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27篇 |
内科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38篇 |
综合类 | 43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9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多中心Wilson病(WD)患者在中西医结合长期驱铜治疗前后WD综合评定量表(GlobleAsessmentScale,GAS)各项目评分的改变并评估其疗效,为建立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WD长期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参与研究的4个中心共纳入1001例WD确诊患者,随机分成青霉胺(PCA)组、二巯基丁二酸(DMSA)组、肝豆片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肝豆片+PCA/DMSA)4组(各组按1︰1︰1︰3平行设计,各组的条件除了治疗方案不同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在首次入院时、维持治疗1年时(第2次入院时)、维持治疗2年时(第3次入院时)进行GAS量表各项目(GAS-L、C、M、O项目及神经功能)评分,通过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评估各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各治疗组WD患者GAS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在维持治疗2年时的疗效较维持治疗1年时更为明显,尤以中西医结合组评分改善最显著。结论:4种长期驱铜治疗方法均可改善WD患者的病情,中西医结合长期驱铜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是目前WD患者长期治疗最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2.
由于缺血性卒中是一种病因异质性疾病,识别每例患者的具体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急性卒中Orgl10172治疗试验(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可用来确定卒中的病因学,但该分型方法不能在急性卒中患者入院时及时完成,影响了对临床治疗的早期指导作用.文章对TOAST分型具有早期鉴别意义的生物学标记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病理变化及MMP-2、MMP-9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HE及S-P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模型组及用药组大鼠全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及MMP-2、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MMP-2、MMP-9见少量散在阳性表达或不表达;模型组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区组织明显水肿、蜕变、坏死伴少量炎细胞浸润,对大脑相应区及双侧小脑轻度水肿,MMP-2、MMP-9表达较假手术组对应区显著升高(P〈0.01或P〈0.05),其中缺血侧大脑以坏死区边缘脑组织表达为甚,且较对侧大脑及双侧小脑明显升高(P〈0.05);脑心通用药组大鼠大脑缺血区组织水肿、蜕变、坏死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对侧大脑相应区及双侧小脑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MMP-2、MMP-9表达较模型组对应区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包括病灶在内的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MP-2、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不同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7在安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1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5组,每组32只。①缺血前30min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液1mL,6h后重复给药一次;假手术组不给药。②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栓塞动脉。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在再灌注12h断头处死测脑组织含水量;其余大鼠在再灌注24h断头处死取脑,分别检测脑梗死体积比、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1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体积比:葡萄籽原花青素100,200mg/kg组显著低于模型组(0.3077±0.0206,0.2972±0.0248,0.4594±0.0399,P<0.01)。②脑含水量: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79.97±0.76)%,(79.63±0.92)%,(79.67±0.51)%,(81.41±1.28)%,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高于模型组[(64.35±2.29),(64.52±2.20),(64.43±2.38),(39.72±6.94)NU/mg,P<0.01]。④丙二醛含量: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1.15±0.07),(1.11±0.16),(1.01±0.13),(1.42±0.23)μmol/g,P<0.01]。结论:①葡萄籽原花青素≥100mg/kg时可使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发挥有效的脑保护作用。②≥50mg/kg时即能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脑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85.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不同途径。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7在安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1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5组,每组32只.①缺血前30min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lmL生理盐水,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液1mL,6h后重复给药一次;假手术组不给药。②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栓塞动脉。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在再灌注12h断头处死测脑组织含水量;其余大鼠在再灌注24h断头处死取脑,分别检测脑梗死体积比、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结果:1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体积比:葡萄籽原花青素100,200mg/kg组显著低于模型组(0.3077&;#177;0.0206,0.2972&;#177;0.0248.0.4594&;#177;0.0399,P〈0.01)。②脑含水量: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79.97&;#177;0.76)%,(79.63&;#177;0.92)%,(79.67&;#177;0.51)%.(81.41&;#177;1.28)%,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高于模型组[(64.35&;#177;2.29),(64.52&;#177;2.20),(64.43&;#177;2.38).(39.72&;#177;6.94)NU/mg,P〈0.01]。④丙二醛含量:葡萄籽原花青素50,100,200mg/kg组均低于模型组[(1.15&;#177;0.07),(1.11&;#177;0.16),(1.01&;#177;0.13).(1.42&;#177;0.23)μmol/g,P〈0.011。
结论:①葡萄籽原花青素≥100mg/kg时可使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发挥有效的脑保护作用。②≥50mg/kg时即能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脑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86.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的临床与MRI的特点。方法对41例V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多数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史。临床表现以肌强直、少动为主,静止性震颤相对少见,常伴有智能障碍、假性球麻痹、尿失禁等。MRI以基底节区、脑室周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常伴脑萎缩、白质疏松。结论VP的临床表现以肌强直、少动为主,静止性震颤少见;MRI主要为基底节区、脑室周围多发性腔隙性梗死。 相似文献
87.
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生格林巴利综合征30例,总有效率达80%,而西药对照组为53%,二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血免疫球蛋白无明显改变。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能有效地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8.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是一个为相当大部分遗传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负责的基因.自身免疫调节因子缺陷导致自体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是现在研究的关键,它可以为胸腺微环境内免疫系统区别自我或非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CA)量表筛查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应用价值,并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比较。方法:选取非认知功能障碍(NCI)组76例,VCIND组66例。由2名神经科医生进行MoCA及MMSE量表评估。结果:MoCA总平均分为(22.61±4.722)分,MMSE为(27.35±2.615)分,总分相关分析r=0.765,P=0.000。排除受教育程度影响因素后,受教育年限≤9年者:MoCA除命名分项外,其余各分项在两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年限〉9年者:MoCA除命名、计算力和定向力分项外,其余各分项在两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ROC曲线及约登指数最大值初步确定MoCA用于识别VCIND与NCI组最佳分界值为24/25分,其筛查VCIN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29%和79.31%,优于MMSE(灵敏度61.67%,特异度6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CA筛查VCIND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是一种有效的筛查VCIND量表,但应用于中国人群尚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90.
5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5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别分析其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根据TOAST病因分类,将患者分为5组(ATR,CEMB,LAC,OTH,UND)。结果58例脑梗死患者中,除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外同时存在其他不同危险因素,2种以上危险因素并存者20例。根据TOAST病因分类ATR10例(17.2%),CEMB12例(20.6%),LAC19例(32.7%),OTH14例(24.1%),UND3例(5.1%)。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有其临床特殊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