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99篇 |
免费 | 371篇 |
国内免费 | 20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7篇 |
儿科学 | 43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292篇 |
口腔科学 | 32篇 |
临床医学 | 704篇 |
内科学 | 542篇 |
皮肤病学 | 131篇 |
神经病学 | 77篇 |
特种医学 | 22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88篇 |
综合类 | 1419篇 |
预防医学 | 681篇 |
眼科学 | 77篇 |
药学 | 545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1017篇 |
肿瘤学 | 2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55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183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206篇 |
2013年 | 208篇 |
2012年 | 233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256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25篇 |
2007年 | 237篇 |
2006年 | 247篇 |
2005年 | 247篇 |
2004年 | 269篇 |
2003年 | 262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229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188篇 |
1998年 | 155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64篇 |
1995年 | 151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57篇 |
1984年 | 47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5篇 |
1963年 | 5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傅尚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3)
输血广泛应用于临床,最近人们发现,对肿瘤病人进行输血,可促进肿瘤复发,降低生存率,增加病死率,使免疫功能降低。因此,肿瘤病人的输血需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52.
傅华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比较了7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枳壳总黄酮的吸附性能,筛选出适合枳壳总黄酮分离纯化的大孔树脂。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不仅吸附量大,而且解析率高,适合用于纯化枳壳中总黄酮。经动态吸附实验得出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枳壳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为0.408mg/ml,pH=4,上样速率2BV/h;乙醇洗脱剂浓度为75%,洗脱剂流速为1BV/h。在此条件下,以Ф3.0cm?0cm玻璃层析柱对枳壳总黄酮进行纯化,样品枳壳总黄酮的纯度由原来的14.03% 提高到了42.54%。 相似文献
53.
54.
55.
目的 探究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180例,经回顾分析法获取患者资料,统计术后复发患者例数,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结果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复发14例,复发率为7.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史、动脉瘤最长径>10mm、宽瘤颈、RaymondⅡ或Ⅲ级、未完全栓塞、入射角>9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95%CI为0.853~0.930,最大约登指数为0.614,对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8、0.786;外部验证显示,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0.00%。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术后仍存在复发风险,且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复杂,涉及多方面内容。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灵敏度、特异度表现均较为出色,能实...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细菌溶解产物防治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87例PBB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氨溴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细菌溶解产物,对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进行比较,并随访其一年来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5%,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喘息、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次数、患病总天数、发热持续天数、咳嗽天数及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6个月末时,两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 相似文献
57.
59.
白瘫风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脱色性皮肤病,好发于年青人,多见于面、颈、四肢等暴露部位。此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以往虽然有不少中、西药物内服及外用,但疗程普遍较长、疗效不够确实,治愈机会较少。因此病严重影响美容,致使不少患者因患白镇风而感到自卑和烦恼,甚至影响了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我科自1991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改进和发展,用负压吸疤法进行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辍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333例白癫风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以往都在本院或外院应用多种药物或光疗等方法治疗无效。其中男1…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