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本文介绍一种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血运重建术 (PCI)过程中处理冠脉内血栓的简单方法 ,并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及冠脉内血栓者。常规PTCA方法选择 7F指引导管 ,普通 0 0 14″冠脉导丝通过病变后 ,经导丝直接送入PercuSurge吸引导管至病变部位 ,反复抽吸至血栓消失 ,梗死部位恢复前向血流。然后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造影观察病变扩张结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和心肌灌注情况。并随访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心功能。结果  12例急性心梗造影显示冠脉内大量血栓者接受了上述治疗。血栓吸引后即刻血栓影消失者 8例 ,血栓明显减少 4例。 8例完全闭塞者中经血栓吸引后 7例血管直接开通 ,前向血流明显改善。支架术后前向血流TIMI 3级和TMP 3级者 9例。 3例血流稍减慢 ,TMP 2级。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再梗及死亡等事件发生。出院前平均LVEF为 (6 4 1± 9 3) %。结论 经导管直接血栓吸出术是处理冠脉内血栓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对放射诊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放射诊疗管理重点是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与强化安全意识,切实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最低程度减轻对从业人员的损害。故应健全放射诊疗的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制度,注重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切实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窦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EGb761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1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组织活检术,肝组织行HE染色,并各取10例电镜观察治疗前后的肝窦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后肝活检证实,与治疗前(炎症计分:15.7±6.3;纤维化计分:11.9±6.2)和对照组治疗后(炎症计分:14.24±6.6;纤维化计分:11.5±5.6)相比,EGb761治疗组肝组织损伤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炎症计分:10.7±4.8;纤维化计分:8.3±4.2)(P<0.05);与治疗前相比,EGb761治疗组电镜下肝窦内血细胞聚集或微血栓形成(32 vs 56,P<0.01)、窦腔及Disse隙胶原沉积(23 vs 38,P0.05)、窦内皮损伤(41 vs 59,P<0.05)、毛细血管化(17 vs 32,P<0.05)等肝脏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保护慢性乙肝患者肝窦内皮细胞,抑制肝窦内血细胞聚集及微血栓形成,抑制肝窦及Disse隙内胶原沉积及肝窦毛细血管化,改善肝脏微循环.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结合PCR与反向膜杂交技术,探讨建立快速筛查细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的方法.方法 将qnr各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加尾后固定于尼龙膜上,用标记生物素的各亚型引物分别扩增经提取的细菌DNA,与固定在膜上的探针杂交.结果 25株qnr阳性菌株中,有6株qnrA阳性菌株,9株qnrB阳性菌株,10株qnrS阳性菌株.所有阳性菌株均能通过反向膜杂交检测到相应的qnr基因的亚型,且可以在同一张膜上进行检测.结论 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临床病原微生物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这对于指导临床及时合理用药,采取措施防止耐药菌的传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多集中在染色体介导的靶位耐药和膜耐药,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报道较罕见.目前,已报道的有3种,分别由qnr基因、氨基糖苷乙酰基转移酶基因aac(6′)-Ib-cr和qepA基因介导.对于qnr基因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机制我们已做了相关的前期研究工作[1].质粒介导的qepA基因已被认为是新的影响喹诺酮类耐药的分子机制[2],可通过外排泵机制介导细菌对亲水性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为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耐喹诺酮类病原菌中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qepA流行现状及耐药特征,有效开展qepA基因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水平监测,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和耐药菌株的检测,以减少该类菌株的出现和流行,我们对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epA的流行现状及耐药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6.
李娜  易婷  余华  吴石萍 《全科护理》2013,(31):2903-2904
经皮肾镜取石术在临床上不断完善、发展、推广,目前已成为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成功率高、痛苦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2005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开展经皮肾镜取石术87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正>脑血管病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常规CT血管造影(CTA)已成为脑血管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1],但在实际工作中,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管壁易破,为避免对比剂的渗漏,常需适当降低注射速率,而由此引起CTA图像去骨后血管壁不连续、不平滑,骨残留明显,颅骨旁血管伪影明显。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A三维重建和减影技术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摘 要] 目的 观察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5 cm≤直径≤15 cm)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达州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肝巨大血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2例行PRFA治疗(A组),36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B组),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临床治愈率等指标,评价两种方案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无一例死亡。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临床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RFA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疗效相当,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具有微创、痛苦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的优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PRFA可为肝巨大血管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替代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29.
<正>我院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治肝硬变门脉高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87例,术后发生胃瘫13例,发生率为2.2%。13例胃瘫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年龄25~65岁,平均48岁。其中11例入院时肝功能为Child C级,经对症治疗肝功能升为B级或接近B级后手  相似文献   
30.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目前已知最强的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而且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始动刺激因子之一[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TGF β1致纤维化作用的直接下游效应介质[2];在许多纤维化疾病中CTGF与TGFβ1的表达同步增高,TGF β1主要在组织纤维化病变的早期表达,而CTGF持续表达被认为是纤维化病变缓慢进展的重要因素,CTGF表达增加可能是器官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