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 评价1~3个脑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同步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的适形度及可行性.方法 应用Pinnacle 6.2治疗计划系统设计10例1~3个脑转移瘤正向调强计划,每例患者设计A、B两组计划.A组全脑放疗计划靶区(PTVwbrt)处方剂量为30Gy分10次,脑转移瘤计划靶区(PTVboost)处方剂量为50 Gy分10次.B组PTVwbrt处方剂量为30Gy分10次,PTVboost处方剂量为40Gy分10次.计算PTVboost的适形值(CN)、处方剂量靶区体积比(PITV)、靶区覆盖度(TC)、靶区均匀指数(HI)、接受95%处方剂量的体积(V95)、治疗时间(min)等指标,评价计划的适形度和可行性.结果 A、B两组PTVboost的平均CN分别为0.73±0.07和0.68±0.07(t=5.244,P<0.05),平均PITV分别为1.28±0.11和1.37±0.13(t=3.26,P<0.05),平均TC为0.96±0.01,0.96±0.02(P >0.05),平均HI分别为0.06±0.04和0.05±0.03(t=2.986,P<0.05).A、B两组PTVwbrt的平均TC分别为0.97±0.02和0.96±0.01(P >0.05),平均HI分别为0.39±0.09和0.23±0.04(t=9.89,P<0.05),平均V95分别为99.72±0.27和99.69±0.29(P >0.05).A、B两组平均照射野数均为10个,每次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3.95±0.94)和(2.79±0.46)min(t=7.574,P<0.05).结论 全脑放疗同步脑转移瘤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可行,剂量分布与螺旋断层放疗技术相近,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52.
Ctodrlealbouiamdtea v.e1r rsAeumlsth acoirnuysgshta lamloaid ncy oren sstturuosdvcieietrassti iaholanv eisnu abtdhjdeerc aetscsu eotdefthat the relative benefits of albumin resuscitation,no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by now.2Recently,theimmunomodulatory ef…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混合型顽固性便秘病人金陵术后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金陵术(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的混合型顽固性便秘病人,随机分为术后EEN组和术后传统治疗方案的非EEN组(N-EEN),每组各20例。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3、7天检测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Ig A、Ig G、Ig M;营养学指标: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血电解质:钠(Na+)、钾(K+)、氯(Cl-)等水平。并记录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等。结果:EEN组病人术后第3、7天,CD4+、CD8+和CD4+/CD8+均明显高于N-EE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ALB和PA明显高于N-EE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电解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N-EEN组比,EEN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术后不适症状总体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金陵术后病人给予EEN治疗可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并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4.
摘要目的评估利用低管电压、混合迭代重建算法和256排探测器的腹部动态CT扫描低对比剂剂量和低辐射剂量方案与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本前瞻性研究获得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病人在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74例行肝动态CT扫描病人随机分配到以下两个方案之一中:39例病人行常规的120kV管电压扫描,而其他35例病人行80kV管电压和降低40%的对比剂剂量的扫描。80kV获得的影像通过混合迭代重建算法进行后处理。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利用4D-CTA联合全脑灌注成像的方法评估颅内动脉瘤术后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术后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发生SAH 3 ~ 14天内行全脑灌注成像检查.使用西门子公司SyngoMMWP后处理工作站,用Inspace软件重组4D-CTA图像,以VPCT Neuro软件,生成脑血流量(CBF)、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延迟时间(TTD)及平均通过时间(MTT)伪彩图.在检查残余动脉瘤的同时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及其他血管病变,并用灌注参数评估SAH继发的迟发性脑缺血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4D-CTA共检出59个颅内动脉瘤的术后改变.其中动脉瘤夹闭术后50个,栓塞术后9个.1例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后存在残留动脉瘤.2例患者发现颅内其他部位存在动脉瘤.4D-CTA上18例患者共28条血管出现血管痉挛.共29例患者的伪彩图上出现异常灌注区域,其中23例患者为迟发性缺血,2例患者为血管夹压迫相关脑缺血,4例患者为手术操作损伤相关脑缺血.结论 4D-CTA可清晰显示动脉瘤术后有无瘤体残留、动脉瘤夹及栓塞材料与载瘤血管的关系.4D-CTA联合全脑灌注成像可同时显示宏观上的血管痉挛及灌注上的微循环改变.全脑灌注成像可显示术后多种并发症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56.
我院于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97例,在征得其本人同意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166例,取得显著疗效,且没有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正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方法。[方法]1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予50.4Gy的处方剂量,分28次完成。依据靶区形状与大小并考虑危及器官耐受量的同时,使用多叶准直器(MLC)预设照射野方向和形状,通过一系列的射野优化与射束调整,获得符合临床要求的正向调强计划。[结果]1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正向调强放疗计划,其适形度CI为0.6-0.8,平均0.71,平均照射野数18个,跳数444。而四野计划的CI只有0.54,正向调强计划提高了靶区适形度CI,且大大降低了危及器官直肠、膀胱、股骨头、小肠在高剂量区45Gy、50Gy等剂量水平的相对受照体积。45Gy时,直肠、膀胱、股骨头、小肠的受照体积分别降低55%、44%、47%、26%;50Gy时则分别为86%、63%、70%、43%。[结论]宫颈癌正向调强放疗计划优于四野适形计划,可操作性强,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后,通过合理布野,可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58.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患者脑默认网络(DMN)的影响。方法:10例拟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患者组)和1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10例正常对照者及10例患者术前、术后(平均8天)均行rs-fMRI。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分离得到各受试者的默认网络脑区,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患者术前和对照组进行组内分析,观察各自的DMN空间分布模式;分别对患者TIPS术前与正常对照组、患者TIPS术后与术前的DMN功能连接进行组间比较,观察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的改变情况。结果:TIPS术前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显示出典型的静息态脑默认网络空间分布模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IPS术前肝硬化患者默认网络脑区功能连接既有降低也有增高,降低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背外侧、双侧顶下小叶及颞叶;增高的脑区主要位于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及内侧前额叶。与TIPS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出现双侧楔前叶及角回功能连接增强,而后扣带回及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度减低。结论:静息状态下,TIPS术后早期肝硬化患者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即出现改变,既有功能连接减低也有增强,提示TIPS对肝硬化患者脑默认网络既有功能损伤又有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全脑放疗同期推量治疗计划在治疗脑转移瘤中的可行性。方法 20例脑转移瘤患者,利用Pinnacle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全脑放疗同期推量治疗:全脑放疗TD30Gy/10F,转移瘤推量20Gy/10F。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临床不可接受的副反应。结论 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全脑放疗同期推量治疗脑转移瘤,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对于KPS评分较好,原发病灶控制的脑转遗瘤患者可以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0.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所有主动脉病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估计每年发病率为(2.6~6.0)/1 000 000[1]。AD经常会压迫或阻塞主动脉的分支,阻断脊髓及对应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及缺血[2]。因此,根据所涉及的分支,A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典型表现为胸部或背部突发的、剧烈的、呈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3],然而AD也常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4]。对于不典型的AD患者,包括无痛性AD,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