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3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385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01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531篇
内科学   433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科学   284篇
综合类   1113篇
预防医学   483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24篇
  6篇
中国医学   1020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和临床标本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对卵巢癌(OvCa)进展的影响,并探索相应机制。方法:以C57BL/6遗传背景的野生型(WT)小鼠和IL-17A缺陷型(IL-17A-/-)小鼠为研究对象,原位注射相同基因背景来源的小鼠OvCa细胞系ID8构建卵巢原位种植瘤模型,观察IL-17A对小鼠OvCa生长转移的影响。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WT小鼠和IL-17A-/-小鼠肿瘤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表达情况,以探讨IL-17A促进OvCa进展的机制。收集OvCa患者临床病理组织切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分析IL-17A、FABP4表达与OvCa进展的相关性。结果:WT小鼠造模部位卵巢明显肿大,与周围组织黏连,其表面可见若干瘤结节;IL-17A-/-小鼠卵巢肿大,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表面瘤结节较少。与WT小鼠相比,IL-17A-/-小鼠腹腔瘤结节显著减少(t=5.132,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IL-17A-/-小鼠肿瘤组织中p-STAT3、FABP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OvCa患者临床病理标本显示IL-17A、FABP4表达与癌症FIGO分期、转移相关(均P<0.05),并且在OvCa患者中IL-17A与FABP4表达也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动物实验和临床标本证实IL-17A通过上调FABP4表达促进OvCa进展。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 在外源抗原表位表达载体系统中构建并表达HBV抗原表位,并对其抗原性进行研究.方法 人工合成编码HBV "a"抗原决定簇表位中24个氨基酸(S124-147)的寡核苷酸序列,克隆入外源抗原表位表达载体系统FHV-RNA2-I3位点,构建重组质粒,在原核pET系统(BL21细胞)中表达.以表达产物为包被抗原对其抗原性进行研究.结果 嵌和蛋白与抗-HBs血清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结论 在外源抗原表位表达系统中表达的HBV抗原表位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 P53 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种类生精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法观察生精细胞P53蛋白表达, 原位杂交法观察其 P53 mRNA水平。结果:0.025-0.2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 生精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细胞种类规律性。在较低剂量照射(0.025和0.05 Gy)时, 以精原细胞凋亡为主, 随照射剂量增加(0.075-0.2 Gy)逐渐累及精母细胞, 并且前者凋亡率明显高于后者, 很少累及精子细胞和精子。P53蛋白表达主要见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 并且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 随照射剂量增加, 其阳性率逐渐升高, 而精子细胞和精子阳性率较低; P53 mRNA表达在较低剂量照射(0.025 Gy)时, 主要以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为主, 随剂量增加(0.05-0.2 Gy)逐渐累及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 P53 mRNA表达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 但精子细胞表现不明显。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可选择性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 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程效应关系。提示, 这种选择性诱导凋亡调控机制可能与 P53 基因和蛋白表达相关联。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索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长期阳性患者病毒转阴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以病程超过30 d的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人口学信息、治疗策略、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信息,以发病后45 d内病毒累积转阴率为因变量,以发病后(30±3)d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主要分析变量,以人口学信息、治疗策略、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他信息为协变量,采用限制立方样条回归-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累积转阴率的影响。结果?共有18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101例在45 d内实现了病毒转阴。进一步分析发现,30 d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45 d病毒累积转阴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 = 0.027)。当血清白蛋白<39 g/L时,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病毒转阴的危险因素,且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风险比(hazard ritio, HR)越高,血清白蛋白越接近39 g/L,HR则越接近1;当血清白蛋白≥39 g/L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不再是病毒转阴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的病毒转阴密切相关,当血清白蛋白<39 g/L时,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越不利于病毒转阴。因此,治疗过程中关注血清白蛋白变化,及时给予干预,可能有利于病毒转阴。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脉内应用硝普钠与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153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进行急诊PCI冠脉内应用硝普钠与替罗非班治疗(实验组)76例和急诊PCI冠脉内应用硝酸甘油与替罗非班治疗组(对照组)77例。追踪测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 alpha,6-keto-PGF1α)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级)、心功能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c TnⅠ、GSH、SOD、NT-pro BNP、IL-6、TNF-α、ET、NO、TXB_2、6-keto-PGF1α、LVEF、心功能改善效果、TIMI的追踪组间得分及复测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29、24.742、25.510、26.048、26.444、25.371、28.320、22.322、25.317、26.372、24.314、24.512、22.147,均P<0.05)。结论急诊PCI冠脉内应用硝普钠与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于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提高,并其受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发症、病变血管数量以及干预前心功能等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相继问世以及对其研究的逐步深入,为了更客观地评价降压终点、发现新的、有效的降压药物以及进一步阐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高血压的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1原发性高血压时内皮细胞的损伤血管系统既是高血压的靶器官,又是血管外周阻力的调节器,而外周阻力增加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49.
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 (ABPM)法比较 3 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经氯沙坦 (5 0mg/d)治疗 4周后 2 4h平均血压、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心率、血压负荷、夜间下降率等的变化 ,并与诊室血压 (CBP)相比较。治疗 4周末 ,CBP、2 4h平均血压、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均有显著降低 ,心率无显著改变。CBP示 4周末总有效率为 70 .0 %。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 ,对夜间血压的影响略小 ,但血压昼夜节律无显著改变。降压疗效谷 /峰比大于 70 %。提示 :氯沙坦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 ,维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尤适于夜间血压低的杓型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寻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形态定量参数指标,探讨大鼠实验性胃癌与人类胃癌形态定量指标的异同性。方法利用HPIAS-1000型图象分析系统对以MNNG诱发的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高分化腺癌进行形态定量研究。结果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8项形态定量参数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其中核面积、核周长、核等效直径、核体积、核长径,核形状因子8项形态定量指标(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核短径和核长短径比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这些形态定量参数指标对区别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有一定价值,形态定量参数指标也是随着癌前病变、癌的顺序逐渐递增;大鼠腺胃粘膜上皮癌变与人类胃粘膜上皮癌变有着相似的形态学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