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疗法。方法:对252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施行尿道外口成形术,延长尿道口-阴道口间距。结果:252例病人中,随访228例,痊愈者183例,治愈率为73%,好转27例,占10%,无效者18例,占7%。总有效率83%。结论:尿道外口成形术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为寻找可评估前列腺癌对激依赖性和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病理诊断量化指标,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选择9项几何参数作为定量诊断指标,对激素激后生存不满3年和超过3年的两组前列腺癌病例的病理切片进行定理图像分析。认为定量图像分析有助于对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的识别、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63.
精索静脉曲张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0年英国医生Barfield首先报道了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不育。1957年Tullocb报道手术治疗精素静脉曲张使患者恢复生育。WHO1992年发表了大宗精索静脉曲张病例的生育指标受到影响的报告,精索静脉曲张与不育的关系愈加受到广泛重视。1发病率精索静脉曲张10岁前较少发现,其发病率在10-16岁间逐步增加而达到15-18%的成人水平[1,2]不育患者可达40%[3]。临床上约有1/3的不育症由静脉曲张所致。2应用解剖睾丸附睾静脉沿精索上升至腹股沟管内形成精索内V,于内环处转入腹膜后汇成2-4支分支后上升,最后汇合成主干V,左侧呈直角汇入左肾V…  相似文献   
64.
熊莲  何学军 《重庆医学》2008,37(23):2756-2756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少见但较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常导致严重出血,子宫穿孔[1]和继发感染,过去治疗以切除子宫为主,但患者失去子宫,丧失生育功能,给其造成生理和心理创伤.近年有不少植入性胎盘保守治疗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65.
我科1992-03~2003-03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2508例,其中42例经ESWL治疗2~5次.结石仍未排出或大部分残存于输尿管原位而改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6.
<正>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空气调节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室内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集中空调系统的送风质量,空调的卫生状况与公众健康密切相关。从卫生学角度来讲,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在为人们创造了节能、高效、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其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也逐渐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黏合剂的潜在免疫原性。方法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条件;新西兰白兔创伤实验及Balb/c小鼠实验考察纤维蛋白黏合剂的免疫原性。结果新西兰白兔创伤实验中,给药一周后兔体内即可检测出抗体,给药2周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6周后开始下降。各组血清滴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鼠实验中,纤维蛋白黏合剂作用于小鼠后,高、中、低各剂量组均能够激活小鼠的免疫系统,增强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及脾细胞的转化能力。结论研究表明,纤维蛋白黏合剂对于兔诱发特异性抗体,对小鼠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8.
何学军 《医学与社会》2012,25(10):87-89
医德能力是医学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对医德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践行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案例解读、社会实践等多条途径培养医学生的医德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现实医疗生活中的医德困惑时,认真分析、正确判断,从而做出合理选择并指导具体的医疗实践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3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NP方案化疗,NVB25 mg/m2,第1、8天;DDP 20 mg/m2,第1天至第4天.21~ 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9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36.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7.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30.0%、16.7%,胃肠道、肝、肾毒性轻微,多为Ⅰ~Ⅱ度.结论 NVB联合DDP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精子相关抗原9 (sperm-associated antigen 9,SPAG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BT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诊断的BTCC标本98例,正常膀胱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SPAG9在BTCC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分析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2年复发率的关系。结果:SPAG9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为阴性表达,而在BT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5% (74/98),并且随着肿瘤分期和分级的升高SPAG9蛋白的表达增加,SPAG9阳性表达率在病理分级G1、G2与G3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临床分期Ta与T1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PAG9蛋白表达阳性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其2年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 (P<0.05)。结论:SPAG9蛋白在BTCC中呈高表达状态,可成为BTCC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并有可能作为判断 BTCC侵袭力、监测复发的重要指标。阻断SPAG9表达有望成为膀胱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