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探讨EGF和TGF-α影响舌苔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组化研究EGF和TGF-α对原代大鼠舌背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周期与凋亡、MAPK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EGF和TGF-α对细胞的作用效果类似,但强度不同,差异在于TGF-α刺激细胞有丝分裂的能力更强。结论:EGF和TGF-α是影响舌苔形成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12.
皂荚中天然防腐成分的防腐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天然植物皂荚的防腐抑菌作用。方法?牛津杯法测定皂荚提取液(水提液、醇提液、复合液)的抑菌效力、稀释法测定皂荚提取液最低抑菌浓度(MIC)、开放条件下测定皂荚粉末的防腐效用。结果?皂荚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位形成抑菌圈,但对标准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均形成大小不等的抑菌圈。皂荚水提液、复合液对上述3种细菌的MIC分别为:125、62.5、62.5mg/mL;醇提液的MIC分别为:250、125、125mg/mL。开放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皂荚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结论?皂荚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以做为天然防腐剂加以综合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中VEGF的表达及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检测39例胃癌组织,24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3例胃炎组织中的Hp;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VEGF的表达,抗CD 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 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MVD.结果 Hp、VEGF和MVD在慢性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中的表达呈递增关系,每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VEGF阳性表达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Hp阳性组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组.结论 Hp感染可增加VEGF的表达,诱导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食道癌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道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方法:用形态学方法测定食道癌患者RBC-C3bR、RBC-IC、NTER花环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停产癌患者RBC-C3bR花环率、NTER花环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RBC-IC花环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手术治疗后食道癌患者RBC-C3bR花环率、NTER花环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术前明  相似文献   
15.
佟书娟  周娅 《陕西中医》1999,20(6):283-284
通过观察槐定碱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槐定碱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免疫粘附癌细胞(S_(180))的活性。另外,本文还观察了槐定碱对环磷酰胺所致红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拮抗实验,结果表明槐定碱对环磷酰胺的红细胞免疫抑制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主要目的在于验证课堂理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沿袭下来的典型模式是:上一节(或一段)理论课,安排一次实验课。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演示基本操作,学生亦步亦趋,照样模仿。而现代医学教育思想认为实验课教学应该着重于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至丸、地黄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KM雌性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香菇多糖(10 mg·kg-1)组、二至丸合地黄煎组(18.2 g·kg-1)、二至丸组(7.8 g·kg-1)和地黄煎(10.4 g·kg-1)组.除了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小鼠ip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模型,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ig给药1周.检测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水平、脾细胞的细胞周期及脾细胞凋亡率.结果: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1.84±0.46)mg·g-1、脾指数(2.14±0.61)mg·g-1、IL-1α水平(135.21±28.69)ng·L-1均显著性降低,脾细胞增殖周期抑制[S期(2.37±3.08)%],脾细胞凋亡率高达52.86%;而二至丸合地黄煎组、二至丸组、地黄煎组及香菇多糖组均可不同程度地升高胸腺指数(二至丸合地黄煎组:(2.41±0.66) mg·g-1,二至丸组:(2.57±0.62)mg·g-1,地黄煎组:(2.47±0.63)mg·g-1、脾指数(二至丸合地黄煎组(5.17±1.58)mg·g-1,二至丸组:(4.40±0.87)mg·g-1,地黄煎组:(5.03±1.21) mg·g-1、IL-1α水平(二至丸合地黄煎组( 180.72±38.94) mg·g-1,二至丸组(179.51±43.46) mg·g-1,地黄煎组(172.93±40.91)ng·L-1,可不同程度地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脾细胞增殖抑制,二至丸合地黄煎组( 15.17±2.79)%,二至丸组(9.55±3.73)%,地黄煎组(10.86±4.29)%及凋亡(二至丸合地黄煎组(5.26±7.14)%,二至丸组(8.34±3.68)%,地黄煎组(6.79±4.31)%.结论:二至丸方、地黄煎方及二至丸合地黄煎组方均可提高免疫低下实验小鼠的免疫功能,均具有抗凋亡作用,其中二至丸、地黄煎两方合用效果较单方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 以8种基本证型,对387例胃癌新发病例进行了辨证分析,对辨证所得的证型进行了单一证型、证型相兼状况、虚实相兼状况等多因素分析统计.结果 在证型分布上,具有证型相兼的总例数明显大于单一证型者;在单一证型的分布中,以脾胃虚弱型、胃热阴伤型、气血两虚型与湿热蕴毒型最为多见;在相兼的证型中,瘀血内阻证与肝胃不和证最多,气阴两虚证最少,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证型相兼构成类型极为分散,在所有的证型中,虚实夹杂为其主要类型.结论 证型兼夹、虚实夹杂是胃癌证型的主要存在状态,未手术的胃癌病例中气阴两虚型并不多见,单证型的统计不能如实反映胃癌的证型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清暑解表方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血清IL-6及IFN-γ的影响。方法:建立流感病毒FM1小鼠感染模型,清暑解表方高、中、低剂量分别给药,以利巴韦林为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且IFN-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暑解表方高剂量可降低血清中IL-6的含量,高、中剂量能升高IFN-γ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暑解表方可能通过调节IL-6及IFN-γ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清暑解表方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肺组织及肺、胸腺指数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清暑解表方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用流感病毒FM1滴鼻建立小鼠感染模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并测定肺、胸腺、脾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指数明显升高(P0.05),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清暑解表方高剂量组能降低肺指数(P0.05),中剂量组能升高胸腺指数(P0.05),但3个剂量组对脾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暑解表方能改善FM1感染小鼠的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并升高胸腺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