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软性角膜接触镜致角膜炎32例傅蓉,刘新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44300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容的追求,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人越来越多,但如配戴不慎,则有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我院自1985~1995年共治疗软性角膜接触镜导致的角膜炎32...  相似文献   
82.
目的调查综合ICU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分析氧气湿化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为防范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感染、非感染患者使用后和安装未使用共3组氧气湿化瓶标本和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对其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常见细菌的耐药率。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率分别为86.79%和79.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装未使用组(3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氧气湿化瓶和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64.81%和75.38%,两者的细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湿化瓶之间的细菌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培养的细菌耐药率远高于氧气湿化瓶培养的细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气湿化瓶污染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定期更换氧气湿化瓶对于防治因其导致的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HPLC外标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的头孢哌酮杂质C。方法使用C18色谱柱,以0.005mol/L氢氧化四丁基铵溶液-乙腈(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为30℃。结果头孢哌酮杂质C与相邻杂质、主成分与有关物质间达基线分离,头孢哌酮杂质C在3.19~25.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2.4%(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制剂中头孢哌酮杂质C的含量,更有效的控制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84.
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为"出现征兆——逐渐加重——事件发生——事件处理——消除影响"五个阶段。在当前的卫生监督工作中,卫生监督部门对一个卫生监督事件的应对大多是从"事件发生"阶段开始,虽然最后能将事件处置完成,减轻该事件造成的影响,但这属于一种被动、滞后的处理,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影响的产生。基于以上原因,浦东卫监部门就如何主动提前应对  相似文献   
85.
傅蓉华 《当代医学》2012,(35):132-13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完全流产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试验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早孕患者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分析该方法的完全流产率.结果经过治疗,所有200例患者中,188例完全流产,完全流产率达到94%,且90%以上的患者出血时间在15d以下.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提高完全流产率的有效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大出血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流产方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一起某管道分质供水公司水质pH不合格的行政处罚案例的分析,特别是分质供水pH指标在相关标准中标准值范围不同,对适用法律法规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对该现象进行了讨论,从而得出结论:管道分质供水尽管为新型供水方式,处理工艺相对先进,卫生监督部门仍需加强对其维护管理的监管。  相似文献   
87.
傅蓉 《实用医技杂志》2001,8(6):454-454
<正>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流行面广为其特点。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肝炎病毒至少有八种,根据病源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甲型和戊型肝炎;二类是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在高等学校中病毒性肝为是一个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病理性血管生成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重要的病理学特征,其与斑块出血及破裂高度相关,是心肌梗死、冠心病、脑卒中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根据目前研究表明引起不稳定斑块破碎的主要原因是斑块内新生滋养血管(Vasa Vasorum, VV)结构功能的不完善。脆弱的新生滋养血管易导致缺氧或炎性反应,进而引起滋养血管破裂、出血,使稳定斑块发展成为易损斑块。因此,研究AS斑块内新血管生成的原因与AS斑块的稳定性的关系,预防斑块出血、破裂,对心脑血管病人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就AS斑块中滋养血管新血管生成的原因、机制,以及新生血管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A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理念。  相似文献   
89.
黄赣英  王弋  傅蓉  钟利君  沈小玲 《浙江医学》2017,39(24):2305-2306,2309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在优化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至12月在急诊科预检就诊的非创伤性高风险胸痛患者70例(对照组),2016年1至12月在急诊科预检就诊的非创伤性致死性胸痛患者8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日常预检分诊方法进行预检分诊;观察组患者采用HFMEA方法优化的预检分诊流程进行预检分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致死性胸痛检出率和确诊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致死性胸痛检出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94.29%,P<0.05),确诊时间短于对照组[(12.2±11.4)minvs(23.2±20.53)min,P<0.05]。结论应用HFMEA方法制定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流程,可提高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时致死性胸痛的检出率,缩短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由护士模拟手术患者的感受服务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由护士模拟手术患者,体验其进入手术室后的各种感受和需求,经讨论总结,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措施,严格落实并根据患者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再体验。结果护士为患者服务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开展感受服务是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服务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