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333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索不同成熟阶段麝香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活麝取香”法采集不同成熟阶段麝香,测定含水量,并通过GC-MS分析其主要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6月底麝香平均含水量为55.921%,高于10月底的36.029%(P<0.05)。从6月到8月和10月,麝香中成分种类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6月底麝香中检测到55种成分,低于8月底(P<0.05)。8月底麝香中酮类占大多数,而10月底麝香中烷烃类和酮类较多。在6月底麝香中没有检测到麝香酮和8-环十六烯-1-酮,而8月底和10月底麝香中其相对含量较高。结论麝香酮及8-环十六烯-1-酮的生成很有可能是在林麝分泌香液后的成熟过程中产生,从而造成了在初香液并不具备麝香特有的香味,而是具有浓烈的腥臭味。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后入路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骨缺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行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患者7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43.3±1.3(19~66)岁,术后平均随访15.6±0.2个月,术后1年完善CT检查。根据术后1年时伤椎水平位或矢状位CT图像是否出现骨缺损将患者分为骨缺损组(40例)和骨折愈合组(34例),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骨折AO分型、伤椎有无置钉,并通过术前腰椎MRI评估术前椎间盘是否完整,通过CT测量术前伤椎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伤椎撑开复位情况等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骨缺损发生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各因素与骨缺损相关性的预测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缺损组伤椎无置钉比例(27.50%)高于骨折愈合组(8.82%),术前椎间盘受损比例(35.00%)高于骨折愈合组(5.88%),伤椎过度撑开比例(52.50%)高于骨折愈合组(20.59%),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平均(3.49±1.87)%,高于骨折愈合组的平均压缩程度(25.01±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缺损组与骨折愈合组之间年龄、BMI、骨折AO分型、术前矢状面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椎间盘受损、椎体压缩严重、伤椎过度撑开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骨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706、0.646(P0.05),表明上述因素对术后骨缺损相关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患者术前椎间盘受损、椎体压缩严重、伤椎过度撑开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骨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抑制人成纤维细胞(Fb)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人瘢痕组织,经体外培养及鉴定Fb后,将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溶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于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采用四氮唑盐比色分析法(MTT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计算增殖抑制率和凋亡指数。结果青蒿琥酯对人瘢痕成纤维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浓度为240、120 mg/L的青蒿琥酯的凋亡率和坏死率较对照组高(P<0.01)。组织学观察试验组见成纤维细胞呈椭圆性,胞质颗粒增多,甚至可见细胞核浓缩、核碎裂等现象。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考察注射用庆大霉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给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注射用庆大霉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在室温(25℃)条件下配伍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庆大霉素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常温下8h内,配伍液外观及pH值无明显变化,配伍液的紫外吸收曲线、最大波长几乎无变化,含量变化〈5%,可以配伍使用。4h后pH值随时间推移略有降低。结论临床注射用庆大霉素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宜放置过久,最好应在4h内用完。  相似文献   
56.
股骨颈骨折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以女性多见,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当遭受轻微扭转暴力则可发生骨折.多数情况下是自己在走路滑倒时,身体发生扭转倒地,间接暴力传导致股骨颈发生骨折[1].常出现骨折不愈合(约15%左右)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30%).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因此容易发生骨折,及时治疗、观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达格列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达格列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低于对照组,24 h尿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尿路感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达格列净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糖,使肾功能得到保护,还可以减轻炎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卫生村创建前后农村居民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今后开展创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村创建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人群一般情况、了解健康知识的途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等。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于创建前后入户询问调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农村居民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健康知识的人数由创建前的24.22%上升至创建后的36.46%(P0.05),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创建前的73.59%上升至创建后的92.07%(P0.05),农村居民健康行为的总形成率由创建前的72.84%上升至创建后的85.65%(P0.05)。结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创建卫生村对提高农村居民卫生健康意识、促进农村居民健康行为形成效果显著,是推动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及提高全民健康知识水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并比较采用临床路径治疗的145例和非临床路径治疗的45例MPP患儿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临床路径的变异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时间为9 d(6~10 d),短于非临床路径组的10 d(7~1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愈率93.8%,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住院费用为4 696.5元(3 608.3~5 677.6元),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3 175.3元(2 490.8~4 585.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路径变异率48.3%(70/145)。结论实施MPP临床路径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但该路径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变异率较高,仍需加以完善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用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12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DR检查与CT检查,然后比较用这两种检查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结果:与用DR检查相比,用CT检查诊断12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