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丹红有效成分配伍对缺氧致原代培养的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 B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原代培养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细胞进行缺氧4 h损伤模型的同时,丹红有效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参素)配伍作用于r BMECs,MTT确定细胞非毒性剂量,采用比色法测定LDH,SOD活性和MDA水平,RT-PCR法检测ICAM-1,MMP-9,P53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r BMECs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的变化。丹红有效成分配伍1,2,3,7,8,9组方显著抑制缺氧细胞上清液中LDH的增加;1,2,4,6,7组方显著增强缺氧细胞内SOD活性;1,2,3,8,9组方显著降低MDA水平;1,2,6,7,9组方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r BMECs早期凋亡,缺氧后细胞P53 mRNA表达明显上调的后果是能引起G1期阻滞和促进细胞凋亡,证实P53基因的调节功能体现在G1期校正点的监测;1,2,5,6,7,8,9组方显著下调P53 mRNA表达;1,4,7,8,9组方显著下调ICAM-1 mRNA表达;1,3,6,9组方显著下调MMP-9 mRNA表达。丹红有效成分配伍对缺氧所致原代培养的r BMECs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为研究方剂配伍规律提供思路,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多目标优化麻黄汤处方剂量配比,为定量优化中药复方的处方剂量提供借鉴。方法:以大鼠汗点数、豚鼠气管解痉率、小鼠醋酸致痛扭体次数作为麻黄汤发汗、平喘、止痛效应的评价指标,依据麻黄汤16个正交组合配比方的实验结果,分别运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和二次响应面回归(RSR)建立反映复方量效关系的数学模型,结合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和熵权TOPSIS法进行麻黄汤处方剂量的多目标优化。结果:SVR建模优化得到的麻黄汤发挥整体药效的最优剂量为:麻黄17.71 g,桂枝9.57 g,苦杏仁11.75 g,炙甘草4.39 g;RSR的优化结果为麻黄13.37 g、桂枝11.61 g、苦杏仁11.98 g、炙甘草5.67 g;SVR在预测能力与优化结果上均优于RSR。结论:SVR-NSGA-Ⅱ-TOPSIS法可用于麻黄汤等中药复方剂量的多目标优化,确定发挥疗效的最佳组方,为中药复方处方剂量的确定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银花平感颗粒的镇咳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氨水诱导小鼠咳嗽和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考察银花平感颗粒大中小3个剂量组对豚鼠咳嗽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和银花平感颗粒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氨水诱导小鼠咳嗽,银花平感颗粒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银花平感颗粒大剂量组作用显著优于中、小剂量组;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和银花平感颗粒大中剂量组均显著抑制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银花平感颗粒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银花平感颗粒大中剂量组作显著优于小剂量组的镇咳作用。结论:银花平感颗粒具有镇咳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检测桑白皮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确保药材质量。方法:用气质联用(GC-MS)法快速测定桑白皮样品的多种农药。采用不分流进样模式;进样口采用程序升温:120℃(4.5 min)按80℃/min至250℃(34 min);柱温箱程序升温:82℃(5 min)按8℃/min至280℃;柱流速控制:恒压120 Mpa;载气总流速:30 mL/min;柱流速:1.75 mL/min。MS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50℃;质谱检测模式:SIM。结果:对检测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具有农药残留,并且虫螨畏含量很高。结论:样品中含有虫螨畏残留,可确定在生产过程中虫螨畏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5.
HPLC测定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及其在大鼠血浆中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索拉非尼含量,并探索大鼠血浆中索拉非尼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EclipseXDB-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0.05%甲酸和0.05%三乙胺的水溶液-乙腈(35∶65);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5nm。结果 索拉非尼浓度在0.4~12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0.8%,RSD为1.470%。大鼠按65mg·kg1灌胃给药,给药2.5h后,其血浆中索拉非尼的药物浓度为2.830μg·mL1。结论 本法可用于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中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同时可检测大鼠血浆中索拉非尼的浓度。  相似文献   
36.
