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定量测定香附中3种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并对不同产地香附样品进行测定。方法香附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检测波长为242nm,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进样量分别在0.260~0.912μg、0.028~0.098μg、0.082~0.286μ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RSD为1.5%)、97.9%(RSD为2.0%)、99.1%(RSD为1.4%)。海南、广东、广西、四川省的11批香附中香附烯酮为1.52~4.80mg/g、圆柚酮为0.04~0.20 mg/g、α-香附酮为0.70~1.99 mg/g。结论同一产地香附中3种成分含有量均呈现香附烯酮α-香附酮圆柚酮的规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黄柏饮片与煮散颗粒在不同煎煮时间点盐酸小檗碱含量和干膏收率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柏饮片和煮散颗粒在不同煎煮时间点煎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同时测定不同煎煮时间点煎液中的干膏收率.结果:煎煮5~ 60 min时,不同时间点黄柏煮散颗粒煎液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及干膏收率均高于黄柏饮片煎液,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本试验验证了中药煮散省材省时之优点,以期为中药传统饮片应用形式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经验,从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跟踪最新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对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对完善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张臻  宋芹  傅超美  高飞  徐晚秋  盛菲亚 《中成药》2012,34(4):756-759
目的 优化美洲大蠊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干膏收率、氨基酸提取量、蛋白质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溶媒含乙醇量、提取时间、溶媒用量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美洲大蠊最优提取工艺为11倍量的15%乙醇提取两次,每次75 min.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美洲大蠊提取工艺,方法简便,合理可行,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4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有量、丹参总酚酸含有量、干膏量的总体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预测分析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 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丹参粗粉,加入11倍量水,65℃温浸2次,每次130min,总体归一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为-4.19%,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0.9375.结论 研究优选所得提取工艺稳定,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清利通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栀子、萹蓄、大黄、川木通、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中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8%.结论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半夏曲的最佳发酵处方.方法 以半夏曲的淀粉酶活力、蛋白酶活力和小肠推动率为评价指标,用单因素方差和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半夏曲的处方.结果 80 g清半夏、80 g法半夏、5 g六神曲原料、10 g白矾、20 g生姜汁、32 g面粉为半夏曲最佳的发酵处方.结论 该方工艺简单、经济、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48.
HPLC测定青黛中的靛蓝和靛玉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青黛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定量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靛蓝的检测波长为287 nm,靛玉红的为292 nm.结果 靛蓝0.07~0.52 μg(r=0.9996)、靛玉红0.02~0.20 p,g(r=0.9999)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1.42%,n=6)、101.3%(RSD=1.87%,n=6).结论 所建方法可用于青黛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测定,为完善青黛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测定蓬莪术炮制过程中pH值及7种成分(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β-榄香烯)量的动态变化,从而对其所含的姜黄素类和挥发油类成分在醋制过程中受水、热、酸等外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化学成分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分别以蒸馏水、9°米醋、9%醋酸水溶液对蓬莪术进行炮制,并对特定时间点的水液pH值进行测定,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采用HPLC方法同时测定生品组、空白组、醋制组和参照组蓬莪术样品中7种成分的量,并对其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醋制组和参照组最终的pH值偏低且无显著差异;与空白组和参照组相比,醋制组中测定的3种姜黄素类成分量均增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质量分数为(0.002 320±0.000 344)mg/g、去甲氧基姜黄素质量分数为(0.059 65±0.015 64)mg/g、姜黄素质量分数为(0.272 5±0.125 2)mg/g],而测定的挥发油类成分有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论在炮制过程中,药用辅料9°米醋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可能是醋酸;米醋中的醋酸及其他少量有机成分可能通过调节pH值来保护蓬莪术药材中化学成分不被水、热、酸破坏;通过对不同成分保护程度的差异来调节蓬莪术醋制前后毒效成分的减加,不仅体现了9°米醋作为药用辅料的科学性,也为进一步研究蓬莪术醋制"减毒增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0.
"药辅合一"是中药制剂学中独特的用药理念、制药经验与哲学智慧。然而,一直存在传统经验整理不够,现代基础研究不足的缺陷。为此,阐述"药辅合一"的理论内涵与基本特点,初步总结了中药制剂中常见的"药辅合一"现象及物理化学基础,探讨"药之为辅"与"辅之为药"的设计应用规律,并结合现代研究实例分析"药辅合一"思想对中药新辅料、新技术与新制剂研究的指导价值,以期从传统经验中探寻思路,促进传统知识与现代研究的融合,推动中药制剂学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