 ,而 U AP2 3例和其余病例 c Tn T均为阴性。AMI患者同步 CK,AST升高者 2 8例 ,L DH升高者 30例。c Tn T与心肌酶学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P>0 .0 5 ) ,但发病 2~ 5 h者 10例 ,心肌酶各项均正常 ,与 c Tn T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1) ;发病 5~ 11d者 6例 ,仅 2例 L DH还表现出升高外 ,其余心肌酶均正常 ,与 c Tn T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发病 5~ 12 0 h者相差均不显著 (P>0 .0 5 )。在 2 7例 U AP患者中 ,c Tn T阳性组 AMI和难治性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 c Tn T阴性组 (P<0 .0 1) ;c Tn T阴性组药物疗效好 ,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低 ,与 c Tn T阳性组对比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c Tn 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生化指标 ;c Tn T对诊断早期和晚期 AMI的价值高于心肌酶学 ;c Tn T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地高辛、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卡维地洛2.5mg,2次/日,每二周递增一次,最大剂量为20mg,2次/日,疗程共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病人临床心功能分级、心肌耗氧量及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0%,所有病人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卡维地洛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和肝、肾功能损害。结论长期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夏大胜  曹晶  徐建强  王彦欧  李超  蔡林  郭倩玉  党群 《天津医药》2006,34(11):774-777,I0001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伴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伴抑郁患者70例,以冠心病不伴抑郁患者70例作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位点(5-HTTLPR)与内含子2区(VNRT)2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均经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与应对方式问卷进行心理评定。结果:抑郁组5-HTFLPR的SS基因型及S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VNR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S基因型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和积极应对分显著低于L5型及LL型(均P〈0.01):消极应对分显著高于15型及LL型(均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HTTLPR基因SS型与冠心病伴抑郁独立相关。结论:5-HTTLPR的SS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病例治疗药物在30年来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两中心、回顾性研究。对药物治疗在年代、性别、年龄、心功能和病因等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入选5189例次,男女比为1∶1.02(P>0.05)。平均年龄(62.93±13.49)岁。临床诊断依次是冠心病(44.2%)、风湿性心脏病(24.1%)、肺心病(19.0%)、扩张型心肌病(4.8%)等。入院时心功能以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Ⅳ级为主,分别为40.6%和44.5%。治疗药物总体应用比例为硝酸酯类80.0%、利尿剂71.8%、洋地黄制剂68.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52.2%和β-受体阻滞剂19.5%,上述药物的应用逐年代增加。肺心病心衰病例的主要治疗药物也是硝酸酯类、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男性应用ACEI多于女性,≥60岁患者应用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比例多于<60岁年龄组,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则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结论慢性心衰住院病例的治疗药物以利尿剂、硝酸酯制剂和洋地黄制剂等为主;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增加迅速,虽未达到"指南"的要求,但显示了治疗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党群 《西南国防医药》2002,12(2):185-185
病例 男性 ,76岁。患高血压、冠心病数十年 ,脑梗塞偏瘫 4年。于就诊前一天受突然惊吓 ,感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出虚汗。随即小便失禁 ,意识不清。急诊查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Ⅱ、Ⅲ、avfF呈Rs;V1、V2 呈rS。Ⅱ、Ⅲ、avFT波高耸 ,电压约 1 7mv,ST段与T波上升支融合 ,ST -T夹角消失。TV2形状多变 ,TV3↓。 1h后心电图示 :R -R极缓慢而不规整 ,P波与QRS波无关 ,房率 >室率。QRS时限增宽形态多变 ,心室率 18~ 2 6次 /min。Ⅱ、Ⅲ、avF呈qR ;V1、V2 呈rS、r≤ 0 1mv。这段时间内心电图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