何昱  钟涛  陈龙  何晓玮 《中成药》2011,33(1):171-173
目的:以甘草酸作为溶出指标,比较不同粒度甘草超微粉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情况,探讨粉碎粒度及溶出介质对甘草中甘草酸溶出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反相HPLC测定不同粒度甘草超微粉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甘草酸的溶出量.结果:各粒度超微粉在水和人工肠液中甘草酸的溶出度高,在人工胃液中溶出度低,经1次和10次处理的超微粉较经5次处理的超微粉甘草酸溶出度高.结论:甘草超微粉中甘草酸的溶出以中性或碱性介质为佳,其粒度达到(11.2±9.75)μm时溶出度最低.  相似文献   
37.
38.
背景:使用液体栓塞剂栓塞动脉瘤是治疗动脉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理想的栓塞剂应具有无毒,组织相容性好,并能有效诱导相应的细胞向材料内生长而达到永久性栓塞动脉瘤的特性.目的:探讨纳米自组装材料RADA16-Ⅰ在大鼠颈总动脉瘤中作为液体栓塞剂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09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园完成.材料:RADA16-Ⅰ粉末由上海波泰生物公司合成,醋酸纤维素聚合物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方法:①体外实验:流变仪频率扫描测量短肽10 g/LRADA 16-Ⅰ水溶液与PBS等体积混合前后的流变学特性.②动物手术: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10 g/L RADA16-Ⅰ组,醋酸纤维素聚合物组,假手术组各5只.麻醉后,小心剥离右侧颈总动脉,并向颈总动脉结扎处2 mm近心端注入RADA16-Ⅰ或醋酸纤维素聚合物溶液.假手术组只结扎动脉,不进行栓塞治疗.主要观察指标:①应用TA Instruments Advantage软件分析10 g/L RADA 16-Ⅰ流变学特性.②术后14 d取右侧颈总动脉,制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同时10 g/L RADA 16-Ⅰ组进行抗平滑肌α-actin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①加入PBS的10 g/L RADA16-Ⅰ水凝胶更接近标准的弹性体行为.②假手术组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壁明显增厚;醋酸纤维素聚合物组血管壁变薄,管腔内为呈粉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或蓝色(Masson染色);RADA 16-Ⅰ组血管擘增厚,血管壁新生内膜细胞向管腔内生长,栓塞材料降解,长入动脉瘤管腔的细胞主要为α-actin阳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结论:RADA16-Ⅰ作为一种液体栓塞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
王海燕  周惠芬  何昱  杨洁红  虞立  李畅  万海同 《中草药》2018,49(14):3318-3325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NXT)对乳鼠缺糖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的体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rBMECs,进行兔抗鼠VⅢ因子鉴定,MTT筛选出NXT肠吸收液体外保护rBMECs的质量浓度范围,优选出3个质量浓度进行实验。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200μg/mL)组、不同质量浓度(62.50、125.00、250.00 mg/L)NXT肠吸收液组、NXT肠吸收液(250.00 mg/L)和LY294002(20μmol/L,PI3K/Akt通路抑制剂)共作用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rBMECs形态,按照ELISA试剂盒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rBMECs的早期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XT不同质量浓度给药组均能显著改善rBMECs的形态,降低细胞上清液中LDH、MMP-9的量,显著降低rBMECs的凋亡数和早期凋亡率,可显著抑制PI3K/Akt通路中p-Akt、Bcl-2的表达上调及Bax的表达下降,抑制Caspase-3活性。PI3K/Akt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的加入,阻断了该通路信号的传导,显著降低了NXT的保护作用。结论 NXT对缺糖缺氧致rBMECs损伤具有抗凋亡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该研究以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狗肾(MDCK)细胞为载体,细胞病变(CPE)法测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对MDCK细胞的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剂量(TCID_(50));采用阻断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和抗流感病毒生物合成2种不同方式给药,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率(ER)、半数抑制浓度(EC_(50))和治疗指数(TI);并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技术,分别在给药后24,48 h,考察麻黄汤对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中病毒载量以及TLR4,TLR7,My D88,TRAF6 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10~(-4.32)/mL;2种给药方式抗流感病毒的EC50分别为4.92,1.59 g·L~(-1),TI分别为12.53,38.78,并且当质量浓度为5.00 g·L~(-1)时,麻黄汤抗流感病毒的ER分别为50.21%和98.41%,说明麻黄汤可以阻断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同时,相比于病毒组,给药后24,48 h麻黄汤各剂量组的病毒载量表达均显著降低,高、中剂量组显著下调了细胞中TLR4,TLR7,My D88,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表明麻黄汤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流感病毒的复制以及TLR4和TLR7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