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研究艾灸对糖尿病(DM)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作用及其对阴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再以阿朴吗啡(APO)阴茎勃起实验筛选DM性E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艾灸组取肾俞穴、三阴交穴,以麦粒灸施治,观察艾灸对DM性ED大鼠阴茎勃起、血糖、阴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结果 艾灸对DM性ED大鼠血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较明显改善其阴茎勃起功能;能改善阴茎中AGEs水平.结论 艾灸对DM性ED大鼠阴茎勃起功能有一定作用,这种作用与艾灸改善血糖及阴茎AGEs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回顾2005年以来针灸治疗焦虑症的相关文献,总结针灸治疗焦虑症的优势及选穴特点及规律,为今后焦虑症针灸治疗方案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从传统针刺疗法、电针疗法、针药结合疗法、针刺结合心理疗法、其他疗法及焦虑症的针灸选穴特点进行综述。文献资料归纳显示,焦虑症针灸临床治疗选择最多见的是百会、神门、印堂、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焦虑症的针灸治疗选穴突出了辨病论治、专病专穴的选穴方法,强调了中医脏腑辨证及情志疾病"从心、脑、肾论治"的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23.
艾灸补髓促进老年学习记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艾灸补髓能否促进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方法选取督脉"百会"和"命门"两穴对学习记忆减退SD老年大鼠进行艾灸治疗,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苷(BrdU)后以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观察BrdU阳性和BrdU与神经丝巢蛋白(Nestin)双阳性的细胞,结合细胞增殖与NSCs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评价海马神经发生.结果艾灸能增加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提高BrdU和Nestin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提示艾灸具有促进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三七注射液对大白鼠实验性失血性贫血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3只正常大白鼠依文献所载的方法复制成急性失血性贫血模型,用三七注射液腹腔注射。经两个半月的观察,实验结果为:(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水平以治疗组为高,且有明显差异(P<0.01);(2)治疗组与对照组其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三七对实验性失血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5.
弓形体(Toxoplasma)早在1900年Laveran即发现,以后陆续在各地从不同动物中分离出,证实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哺乳动物及鸟类的寄生虫,可以引起多种动物发病,且可经动物感染人类,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对家畜影响较重,已成为一严重的畜牧业问题,尤其对猪、羊的影响为烈,使畜牧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在五十年代即从猫、兔、猪、鼠等动物分离出弓形体,七十年代先后在上海、江苏等地发生猪弓形体病大流行,我省滇南地区则发生牛弓形体病的大流行,造成大批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滑膜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影响,探索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RA疾病模型,艾灸RA模型家兔双侧"肾俞"穴,运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滑膜液MMP-3、TIMP-1含量.结果 RA模型组滑膜液中MMP-3、TIMP-1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 P<0.01);艾灸治疗组滑膜液中MMP-3含量低于RA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IMP-1含量明显低于RA模型组(P<0.05).结论艾灸对滑膜细胞分泌MMP-3、TIMP-1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8.
5-羟色胺在针刺抗吗啡戒断后小鼠焦虑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在针刺抗吗啡戒断后焦虑中的作用.方法以小鼠热板法镇痛ED5o,即吗啡2.95 mg/kg为基础,按照逐日递增原则进行吗啡戒断后焦虑小鼠模型造模.针刺"三阴交"后,采用荧光法检测脑内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LAA)含量.结果1.模型组小鼠脑组织5-HT含量为647.50 ng/g±54.39 ng/g,模型加电针组脑组织5-HT含量为494.84ng/g±82.95 ng/g,P<0.01;2.模型组小鼠脑组织5-HIAA含量为426.08 ng/g±65.41ng/g,模型加电针组脑组织5-HIAA含量为316.08 ng/g±30.65 ng/g,P<0.01.结论针刺对吗啡戒断后小鼠的抗焦虑效应可能与针刺调节焦虑模型小鼠脑内5-HT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9.
观察在子、午、卯、酉不同时辰电针"肾俞"穴对"阴虚"、"阳虚"大鼠体温昼夜节津的调整作用.结果发现,正常大鼠的体温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峰相位接近暗置期的中点;"阳虚"大鼠体温昼夜节律消失,节律中值显著降低,振幅下降,峰相位超前;"阴虚"大鼠的体温仍保持昼夜节律性波动,节律中值、振幅有升高趋势,峰相位迟后.不同时辰针刺对"阳虚"、"阴虚"大鼠体温昼夜节律的峰相位有不同的影响:酉时施刺能有效恢复"阳虚"大鼠的体温节律相位;卯时施刺对"阴虚"大鼠的体温节律相位的恢复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0.
不同针法镇痛后效应与下丘脑β-内啡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不同针法镇痛后效应的下丘脑作用机制.方法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为疼痛模型,比较手针组、水针组、电针组和刺血组AA大鼠下丘脑β-内啡呔(β-EP)的含量.结果不同针法治疗后,在0.5小时内,都使β-EP的含量进一步升高,其中电针和手针组的效应还持续到30min.结论不同针法的镇痛后效应与其调节中枢镇痛物质β-E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