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目的探讨合适有效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对108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所产生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形成痰痂、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机率低于对照组,提高肺的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同时有利于吸痰操作,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应用微量注射泵气道湿化与氧气吸入同一通道方法.明显优于气道湿化与氧气吸入两条通道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S)约占肺癌总数的80%,在确诊时75%的患者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因此,在临床实际中,更加令人关注的是晚期NSCLC的治疗问题。目前,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治疗措施已成为晚期NSCLC治疗的热点和公认的最佳治疗模式,而中医药的参与治疗更日益受到关注。课题组在承担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化中医治疗方案研究”过程中,对近5年来北京地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在围化疗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晚期NSCLC病例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3.
冬虫夏草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CS)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属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植物,为虫草菌的子座与其寄主蝙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物,是我国传统的滋补性中药。药用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见于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所载:“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咳。四川嘉定府所产者最佳。冬在土中,形似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后来,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1756)一书中记载:“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该书还对冬虫夏草的产地、食用方法和用量有详细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异黄酮类化合物乙酰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的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并进行神经生物学评分.结果 乙酰葛根素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乙酰葛根素能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显示,缺血再灌组在大脑皮质、基底节等均出现梗死灶.乙酰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梗死有改善作用.结论 乙酰葛根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口服避孕药和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整理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的1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复发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6例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B组24例口服避孕药,记录治疗后的随访情况。结果患者的生育年龄、R-AFS评分高、保守性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未用药治疗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B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期别、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药物治疗。复发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口服避孕药均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缓解疼痛,降低CA125值,但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6.
自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自制的止血栓应用于500例拔牙术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500例中,男性245例、女性265例,年龄14~72岁,普通拔牙398例.困难拔牙102例。1.2止血栓制备。紫草、白其、碘仿三者按3:2:1比例混匀.加水调成面团样,放铝盒内煮沸消毒,放凉后切成Icm大小备用。l·3方法。拔牙后,取一块止血栓放在拔牙创内.用棉球轻按,再轻轻漱口,擦去多余的药物和血迹即可。2结果2.1疗效判定。显效:lmin即无渗血。有效:smin即无渗血。无效:10min以上仍有渗血。2.2结果。500例中显效445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喉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对收治的102例喉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喉癌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癌共95例,占93.1%;男女比例为19.5:1;发病高峰年龄为50-70岁;主要的就诊症状声嘶占81.8%,但声嘶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就诊率仅为19%和46%;本地区喉癌患者的吸烟率为70%。结论喉癌临床以声门型为主,声门上淋巴结转移率高。临床症状以声嘶为主,患者的早期就诊率低。  相似文献   
28.
"正邪失衡""阴阳失调"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基于调平理论,及时纠正机体失衡状态,在机体出现病理产物之前建立新动态平衡,让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在"调平"措施的帮助下,恢复抵御邪气的能力。基于调平理论确立治则治法可用于实体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解决恶性肿瘤治疗难题,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9.
目的:系统评价通关藤制剂对中晚期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VIP)、万方数字化期刊(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库建库时间至2020年10月,搜索通关藤制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总样本数为828例,观察组使用通关藤制剂联合化疗414例,对照组单用化疗414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比较,与单纯化疗比较,通关藤制剂联合化疗可提高进中晚期肿瘤化疗患者CD3~+水平[MD=10.77,95%CI(8.67,12.86),P0.000 01]、CD4~+水平[MD=6.94,95%CI(4.42,9.45),P0.000 01]、CD4~+/CD8~+水平[MD=1.02,95%CI(0.88,1.17),P0.000 01]增强机体NK细胞活性[MD=2.38,95%CI(0.83,3.86),P=0.002]。对CD8~+水平无影响[MD=1.01,95%CI(-0.36,2.37),P=0.15],CD4~+/CD8~+亚组分析:不同瘤种亚组[MD=0.28,95%CI(0.24,0.32,P0.000 01],肺癌组与消化道肿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用药途径亚组[MD=1.02,95%CI(0.88,1.17,P=0.13]、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化疗方案组[MD=1.02,95%CI(0.88,1.17,P=0.4],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8~+水平与不同肿瘤有相关性,与用药途径及化疗方案无相关性。结论:通关藤制剂能提升中晚期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与不同瘤种有相关性、与给药方式、化疗方案无相关性,但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新加良附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获取高良姜、香附、穿山龙的有效成分及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胃癌的靶点,利用Venn软件获取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3.7.2进行"化合物-靶点-疾病"的网络图构建。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互作网络(PPI),最后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新加良附方中筛选出高良姜素、槲皮素、木犀草素、薯蓣皂苷元等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作用于87个胃癌靶点,筛选出AKT1、MYC、CASP3、EGFR等关键靶点,并确定了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关键代谢信号通路,参与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酶活性调节、受体活性等过程。结论:新加良附方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发挥治疗胃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