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研究不同附子炮制品对四逆汤药效、毒性成分控制及药效学的影响,揭示国家药品标准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的科学性。方法:取生附片、淡附片、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分别制备成四逆汤1、2、3、4、5,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甘草酸、甘草苷和6-姜辣素的含量;采用小鼠急性抗脑缺氧模型,以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为药效指标,对比不同四逆汤的药效学差异。结果: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的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4四逆汤2四逆汤1四逆汤5四逆汤3;双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3四逆汤4四逆汤2;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2;6-姜辣素的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2;且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的四逆汤中,只有四逆汤2(淡附片)对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的影响均具有显著差异,有明显的脑缺氧保护作用。结论: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初步揭示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明确规定四逆汤方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2.
王潇  王婷  成颜芬  何单  刘芳  傅超美 《中成药》2020,(2):283-289
目的制备厚朴乙醇提取物固体分散体。方法药材经70%乙醇提取后,溶剂法制成固体分散体。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载体(PEG6000⁃F68)比、药载比、搅拌时间为影响因素,厚朴酚、和厚朴酚总溶出度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然后,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体外表征。结果最佳条件为载体比0.9∶1,药载比1∶5.4,搅拌时间115 min,60 min内总溶出度为97.12%。所得固体分散体以无定型状态存在,制备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结论固体分散体可明显改善厚朴乙醇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化肝煎物质基准的UPLC特征图谱以及HPLC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构建其质量控制体系。方法遵古籍并结合前期考察工艺,制备不同产地的18个批次化肝煎物质基准,采用UPLC法建立物质基准特征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版)计算相似度,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挖掘影响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化肝煎物质基准质量的主要成分;将其中源自处方君药、臣药和佐药的3种指标性成分橙皮苷、芍药苷、牡丹皮作为化肝煎物质基准含测指标,建立其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18个批次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89。标定了33个共有峰,对8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指认,分别为没食子酸(4号峰)、栀子苷(10号峰)、芍药苷(13号峰)、橙皮苷(22号峰)、香蜂草苷(27号峰)、丹皮酚(29号峰)、甜橙黄酮(30号峰)、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32号峰),找到9个影响批次间稳定性的指标性成分(峰31、20、11、13、22、33、21、29、1),最后遴选出芍药苷、橙皮苷、丹皮酚作为含测指标,其在化肝煎物质基准中的质量分数为芍药苷1.28%~1.95%、橙皮苷0.91%~1.02%、丹皮酚0.48%~0.57%。结论通过UPLC特征图谱及HPLC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初步建立了经典名方化肝煎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快速简单可行,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为后续制剂的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建立中药质量多元化控制的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药"多成分,多层次,多靶点,整体协同作用"的特性,结合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依据中药整体性研究思路,体现中药的"整体性"和"模糊性";同时将中药化学物质基础与药效、安全性研究相结合,探索中药质量控制的创新模式,从而反应其"内在"、"综合"的质量,提出中药质量控制"有效组分—有效成分—药效作用—毒性研究"的多元化创新体系,实现中药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75.
丹参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对近年来丹参与化妆品相关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与评述,为相关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方法: 依据相关文献,总结丹参与中药化妆品相关的药理作用,分析丹参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结果与结论: 丹参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的功效,研究证实其化学成分众多、药理作用明显,是理想的中药化妆品原料。  相似文献   
76.
77.
中药制剂过程蕴藏着中药"毒-效"合和关系,是实现中药"减毒增效"的重要环节。该文从制剂角度阐释中药制剂复方合煎、中药制备工艺、剂型及给药途径、辅料品质等对中药"毒-效"的影响,指出应从中药制剂全过程、基础研究及中药现代制剂角度加强对中药"毒-效"关系的整合分析,探寻制剂过程中"减毒增效"的机制,明确中药制剂在中药"毒与效"中的核心地位,确保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对比分析不同基原、不同产地莪术的挥发油成分差异。采用GC-MS技术和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分析《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3种基原莪术的挥发油总离子流色谱图。具体步骤为:应用AMDIS拆分重叠峰,通过NIST11.L标准质谱库检索,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PTRI辅助定性;通过选择特征性碎片离子峰确定各拆分峰对应的峰面积,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基原、不同产地的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化合物种类及相对百分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提示莪术挥发油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评价不同基原莪术质量及道地性特征的指标。  相似文献   
79.
中药饮片多以煎煮所得汤液服用,且静置冷却后往往有沉淀形成并被患者弃去;醋制一定程度上会改变饮片的特性,改变重金属转移至汤液的量。为探究蓬莪术醋制前后重金属在煎液及其沉淀中转移率的变化,该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以微波消解样品,以铟(In)为内标,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茶叶GBW10016(GSB-7茶叶)为质控标准物质,建立蓬莪术中铜(Cu)、砷(As)、镉(Cd)、铅(Pb)、汞(Hg)共5种重金属的ICP-MS测定方法,并测定6批次蓬莪术生品及其醋制品的饮片、煎液、沉淀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换算得到重金属由饮片经过煎煮转移到煎液及沉淀中的百分率。结果显示醋制后Pb和Hg总转移率显著降低,Cd和Cu总转移率略降低,As总转移率略增高,而沉淀中重金属均有所降低,表明醋制对各重金属的转移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醋制蓬莪术起到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市场调研,本文介绍了中药粉末饮片的应用历史与特点、在全国的应用现状、中药粉末饮片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外观形状、粒度与粒径分布、堆密度、流动性、吸湿性、润湿性),针对常见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与思考,指出并不是所有中药都适合制成中药粉末饮片,应结合化学成分、成型工艺、药理、毒理、临床用药特点等研究中药制成中药粉末饮片的科学性;针对中药粉末饮片易掺假导致监管困难的问题,提出借助计算机软件等建立中药粉末饮片评价体系的研究思路,在评价体系中可重点引入红外光谱技术,为中药粉末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