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336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34篇
  2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了解并掌握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降低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DS)和焦虑量表(HAS)对14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129例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发病率,比较HIV感染者/AIDS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感染时间与HAMD、HAMA的关联性,分析并评定其心理状态。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普遍存在抑郁与焦虑,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女性、感染1年内的患者焦虑发病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普遍存在抑郁与焦虑,尤其是女性以及感染1年内的患者焦虑发病率更高,应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行会阴侧切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1 617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发生率3.59%。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产程≥8 h时、生殖道炎症、糖化血红蛋白>7%、胎膜早破、血清白蛋白<30 g/L等因素构成糖尿病孕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阴侧切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切口感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单中心30年来收治的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我院在1991年到2020年共有744例病理明确诊断为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患者住院接受外科治疗,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部位,临床特征包括发或多发、是否发生病理骨折及恶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44例患者共有1 183处病变,患者入院时平均年龄31.1±13.5岁,男女比例接近1:1。最常见的部位是下肢916处(77.4%),其次是上肢106处(9.0%)。下肢最常见的部位是股骨645处(54.5%)和胫骨224处(18.9%)。多发占25.4%,单发占74.6%。就诊时发生病理骨折的患者163例(13.8%)。发生恶变的患者有6例(0.8%),平均年龄40.5岁(32~47)岁,平均恶变时间为7.7年。结论 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组罕见的良性骨肿瘤,具有典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本文综述了临床惯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药师克服临床惯性的诸多建议,为临床药师参与慢病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我院门诊药师应用“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 对2019年6-8月接收的200名高血压病患者,分析探讨临床惯性的影响及药师克服的方法。结果:在初诊的200名患者中血压达标率为60%,存在临床惯性现象的患者共60人,由于药师的干预,复诊患者减少了 40人,血压达标率上升到90%。结论:临床惯性在慢病管理中普遍存在,药师参与慢病管理可以有效地克服临床惯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调查广东省糖尿病患者问诊共情的现状及其对就诊满意度、就诊目的达到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的方法,对2017年4月至5月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惠州市人民医院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就诊满意度和就诊目的是否达到,并指导患者完成"中文版诊疗关系共情量表(CARE)",观察接诊医生问诊共情的现状、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3名患者,最终完成有效问卷211份。CARE中"完全了解您关心的问题"、"医生的态度积极"、"清晰地解释"评价越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越高(P0.05);"清晰地解释"评价越高,达到看病目的程度越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一般人口学特征中购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病人对就诊满意度和就诊目的有影响。结论:购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糖尿病病人就诊满意度和就诊目的达到的程度更高;CARE中"完全了解您关心的问题"、"医生的态度积极"、"清晰地解释"的改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就诊满意度和就诊目的达到程度。  相似文献   
997.
背景:目前人们较多采用的成体干细胞移植,移植方式多形成再次损伤,且体内神经元分化的效率不高。 目的:在以往分步诱导分化高效获得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基础上,制成干细胞贴膜,观察其贴敷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10在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酶、化学法制作膜样基质;分离培养、扩增羊膜间充质干细胞,BrdU标记,调整部分细胞浓度为1×1011 L-1成细胞悬液备用。余分步诱导并制成干细胞贴膜。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88只,体质量220~250 g,以自制打击器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模型成功后6 h,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2只。干细胞贴膜组:在T11进行椎板切除术,打开硬膜充分显露损伤脊髓,止血,将干细胞贴膜贴敷在损伤脊髓表面,手术显微镜下固定于硬膜,分层缝合肌肉皮肤;细胞移植组:损伤脊髓头尾端移植1×1011 L-1细胞悬液共5 μL,余同上;基质组:贴敷膜样基质在损伤脊髓表面,余同上;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并打开硬膜。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第1天及其后1周1次共10周,进行BBB评分和斜板实验等运动功能检测;术后2,4,6周观察移植细胞存活及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突触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 结果:①运动功能检测:各组BBB积分在4周及以后达到稳定,以10周时 BBB评分12及以上为重要的恢复指标,则干细胞贴膜组为100%,细胞移植组为33%,基质组和对照组仅为17%。斜板实验的顺位实验,干细胞贴膜组第10周时的角度与第4周相比有显著改善(P=0.027),而同组同时间点的BBB分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86)。②干细胞贴膜组和细胞移植组远端损伤边缘BrdU阳性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9)。干细胞贴膜组BrdU阳性细胞多呈神经元形态,细胞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多呈小胶质细胞形态。③各组突触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则呈减少趋势。干细胞贴膜组各时间点的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高于其他各组(P < 0.0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则低于其他各组且保持稳定(P < 0.05)。细胞移植组、基质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逐渐增高(P < 0.05)。 结论:干细胞贴膜上的神经元前体细胞可以在早期整合到损伤脊髓中,长期存活,并且具有高效的神经元分化特性;干细胞贴膜脊髓表面贴敷移植有助于脊髓损伤区突触素的表达、神经网络重建和神经功能恢复;干细胞贴膜移植较单纯干细胞移植更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术前脊髓功能评分、病灶定位、治疗方式、术后缓解情况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1~41岁.以单纯脊柱区域疼痛症状发病者2...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的关系。方法将405例胸痹心痛患者按中医辨证为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寒凝、痰浊7个证型,检测其血脂水平和hs-CRP、ES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痰浊证与非痰浊证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证与非气虚证比较,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证与非阳虚证比较,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比较,hs-CRP、E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证型相兼数目增多,TC、LDL-C、hs-CRP、ESR检测值增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实分类中TC、LDL-C、hs-CRP、ESR检测值大小排列为本虚标实>实证>虚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证候与血脂和炎症相关,血脂水平、hs-CRP、ESR可能作为胸痹心痛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P-糖蛋白(P-gp)表达调控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细胞面临自身微环境内源性损伤及外源性刺激伤害,这些不利的细胞微环境触发细胞应激反应,并通过激活系列信号传导通路调控P-糖蛋白的表达。研究肿瘤细胞内源性微环境与外源性刺激损伤对P-糖蛋白的表达调控将对探寻肿瘤细胞多药耐药获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