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和脆骨-蓝巩膜综合征(Van der Hoeve’s Syndrome)同属遗传性疾病,临床并非少见,但两者并存甚为罕见。现将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0岁。因“蓝巩膜”合并反复骨折20年,四肢颤抖8年、腹胀2年于1984年3月30日入院。患者出生时眼巩膜呈蓝色,12岁前四肢骨折10多  相似文献   
32.
肾囊肿破裂致肾周血肿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右侧腰部酸胀伴夜尿次数增多11天入院。无明显尿急、尿痛及血尿。查体:右肾区轻压痛,叩击痛(+)。血常规: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5.3×109/L,血小板128g/L。尿常规:红细胞1~2个/HP,白细胞1~2个/HP。红细胞沉降率15mm/h,癌胚抗原<5μg/L,甲胎蛋白<20μg/L。B超:(1)右肾实质内见43mm×27mm大小等回声包块,由多个分叶组成,集合部积压变形;(2)右肾囊肿。CT扫描:(1)右肾炎性改变,右肾脓肿伴肾周筋膜粘连;(2)肾周血肿。双肾增强CT扫描:(1)腹膜后软组织占位,腹膜后肿瘤侵犯肾脏可能性大,不排除肾癌;(2)右肾多发囊肿。术前诊断:(1)右肾占位病变;(2)右肾囊肿。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肾周脂肪囊正常,右肾中上方见一5cm×4cm包块,质地中等,颜色暗,肾包膜完整,肿块边界清楚。注射器穿刺抽出陈旧性血液,输尿管未见扩张,肾周及腹主动脉旁未及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良性肿块。考虑为血肿,行右肾囊肿去顶减压及血肿清除术。2讨论自发性肾周血肿临床上较少见,大多由肿瘤引起。本例肾周血肿误诊为肿瘤的主要原因:(1)血肿增强后出现...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乳铁蛋白(LF)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及骨组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防治骨质疏松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与去卵巢模型组(Ovx组,60只),Ovx组再分为未治疗组(Con组)、雌激素组(E2组:0.1mg/kg·周-1)、不同剂量乳铁蛋白干预组(LF1组:0.01g/kg·周-1,LF2组:0.1g/kg·周-1,LF3组:1.0g/kg·周-1,LF4组:2.0mg/kg·周-1),每个亚组10只大鼠。治疗24周后,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大鼠右侧股骨、L2-4骨密度;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测量大鼠左股骨中M-CSF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LF3和LF4组右侧股骨、L2-4骨密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on组相比,LF3和LF4组左股骨M-CSF和IL-6mRN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乳铁蛋白可增加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密度;可能通过调节M-CSF和IL-6mRNA水平降低破骨活动、减少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34.
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42例和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118例.多元逐步回归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与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aPWV)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独立相关(均P<0.01).西洛他唑干预后,MAU组baPWV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35.
硅对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硅 ( Na2 Si O3)对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 ( NOS)及一氧化氮 ( NO)浓度的影响 ,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 ( AS)的作用。方法 高脂饮食饲养 SD大白鼠造成高脂血症和早期 AS模型 ,造模时以 Na2 Si O3 溶液灌胃 ,1 0 w后比较各组血清中 NOS活性和 NO浓度以及动脉壁形态。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早期 AS时大鼠血清 NOS活性下降 (分别为 2 9.2 3± 1 .837和 2 7.4 3± 2 .0 0 U/ml,P<0 .0 5) ,NO总浓度增加 (分别为35.71± 1 4.4 7和 1 90 .57± 76 .4 3μmol/L ,P<0 .0 1 )。灌胃 Na2 Si O3 溶液 ( 1 0 mg/k g.d )后 NOS及 NO总浓度均恢复到正常组水平。结论  Na2 Si O3可调节动脉硬化大鼠体内 NO代谢 ,发挥抗 AS作用  相似文献   
36.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者(MAU)42例,正常白蛋白尿者118例。MAU组年龄较大,血压、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aPWV)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较高(P均〈0.05),MAU正相关于baPWV和IMT(r分别为0.58、0.56),校正相关参数后多因素分析显示,仅MAU与baPWV和IMT独立相关。MAU与2型糖尿病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37.
用脱乙酰几丁质制备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为酶源,选用脱乙酰几丁质为载体,试用了4种固定化方法,从4个方面(pH、温度、盐浓度和结合酶量)摸索了固定化条件。结果在适宜条件下获得比活900U/g(干)(NIPAB法)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回收率可达56%。并测定其酶学性质。  相似文献   
38.
39.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3 9岁 ,农民。 4年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 ,当时昏迷 ,当地医院诊为“重型颅脑损伤”、“颅底骨折”、“脑挫裂伤” ,经保守治疗 6天苏醒后右眼视力下降 ,复视 ,并感左眼胀痛不适 ,左眼球突出 ,有搏动感 ,并出现反复双侧鼻衄。查体 :粗测双侧视力、视野正常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高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压液相分离及荧光法测定48例2型糖尿病病人和25例正常人的血浆Hcy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血浆Hcy水平高于无糖尿病肾病者;合并临床糖尿病肾病的血浆Hcy水平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者。结论 Hcy血症与2型糖尿病肾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