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经内镜胆管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精准引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2年8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影像学评估高度怀疑为肝门部胆管癌而行ERBD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术前行三维胆道重建(重建组),22例患者术前未行三维胆道重建(非重建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长、透视时长、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和短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再干预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ERBD。重建组手术时长[35.00(25.00,57.50)min]明显低于非重建组[60.00(33.75,60.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1,P=0.024)。两组透视时长[10.00(5.00,12.00)min比10.55(9.50,17.5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52,P=0.121)。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均为100.0%,重建组临床成功率高于非重建组[70.0%(14/20)比31.8%(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9,P=0.01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4/20)比22.7%(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1,P=0.708)。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重建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91个月,非重建组为2.78个月。术后2周内重建组无ERCP再干预,而非重建组4例(18.2%)因胆管炎及术后胰腺炎进行了6次ERCP干预。2周至3个月内重建组2例(10.0%)因胆管炎进行了4次ERCP干预,非重建组2例(9.1%)因胆管炎进行了3次ERCP干预。重建组与非重建组在近期(χ2=2.183,P=0.140)及短期ERCP再干预率(χ2=0.000,P=1.0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维可视化胆道重建技术通过术前精准规划,可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预引流肝体积的测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究不同时间及浓度多房棘球蚴源性外泌体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从60只造模BALB/c小鼠中随机选取4只,应用7.0T MRI观察腹腔病灶生长情况;解剖造模小鼠,通过腹腔病灶提取原头节进行体外培养,超速离心法从培养上清中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鉴定外泌体表征。将未加外泌体处理的巨噬细胞单独培养组设为对照组,不同浓度多房棘球蚴来源外泌体与巨噬细胞共培养组设为实验组(10μg/mL组、50μg/mL组),分别共培养48 h和72 h,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极化状态。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7.0T MRI显示小鼠腹腔内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病灶形成;多房棘球蚴源性外泌体直径100 nm左右,呈杯型或茶托型,其表面标志物CD9、TSG101和CD63表达阳性。共培养后,实验组大部分细胞拉长,形态不规则,主要呈多角形;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共培养48 h,对照组CD16/32、CD206、CD369阳性率分别为(99.53±0.06)%、(90.27...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手术治疗的3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RCP联合EST组和开腹组,每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开腹组相比,ERCP联合ES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黄疸消退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术后抗感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联合EST组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但其住院总费用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胆管炎、胰腺炎及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联合EST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为18.7%(28/150),明显高于开腹组6.0%(9/150)(P0.05)。出院时,ERCP联合EST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RCP取石术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4.
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大部分病人在初次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未经干预的胆管癌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不超过3个月。对于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胆管癌病人,合理的胆道引流策略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经历过手术建立胆肠旁路引流、胆道支架内引流、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等干预措施后,国外已将目光聚集于光动力治疗在胆管癌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由于光动力治疗具有治疗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轻、光敏药物毒副反应少、治疗可重复性强、病灶选择性高等优点,国外已将光动力治疗作为不可切除胆管癌的常用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