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00篇 |
免费 | 282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篇 |
儿科学 | 23篇 |
妇产科学 | 29篇 |
基础医学 | 216篇 |
口腔科学 | 41篇 |
临床医学 | 476篇 |
内科学 | 321篇 |
皮肤病学 | 28篇 |
神经病学 | 75篇 |
特种医学 | 1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32篇 |
综合类 | 1517篇 |
预防医学 | 827篇 |
眼科学 | 31篇 |
药学 | 500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634篇 |
肿瘤学 | 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252篇 |
2022年 | 225篇 |
2021年 | 258篇 |
2020年 | 155篇 |
2019年 | 162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96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165篇 |
2012年 | 188篇 |
2011年 | 186篇 |
2010年 | 191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160篇 |
2007年 | 207篇 |
2006年 | 177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211篇 |
2003年 | 225篇 |
2002年 | 299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235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5篇 |
1975年 | 5篇 |
1974年 | 8篇 |
1973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患者,男,20岁。头面部红色结节1个月。皮肤科检查:鼻周、口周淡红色结节,大小不一,部分结节有融合,表面呈疣状增生并覆盖黄色脓痂。实验室检查:TPPA阳性、RPR阳性(滴度1∶8)。组织病理检查:角质层及表皮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移入,真皮内间质及血管周围见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伴散在嗜酸粒细胞浸润。诊断为二期梅毒疹。经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皮损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 探讨多参数 MRI 联合临床危险因素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SVI)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池州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4 月至 2023 年 11 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 38 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 MRI、合成 MRI及 IVIM-DWI 序列扫描。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 LVSI 阳性组(n=14)和 LVSI 阴性组(n=2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LVSI 阳性组和 LVSI 阴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 LVSI 的临床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合成 MRI (T1 值、T2 值、PD 值)及 IVIM-DWI 参数(D值、D*值、f 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定量参数预测模型及联合临床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 结果 合成MRI 的 T2 值及 IVIM-DWI 的 D 值、f 值在直肠癌 LVSI 阳性组和阴性组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CEA(OR=10.818,95%CI:1.391~84.124)及临床 N 分期(OR=11.852,95%CI:1.534~91.552)是直肠癌 LVSI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独的 T2 值、D 值、f 值及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01、0.747、0.766、0.807,联合临床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效能最高(AUC=0.845),灵敏度为 78.58%,特异度为 100%。 结论 多参数 MRI 术前可有效预测直肠癌 LVSI 的状态,结合临床危险因素的联合预测模型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个性化直肠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5.
随着恶性肿瘤精准化诊疗理念的不断深入,在从微观视角探索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对临床决策有价值的信息载体,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就是其中之一。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ctDNA展现出了包括评估疗效、预测预后、监测复发等在内的多种诊疗价值。本文主要阐述ctD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疗不同时期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47.
希雨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3,18(3):130-131
2002年11月5日欧盟环境和公共卫生委员会举行会议,对欧盟委员会的草药产品指导原则原文中关于成立草药产品委员会、产品注册程序及产品分类等问题进行了修订。该委员会称,新成立的草药产品委员会应接管欧洲专利药品委员会(CPMP)对草药 相似文献
48.
SARS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今年 4月SARS疫情发生后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省卫生系统统一思想 ,采取得力措施 ,紧紧围绕“一高一低”(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 )的救治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了“两个网络和一个机制” ,即发热病人接诊网络、SARS病人救治网络和SARS救治应急机制这一医疗救治体系。实践证明 ,这一救治体系符合河南实际 ,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全省累计收治的 15例病人 ,已全部临床治愈出院 ,无 1例死亡 ,医务人员无 1人被感染。回顾我省SARS医疗救治工作走过的艰难历程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 ,救治过程中暴露…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小儿肝炎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动物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硫代乙酰胺(TAA)灌胃制作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儿肝炎颗粒对肝损伤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的影响,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α-萘异硫氢酸酯(ANIT) 灌胃制作小鼠胆汁淤积模型,观察小儿肝炎颗粒对模型小鼠总胆红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小儿肝炎颗粒能抗急性肝损伤所致实验动物血清ALT、AST、ALP水平升高,其中高剂量时作用显著,肝组织损伤明显缓解。不同剂量小儿肝炎颗粒均能有效降低总胆红素水平。结论 小儿肝炎颗粒具有较明显的利胆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