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表现,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课堂教学质量有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后直接测序,对我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的63例应答组(SVR)和34例无应答组(NVR)的HCV 1型患者的SNPs rs8099917和rs12980275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rs12980275只检测到AA、AG,rs8099917只检测到TT、TG,二者均未发现GG型。(2)rs12980275、rs8099917基因型分布在SVR组和NVR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88,95%CI=[1.171~9.234],χ2=5.416,P=0.020;OR=2.865,95%CI=[1.006~8.154],χ2=4.081,P=0.043)。(3)rs12980275等位基因频率在SVR组和NVR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846,95%CI=[1.086~7.464],χ2=4.828,P=0.028);rs8099917等位基因频率在SVR组和NV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543,95%CI=[0.953~6.785],χ2=3.664,P=0.056)。(4)rs12980275、rs8099917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SVR、NVR组中的相关性分析r均大于0(r=0.236,r=0.205,r=0.158,r=0.137),均呈正相关。结论 rs12980275和rs8099917多态性对干扰素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应答有重要影响,可以预测抗病毒疗效,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依次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D-氨基半乳糖(D-gal)急性肝损伤模型和氯化铵(NH4Cl)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探索肝衰竭中高血氨再次诱导肝细胞损伤机制.方法 (1)大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建立:将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等渗盐水对照组(n=10),12h急性肝衰竭模型组(n=10),24h急性肝衰竭模型组(n=16);D-gal 400 mg/kg+脂多糖50μg/kg混合剂量给予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分别在给药后12h或24h处死各组大鼠.(2) NH4C1所致肝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将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3组:NH4Cl模型组(n=20),D-gal肝脏损伤组(n=10)和等渗盐水对照组(n=10);NH4C1模型组每8h给予NH4C1 10 ml/kg灌胃,急性D-gal肝脏损伤组则于大鼠腹腔每6d注射1次D-gal (800 mg/kg),对照组为等渗盐水10 ml/kg灌胃,30d后处死各组大鼠.(3)分别检测大鼠血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2);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比率(PT-A),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肝脏HE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指数;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在大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中,12h后出现转氨酶升高[ALT和AST分别为(1202.51±282.00) U/L和(1560.14±298.98) U/L],血氨随之升高[(165.9±23.6)μmol/L],24h检测ALT、AST和血氨分别为(774.40±207.65) U/L、(967.60±121.94)U/L和(143.4±18.1)μmol/L,与等渗盐水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24h后转氨酶和血氨下降,但未发现AFP(除急性肝衰竭24h组外)、GGT变化;肝脏病理检查显示各组肝细胞出现片状弥漫性出血性坏死,淤血,并有灶状出血,伴随细胞凋亡指数逐渐上升.但在NH4C1所致急性肝脏损伤中,6h后即检测到血氨升高,ALT和AST同比增加,30d后检测血氨,ALT和AST进一步升高,但AFP,GG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HE染色未见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无肝细胞再生或纤维组织增生.另外,30 d NH4Cl模型组和D-gal肝损伤组内肝组织均见较多的凋亡细胞,但D-gal肝损伤组可见明显炎性细胞侵润.除血氨外,其余检测指标与NH4C1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肝衰竭模型中,血氨随着肝细胞坏死而升高,相同血氨浓度可以导致大鼠肝脏再次损伤,但这种损伤与D-gal诱导肝损伤明显不同:不是通过肝细胞坏死,炎症细胞侵润实现,而是可能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抑制肝细胞再生,进一步导致肝细胞功能受阻.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分析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提高临床医师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我院肾病风湿科收治并转至感染科治疗的6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6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多汗、乏力、体重下降,其中4例伴有关节痛、脾大,2例有肾脏累及,1例有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5例,骨髓培养阳性4例,血清凝集阳性6例.6例患者经确诊后转入感染科治疗,均治愈.结论 布鲁氏菌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漏诊、误诊,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庆大霉素或利福平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河南地区9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检测,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在慢性乙肝组中,HLA-DRB11301/1302出现的频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1/1502,1201/1202在两组间出现的频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HLA-DRB11301/1302等位基因可能是河南乙型肝炎人群中清除HBV病毒的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乙肝后肝硬化遗传易感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探寻乙肝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和抵抗基因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62例河南汉族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62例正常健康人进行了HLA-DRB1等位基因检测,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三组实验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在乙肝后肝硬化组中HLA-DRB1 1201/120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LA-DRB1*1301/1302、1501/1502等位基因实验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LA-DRB1*1201/1202等位基因可能为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乙肝后肝硬化形成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索重症肝炎发生的早期预测和诊断指标。方法 对 2 5例患者检测HBc IgM两次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死亡例数、死亡天数 ,作为预后评价的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HBc IgM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死亡率为 71 .4 2 % ,HBc IgM组为 72 .72 % ,但两组患者的死亡天数分别为 5 0 .8± 1 0 .4d ,4 2 .2± 8.7d ,两者有极显著的差异 (P <0 .0 1 )。结论 早期检测HBc IgM有着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48.
乙型肝炎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在HBsAg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注射和细胞因子调节后,病毒RNA可以通过转录后机制诱导而下调。本研究的目的是证实反式激活因子控制HBV RNA稳定性和病毒RNA的降解过程。第一步,我们分析、纯化和鉴定了一个特异的RNA结合蛋白,称为La自身抗原,是众所周知的与RNA形成的多个步骤有关的RNA结合蛋白,显示在细胞因子介导的下调病毒RNA作用与细胞因子诱导La蛋白溶解过程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时态相关性。La结合位点位于HBV转录后调节元件(PRE)的预测茎环5’端。除了具有核酸内切核酸溶解的特征外,并且显示当HBV RNA发生降解时活性增强。断裂点非常接近于La结合位点。估计La可能是一种胞内蛋白,控制HBV RNA稳定性。预测的茎环结构是HBV RNA稳定性的重要决定簇。  相似文献   
149.
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们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1b对32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行抗病毒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使用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前后,分析外周血中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BPI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BPImRNA的表达水平,以β-actin为内标计算其相对表达量,并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半定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18例健康受试者外周血中BPI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水平为(0.74±0.40);22例慢支患者在使用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前后,外周血中BPI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6±0.23)和(0.24±0.19);经t检验,健康对照组与慢支患者,以及慢支患者用药前后,其外周血中BPI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使用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后外周血BPImRNA的表达水平较低;BPI表达水平下降,体内自身清除细菌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