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即刻及术后24h检测两组血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MDA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术后24h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MDA水平较术后24h较明显升高(P〈0.05)。与OC组相比,LC组患者血MDA水平在手术结束即刻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24h明显低于OC组(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SOD活性在术后24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血浆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h明显升高(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血GSH—Px活性在术后24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LC组血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h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由于CO2气腹导致氧化应激产生,但术后恢复速度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快。  相似文献   
72.
目的: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工作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现状。结果与结论:我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开展了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初步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政策体系,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展,并及时反映了实施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及其原因,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同时也存在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组织体系尚不完整、经费尚无保障、硬件条件尚不具备、数据尚不准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了我院50例肠梗阻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中的表现不同,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由于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肠管血运表现不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表现明显不相同,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有不可低估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4.
李少星  余华  杨惠欢  刘战立 《西部医学》2021,33(8):1215-1219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抑癌基因PTEN、P27在子宫内膜癌(EC)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20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EC患者的存档癌组织蜡块35例,同时选取同期存档的39例内膜增生过长(不伴不典型)、2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蜡块。按组织类型不同分为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E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组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及P27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EC组织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病理类型的关系。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EC组织中PTEN及P2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TEN及P27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膜增生过长、内膜不典型增生及E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P<0.05);PTEN及P27的表达随着EC病理分级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内膜样癌组织中PTEN及P27阳性率明显低于非内膜样癌组织(P<0.05);而PTEN及P27的表达与EC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EC组织中PTEN及P27蛋白表达正相关(均P<0.05)。结论 抑癌基因PTEN、P27表达缺失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及P27基因有助于鉴别EC及癌前病变,且对EC的癌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调查分析兰州市汉族成人骨强度指数特点及其与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骨质疏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及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2291例(男1021例,女1270例)兰州市汉族成人右足跟骨骨强度指数及体成分等相关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骨强度指数与体成分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兰州市汉族成人骨强度指数随年龄增长而持续降低,峰值骨量出现在20~30岁。其中男性20~30岁和50~60岁两个年龄段骨强度指数下降较快,而女性50岁后骨强度指数迅速下降;兰州市汉族男性各年龄组骨强度指数均高于同龄组女性。与采用相同方法测量其他民族、地区人群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得知,兰州市汉族成人骨强度指数值和兰州汉族女性峰值骨量值均较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肌肉含量、皮下脂肪、身体质量指数与骨强度指数呈正相关,内脏脂肪与骨强度指数呈反比。结论兰州市汉族成人骨强度指数和兰州市汉族女性峰值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峰值骨量出现的年龄较早,50岁以后女性是骨质疏松的危险人群;肌肉量、皮下脂肪量以及BMI是骨质疏松发病的保护性因素,而内脏脂肪量是骨质疏松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余华 《当代医学》2016,(30):129-13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62/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5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7.
长期低浓度硫化氢接触对职工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华 《疾病控制杂志》2000,4(3):227-229
目的 探讨长期低浓度H2S接触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某炼油厂341名从业人员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39.30%)高于对照组(22.18%),其中窦性心律不齐、窦必心动过缓、心电轴偏移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性。观察组中女性心电图异常率(54.55%)高于男性(30.91%)。观察组中女性心电图异常率(54.55%)高于对照组(20.22%),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产生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的Rh阴性湖北汉族人群Rh分型分布特征及输血安全。方法 对968例确认为Rh阴性的人群进行抗体鉴定,对检出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的人群进行Rh分型,并分析其接受Rh阴性或Rh阳性含红细胞血制品输注时产生其他抗-Rh抗体的产生风险。结果 在确认为Rh阴性的968例人群中检出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103例,其抗-D抗体发生率为10.4%;在产生抗-D抗体人群检出ccee和Ccee两种Rh分型,以ccee为最常见,约为79.7%(82/103);该人群接受Rh阴性或Rh阳性血制品输注导致抗-Rh类抗体产生风险最高分别为17.93%、33.89%;该人群接受Rh分型不一致血制品输注所产生的抗-Rh类抗体主要为抗-C。结论 产生红细胞同种抗-D抗体的Rh阴性人群接受Rh分型不一致血制品输注时有产生红细胞同种抗体的风险;在有条件且非紧急情况下,该人群可接受Rh分型一致的血制品输注。  相似文献   
79.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分子属于多梳家族(PcG)成员,作为重要的干细胞标志物之一,通过转录调控基因的表达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研究报道,BMI1也是影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在肿瘤干细胞(CSCs)的自我更新、迁移侵袭、耐药及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肿瘤的复发、转移等过程。本文总结近年的研究进展,阐述BMI1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分析BMI1分子对CSCs自我更新、迁移侵袭、耐药及免疫逃逸的调控作用,探讨BMI1作为新型靶点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本院体检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50名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值。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稳心颗粒组,4周后两组患者再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取得TO及TS值,再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TO与TS均明显异常,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与对照组比较TO负值明显增高,TS明显增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T较正常人群受损,稳心颗粒可使异常的HRT有所恢复,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