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与临床贯通、临床与预防一体的课程整合,加强了学科间知识的联系,解决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整合教学团队、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与预防医学课程整合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了解贵阳市云岩区18~60岁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控烟措施的出台提供基础。 方法 从贵阳市云岩区管辖社区中随机抽取11个社区,通过对社区居民体检记录查询、社区医生报告和门诊记录等各种筛查途径筛选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 356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该人群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吸烟行为发生与否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群体吸烟率为35.10 %,现在吸烟率为25.44%,每日吸烟率为21.09%;男性吸烟率(75.23%)、现在吸烟率(59.38%)和每日吸烟率(49.54%)分别是女性吸烟率(11.48%)、现在吸烟率(2.35%) 和每日吸烟率 (1.73%)的6.55、25.27和28.6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文化程度提高,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每日吸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OR=60.630,95%CI:37.297~98.559)和学历(初中及以下:OR=2.393,95%CI:1.613~3.552;高中或中专:OR=1.600,95%CI:1.071~2.389)均是吸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贵阳市云岩区18~60岁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存在吸烟行为,尤其是低学历男性个体,需要对其加强吸烟危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清达颗粒(QDG)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表型标志蛋白α-SM-actin对VSMCs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取3~6代的VSMCs用于实验。将VSMCs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QDG 0.125 mg/m L组、AngⅡ+QDG 0.25 mg/m L组、AngⅡ+QDG 0.5 mg/m L组,共5组。以10~(-6) mol/L AngⅡ作为诱导剂,干预建立VSMCs增殖、迁移的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VSMCs的细胞活力,计算AngⅡ对VSMCs的增殖率以及QDG对AngⅡ诱导VSMCs增殖的抑制率;采用划痕实验检测VSMCs划痕损伤修复情况;transwell法检测VSMCs迁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能显著促进VSMCs的增殖和迁移;不同浓度QDG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QDG具有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与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护理人员按职上岗的实施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SICU护理人员实施按职上岗,包括建立合理组织架构,设立5个小组长分管病区工作;护理人员分为高级责任护士一责任护士一执行护士一辅助护士4个层次,制定和完善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护士长对其工作情况给予量化考评。结果在SICU实施按职上岗有利于加强病区的有效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护理团队的精神文化建设,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结论在SICU实施按职上岗,使病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将使病人得到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85.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重要药物,能够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提高宿主清除病毒的免疫力,具有抗病毒作用强、血清学转换率高、耐药率和复发率低以及疗程相对固定等优点。然而,干扰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毒副作用,如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抑郁样精神症状等。本文就近5年中医和西医分别在防治干扰素使用过程中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6.
虽然是来自中原的旱鸭子,但天生对大海有着莫名的喜爱与好感,不知道大海有怎样的魔力,每次总让我兴致而去、满意而归。这次,是2014年的第一次单独出行,目的地是连日翘首企盼的浪漫之都——大连。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3月本院急诊科需要插胃管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式插胃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程度及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式插胃管法能提高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程度,缩短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水平并分析原因,为今后干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量表对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60.8%的护士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其中,辱骂、威胁、语言性骚扰、躯体攻击(无损伤)、躯体攻击(轻度损伤)、躯体攻击(明显损伤)、性袭击的发生率分别是57%、39%、13.1%、8.8%、3.7%、1%、2.5%。80.2%的急诊科护士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45%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结论:护士遭受高水平工作场所暴力,暴力的形式主要是非身体暴力,急诊科护士较非急诊科护士遭受更多工作场所暴力。  相似文献   
89.
余娜  袁岚 《华西医学》2011,(10):1562-1563
目的分析患者非计划取消手术的原因,研究其应对办法。方法对2008年10月一2010年8月期间临时取消的350例手术原因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寻求解决措施。结果350例非计划取消手术中,生命体征异常占10.3%,检查结果不完善及结果异常的占39.4%,患者及家属意见不统一占27.4%,血库缺血占6%,女患者月经来潮占2%,其他占15.1%。结论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做好护患沟通及心理护理,完善和强化术前各项准备措施,可保障手术按计划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0.
余娜 《中国医疗前沿》2012,(3):96+22-96,22
目的探讨生活习惯、血生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11年4月-2011年7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中年男性556例,通过问卷调查生活习惯,并全面体检。结果 556例受检者中,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236例,检出率为42.45%,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非酒精性脂肪肝组TC、TG、LDL-C、ALT、GGT较正常组高,HDL-C较正常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应加强中青年人群干预,努力培塑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强化体育锻炼意识,这些都对NAFLD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