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浸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组织标本中PCNA及DCs标志蛋白S-100的表达。结果 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单发癌灶与多发癌灶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其DCs数量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原发与复发膀胱癌的DCs浸润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膀胱癌DCs浸润数量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而PCNA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高。DCs及PCNA可以作为预测膀胱癌生物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3种蟑螂密度监测方法与效果分析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3种蟑螂密度监测方法之间的实效性、可比性,为蟑螂密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前常用的3种蟑螂密度监测方法,在同一现场同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目测法、粘捕法、药激法蟑螂密度检出率分别为19.32%,11.26%,5.86%.3种监测方法结果比较,x2=37.72,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目测法检出率最高.结论应当结合实际,采用因时、因地制宜的科学监测方法,提高灭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叉头蛋白(Fox)M1受体在膀胱癌和腺性膀胱炎(CG)中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PCR检测33例CG,43例膀胱癌(28例低级别和15例高级别)和14例正常膀胱黏膜中Fox M1表达。结果:Fox M1在膀胱癌和CG的蛋白与m 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在高级别膀胱癌中表达最高。结论:Fox M1表达上调在促进膀胱上皮和膀胱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以及在CG恶变的病理演化中可能起到转录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绍兴市区蜚蠊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市区位于浙北平原,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约1000mm,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蜚蠊的生长繁殖。自1987年以来,我市将蜚蠊列为四害防治的重点对象。为掌握市区蜚蠊种群密度及变化规律,并为制定防制措施以及灭蜚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对市区蜚蠊种群分布、侵害状况及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鸦胆子油乳剂与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后用鸦胆子油乳剂与顺铂(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9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46例胸腔注入鸦胆子油乳剂50 ml+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 46例胸腔注入DDP 60 mg +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10 mg,间隔1周后重复1次,共2次,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9 %,对照组总有效率54.3 %;毒副反应主要为发热、胸痛、皮疹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佳,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院应用中药治疗排卵功能失调67例,根据辨证给药,调整内在环境,具有整体观念强,副作用小,停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7例不同类型排卵功能失调患者中,中药周期疗法组36例,年龄20~40岁,平均27.75岁,...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学军 《光明中医》2010,25(2):294-295
笔者探究祖国医学,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于2007~2008年分型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是,糖尿病导致失明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25倍,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分为背景性病变和增殖性病变。背景性病变主要指视网膜微血管瘤、小出血点、硬性渗出斑块和软性渗出斑块。后者也称棉絮状渗出。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开始,我们对绍兴市区182家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3年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基层医疗机构总体消毒水平有所提高,但室内空气消毒、手部卫生质量.物体表面的合格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健全消毒管理制度,把消毒后的空气、医务人员手、各类物体表面等项目作为我们今后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职业责任感是医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的成果,在教学中引入实践机制,以规范化、强制性的课程设置,以操作性更强的医德实习来强化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改善目前医德教育中只管开课、不问效果的庸碌状况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血壅阻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467例受试者分为试验组349例、对照组118例。试验组前列安栓1粒,对照组野菊花栓1粒,肛内用药每晚1次,疗程28 d。以中医证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主要临床症状及前列腺按摩液白细胞(EPS-WBC)计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结束时中医证候疗效临床控制率为4.4%、总显效率为58.0%、总有效率为90.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9%、33.1%、70.4%(P<0.025)。试验组的NIH-CPSI总分、疼痛与不适、排尿情况、生存质量评分的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25)。试验组对主要临床症状尿急、会阴部等局部坠胀和局部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EPS-WBC计数改善率为5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4%(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试验药和对照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分别为0.56%(2/349)和0.83%(1/118)。结论: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血壅阻证)疗效肯定,临床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