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4例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11例患者均表现为腹主动脉前壁及两侧壁被条带状低弱回声包绕,10例伴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1例伴右侧肾盂输尿管积水同时伴有右下肢肿胀。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行双侧输尿管内支架术,2例经激素治疗后好转。结论超声可直接显示腹膜后腹主动脉周围纤维斑块及肾脏、血管的受累情况,并动态随访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肾虚血瘀在老年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地位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为15%~25%[1],患者中50岁以上老年人占79.5%~86.4%[2],因而本病受到广泛关注。中医药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多从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肾虚血瘀等立论,相应施以益气活血、化痰通腑、补肾活血等法,均取得较好效果。肾虚血瘀在老年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意义近年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其理论来源、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阐述肾虚血瘀在老年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地位及意义。  相似文献   
33.
脑缺血后抑郁大鼠皮层及海马IP3表达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PI)信号传导通路上重要调节因子IP3的角度,探讨脑缺血后抑郁模型磷脂酰肌醇(PI)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在脑缺血后抑郁模型上,采用AlphaScreen受体竞争机制,观察脑缺血后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海马IP3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皮层及海马IP3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IP3的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脑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皮层及海马IR含量增加,中药颐脑解郁方能使之明显下调,提示脑缺血后抑郁IPl含量增加,颐脑解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受体后PI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KN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针刺取穴规律。方法筛选CKNI、WANFANG、VIP中针刺治疗RA的临床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功能,分析并总结针刺治疗RA的取穴规律。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针刺治疗RA文献143篇,得到治疗RA穴位处方132个,涉及穴位118个,演化出3~4个穴位的核心组合22个,形成新处方11个。结论 RA针刺治疗重视局部选穴,强调辨证取穴,阳经腧穴及特定穴是选穴的主体。  相似文献   
35.
“同气相求”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复杂疾病的病因病机具有化繁为简的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干燥综合征两者在临床上可作为相互的继发性疾病存在,目前两者相互为病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在现代研究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干燥综合征存在多因素的重合:相似的遗传关联、相同的感染因素、独特的靶细胞凋亡方式以及共同的女性高发率,提示着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干燥综合征合并存在某种必然性。本文将基于两者的中西医认识,从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方面来探讨两者在中医病因病机中“同的基础”,进一步分析两者在各个阶段因“气的相求”而导致临床共病的过程:早期和无症状期——虚郁化热伤津生燥;症状期——湿热伤津生燥;晚期——瘀滞津伤失布化燥;更对“同气相求”理论进一步探析,以期为临床复合疾病的探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方对非肥胖糖尿病(NOD)自发性干燥综合征(ss)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NOD/Lt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解毒方组、白芍总苷组各6只,并设6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灌胃8周后取小鼠颌下腺及血清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Toll样受体TLR4、CD1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LR4、CD14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组、活血解毒方组TLR4、CD1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总苷组、活血解毒方组2组间比较,TLR4、CD14的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中药对NOD小鼠SS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R4/CD14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7.
本文阐述Egr2/Egr3与机体免疫的关系及其可能的生物学特征。认为转录因子Egr2/Egr3通过SOCS和Batf相关信号通路调节机体免疫,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减少Th1及Th17的分化,从而降低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转录因子Egr2/Egr3可能参与RA的发病机制,RA的寒热证候存在特征性的生物学基础;GO功能分析发现寒证与TLRs信号通路有关,或许为RA的缓解和治疗提出新的挑战。Egr2/Egr3为核心的炎性通路可能是RA寒证的生物学基础特征之一,其表达及功能的异常与RA寒证的长期慢性炎性过程相关,可最终导致炎性因子的大量形成,促进滑膜血管翳以及骨破坏的形成。研究Egr2/Egr3在RA寒证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揭示RA寒热辨证系统下RA寒证的生物学基础特征,丰富RA中医辨证的生物学内涵。  相似文献   
38.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治愈率低为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很有必要。对于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各家认识不尽相同。本文试从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来探讨中风病的发病基础。 人的生命活动是脏腑功能协调的体现。气血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有赖于气之温煦、推动、气化作用及血之濡养作用。气血二者彼此相关、相辅相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血之生化布达须靠气来完成,气之许多功能亦须以血为载体来实现,二者共…  相似文献   
39.
酒渣鼻又名酒糟鼻,因鼻色紫红如酒渣而得名。本病是一种常见于面部中央,即鼻部、两颊、前额及颏部的皮肤病。表现为鼻尖和鼻翼的皮肤潮红,出现界限不分明的红斑,两侧皮肤损害多对称,其表面常可看到一粒粒的疙瘩和小脓疮,毛细血管扩张,病程缓慢,时轻时重,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病情加重时红斑上会出现散在的丘疹及脓疱,鼻尖有红丝缠绕,如不治疗,丘疹会逐渐增大,皮肤肥厚鼻尖变大而呈球形,颜色紫红成为鼻赘,严重影响面容。本病可分三期,各期无显著界限。①红斑期:鼻部、面颊部潮红。食刺激性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自身条件不允许或主观不接受手术治疗的AB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联合PTGD治疗(置管组)及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的差异。并观察PTGD治疗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修正Ranson评分≥3分的患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置管组腹痛缓解时间[(55.10±8.25)h]、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65.20±12.00)h]、平均住院时间[(18.70±2.80)天]均较对照组[(72.50±17.40)h、(100.60±25.00)h、(23.60±3.20)天]明显减少(P均0.01)。置管组20例中,2例术后出现胆瘘,余18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TGD可对胆道进行有效的减压,明显缩短ABP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