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93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1994年,台州某专科学校50岁出头的凌老师被确诊为右乳腺癌,并有多个淋巴转移,经手术和放化疗后病情稳定。但1998年年初感冒咳嗽,检查发现两肺多发性转移。笔者建议她采用以中药零毒抑瘤加辩证调治。2个月后,凌老师身体大有好转,一年后身体恢复如初,病灶有所缩小。此时建议她再补做2个疗程的化疗,一年半后,双肺阴影完全消失。现在凌老师CT检查肺内正常。可见,晚期乳腺癌患者合理治疗,仍有不少人能走向康复。  相似文献   
52.
有一位细胞形态学专家痰里微微带着血色,他让学生涂张片子看看。镜下的异样细胞让学生莫明其妙,因不便妄断便请导师过目。不料,他的导师只是往显微镜里瞅了一眼,随着一阵惊恐便猝然倒地,再也没有醒来。原来他看到的是癌细胞。这位形态学家的死因不仅是由于恐惧,而且是死于信念。当人和动物认定自己生还无望时,这种认定自己必死无疑的信念有时也会造成死亡的悲剧。  相似文献   
53.
●80%的癌症患者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 ●在我们的临床经历中,20-30年后又见癌瘤复发者并非罕见。 ●癌症的第二治疗可以说是终生性的。 ●确立终生治疗的第二治疗思想,对有效降低癌症的复发率与转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在新的世纪,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成了中医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专家及学者认为,中医学应该走现代化的道路,但同时强调应该保持自身的特色.然而何谓中医学的特色则含义不清,所指不明.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识命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明晰,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评价中医学,明确应该发扬什么,扬弃什么,指导我们正确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55.
矿物药是本草中重要的一类。由于它含有与生命活动及疾病过程密切相关的常量或微量元素,因此它的治疗学意义十分突出。本文试分析近代张锡纯运用四味矿物药的经验及特点。代赭石此药张氏最为常用,其主要成份是三氧化二铁,并含有少量的钛、镁、砷等。张氏认为此药“性微凉,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效”。“且性甚和平,虽降逆气而不伤正气,通燥结而毫无开破”,故誉其为“救颠扶危之大药也”。其所以“大胆用至数两者,非鲁莽也。诚以临证既久,凡药之性情能力及宜轻宜重之际,研究数十年,  相似文献   
56.
何裕民 《长寿》2006,(2):13-15
何裕民教授的这篇文章非常值得一读。这篇文章与以往治疗癌症的思路不同,它不强调“消灭”“根除”癌症,而是提出了在体内保留癌症、与癌症和平共处的思想。这是对待癌症比较新颖的一种观点。文章有理有据,读之令人信服。在目前医疗界对癌症发病原因不十分明确、对癌症的治愈率不十分理想的情况下,这种思路也许对癌症患者的生存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另外,用这种思路来看待其他病症,是不是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57.
多年的临床工作发现,过年后肿瘤患者有一个病情反复甚至恶化的小高峰。因此,肿瘤患者究竟应该怎么过年,应当引起重视。该吃药时还得吃药传统观念认为,过年吃药是件不吉利的事。许多患者在节日期间不愿吃药唯恐吃药会给自己带来晦气这是  相似文献   
58.
试论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治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基本认识,得到了不少现代研究结果的支持,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内经》在提出上述认识的同时,归纳出“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的治疗原则。认为临症当“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参伍相合  相似文献   
59.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倡导者——恩格尔教授在批判纯生物医学模式时,指出生物医学的一大怪现象:对于许多疾病(如肿瘤)的机理(确切地说:生物结构上的异常)的揭示,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进展。然而,在临床的实际应用领域,在一些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疗效方面,却难有长足进步。肿瘤  相似文献   
60.
作者在本文提出体质既属于个体的生理特性,也是一大类复杂的生命现象,体质问题贯穿于所有医学问题之始终。对体质的探讨至少应涉及体质的内在结构、组成特质、层次和维度及其强弱问题;体质的决定因素、事实描述、动力和发展、体质的分类和测定及评估方法等三大类。作者在本文仅就体质的结构及其相关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