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特点及分期、病理学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例MEITL患者。收集整理患者基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病理学结果、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年龄55~67岁,中位年龄64岁;病程1~6个月,中位数2个月;腹痛6例,1例腹泻合并低钾血症起病,无乳糜泻。发病部位小肠4例,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各1例。乳酸脱氢酶升高3例,轻度贫血2例。癌胚抗原均未见升高。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及血清铁蛋白异常升高2例。7例骨髓学检查均无侵犯。3例在手术前行PET-CT检查,见受累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明显摄取增高,SUVmax波动在15.20~18.46。Lugano分期Ⅱ-1期1例、Ⅲ期1例、Ⅳ期5例。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标(PIT)2分1例、3分6例。2例为内镜活检、5例行外科手术病理证实。6例行外科肠肿物切除手术,其中3例因继发小肠肠穿孔或梗阻行急诊手术,3例加结肠病变部分切除,肿瘤直径5~10cm1例,>10cm2例。光镜下瘤细胞呈单一性、大小为小至中等。免疫表型:CD3阳性(7/7)、CD8阳性(7/7)、CD56阳性(6/7)、TIA-1阳性(5/7);CD5阴性(6/6)、CD30阴性(5/5);1例CD20反常阳性表达。Ki-67指数中位数为70%,7例EBER阴性,2例TCR基因重排阳性。行基因检测1例:KRAS、FAT1、KMT2A、KMT2B、SETD2基因高频突变。7例均行化疗,包括为CHOP、AZA+CHOP、ECHOP、GVD联合西达苯胺等方案;1例行自体干细胞移植。7例均得到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22年1月),死亡4例,存活3例。结论MEITL罕见,高度恶性,进展迅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病死率高,基因重排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和治疗现状,我们总结分析了我院收治的49例初治原发性老年AML的特点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武进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手术前、后未发生重大并发症以及围术期死亡。结论:外科手术仍是胃间质瘤的首选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监护,体位、活动的指导、加强饮食的护理、各引流管的护理,针对术后常见不适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免疫组化指标是判断胃间质瘤预后的重要指标。发生转移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 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诱导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分化和凋亡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17AAG对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分化抗原的表达,用Annexin V标记、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因子受体(KIT)蛋白水平,RT-PCR测定c-kit mRNA水平.结果17AAG明显抑制Kasumi-l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2 μmol/L;17AAG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呈时间、剂量依赖性,17AAG处理24 h早期凋亡细胞增加,48 h晚期凋亡细胞增加,早期凋亡细胞减少.17AAG可诱导Kasumi-1细胞髓系分化抗原CD11b及CD15表达增加,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经17AAG作用后细胞阻滞于G0/G1期,伴有S期细胞减少.Western blot检测发现17AAG可降低KIT水平,处理2 h开始减少,处理20 h后KIT基本消失,但c-kit mRNA水平并未受影响.结论HSP 90抑制剂17AAG通过降解KIT蛋白抑制Kasumi-1细胞生长,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诱导其发生凋亡及部分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原发性腹壁疝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与手术对照的37例原发性腹壁疝的超声表现,根据欧洲疝学会分类法,分为中线上的上腹部疝和脐疝以及侧线上的半月线疝和腰疝. 结果 手术确诊的36例原发性腹壁疝,超声诊断34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1例,超声诊断率为91.89%.36例原发性腹壁疝(腹壁非切口疝),其中上腹部疝14例,脐疝15例,半月线疝5例,腰疝2例. 结论 超声检查可明确原发性腹壁疝的发生部位、缺损范围和疝囊大小以及病理阶段,对不典型腹壁疝明显优于临床诊断,超声检查对腹壁非切口疝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外权威机构通过一系列随机临床试验提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对阿糖胞苷(AraC)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在诱导或巩固强化方案中采用大剂量AraC(HDAraC)均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缓解期间[13]。国外采用的典型HDAraC方案中的剂量为3~6g·m-2·d-1,输注速率在500~3000mg·m-2·h-1,每天分2次输注,维持输注1~3h。但同时化疗毒性及治疗相关死亡率也增加,并且常导致治疗的中断。为寻求适合我国患者的AraC的最佳诱导剂量,提高AM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我们采用中等剂量AraC(IDAraC)(1g·m-2·12h-1,输注速率为333mg·m-2·h-1,持续3h,在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按照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协作组制定的成人ALL序贯化疗整体方案(CALLG2008)治疗60岁以下初发成人B细胞ALL(B-ALL)的疗效,并比较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分层亚组之间的治疗结果,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4年8月接受CALLG2008方案治疗的60岁以下初发成人B-ALL患者39例进行随访,分析接受该方案诱导治疗后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毒性反应和总生存(OS)、无事件生存(EFS)情况。结果39例患者中3例早期死亡,其余36例中33例获CR,1个疗程CR率为91.7%。随访至2014年8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预计3年OS率为53.7%,EFS率为45.6%。预后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35岁以及初诊时白细胞计数>30×109/L是预后的不良因素。Allo-SCT能显著延长患者尤其是高危组患者的OS期及EFS期。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反应,诱导治疗中有88.9%(32/36)出现Ⅳ级血液学毒性反应。结论CALLG2008方案治疗60岁以下成人B-ALL有较高CR率及长期生存。患者年龄和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Allo-SCT可明显延长OS期。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手术留置尿管拔除后快速排尿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手术后碳酸氢钠膀胱灌注预防尿潴留,促进快速排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78例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对照组40例。拔除尿管前实验组行5%碳酸氢钠膀胱灌注,对照组行夹闭尿管,患者形成尿意后拔管。观察并比较2组拔尿管后自行排尿情况及首次排尿时间。结果实验组拔管后能自行排尿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首次排尿时间在30 min以内的,实验组37例,对照组29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直肠手术后拔除尿管前,先行碳酸氢钠膀胱灌注,可促进拔管后快速排尿,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进直肠癌留置尿管患者尿管拔除的方法,以减轻拔管时的疼痛和拔管后的膀胱刺激症.方法将8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拔除尿管前行膀胱灌注,拔管时边灌边拔,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管.结果2组在拔管时引起的疼痛等自觉症状例数、拔管后尿液中的红细胞、膀胱刺激症症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术留置尿管的患者先行膀胱灌注后再拔除尿管,并在拔管时边灌边拔,可有效减轻拔管时的疼痛和不适,预防尿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常人与银屑病患者的血清脂肪酸差异。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测定36例银屑病患者与22名正常对照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Logistic回归建立数学模型。结果银屑病患者主要脂肪酸成分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低于正常人(P<0.05),而其余主要成分脂肪酸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将正常人与银屑病患者峰值建立模型,其W ald检验P<0.05。其中36例银屑病患者中35例被成功确认,符合率为97.2%。同样,正常人组22个样本中17例被成功确认,符合率为77.3%。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游离脂肪酸代谢紊乱,其中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的变化可能与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