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鲜竹沥的法定工艺为干馏法和烧制法,而依据水提取法制备的鲜竹提取液多冒用为鲜竹沥流通市面,鲜竹沥现行的质量标准难以将二者进行区分。本研究尝试建立糖-固比的分析方法,探讨其在鉴别鲜竹沥及鲜竹提取液的应用。方法:共收集37批鲜竹沥(含干馏法20批,烧制法17批)和15批鲜竹提取液,将样品稀释,以硫酸-苯酚直接显色,或乙酸乙酯萃取后显色,于490 nm测定吸光度值。参照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鲜竹沥”项测定总固体,计算总糖、总固体及其占比(糖-固比)。结果:干馏法鲜竹沥总糖含量为0.38 ~ 5.36 mg·mL-1,总固体0.70 ~ 13.01 mg·mL-1,糖-固比34.0% ~ 62.2%;烧制法样品总糖含量为0.77~15.95 mg·mL-1,总固体2.34 ~ 27.97 mg·mL-1,糖-固比33.1% ~ 69.0%;鲜竹提取液总糖含量为6.46 ~ 14.69 mg·mL-1,总固体为11.76 ~ 20.40 mg·mL-1,糖-固比38.7% ~ 82.7%。鲜竹沥(干馏、烧制法)样品糖-固占比与鲜竹提取液差异显著(p < 0.05)。结论:本研究证明总糖测定法可用于鲜竹沥质量评价。研究首次采用糖-固占比有效甄别法定工艺(烧制、干馏法)鲜竹沥和非法定工艺(水提取法)制备的鲜竹提取液,表明糖类是鉴别鲜竹沥的潜在标志物。上述结果可为鲜竹沥炮制工艺规范和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2.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ar utaecarpa(Juss.)Benth.vat.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vod/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相似文献   
23.
野木瓜茎枝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野木瓜茎枝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木瓜茎枝中分离得到11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野木瓜苷YM30(1),野木瓜苷YM23(2),野木瓜苷YM12(3),野木瓜苷YM14(4),野木瓜苷YM25(5),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30-降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6),野木瓜苷YM8(7),3β,20α,24-三羟基-29-降齐墩果-12-烯-28-羧酸-23-O-β-D-吡喃葡萄糖苷(8),3β,20α,24-三羟基-29-降齐墩果-12-烯-28-羧酸-23-O-β-D-吡喃海藻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9),3-O-β-D-吡喃木糖基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10),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8~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4.
抗病毒分散片是<卫生部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二册抗病毒口服液的剂改品种,由板蓝根、连翘、石膏、知母、芦根、地黄、广藿香、石菖蒲、郁金九味药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感冒风热,温病发热,肺卫热盛证,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尿赤;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相似文献   
25.
熊磊  付辉政  鄢庆伟 《中草药》2017,48(21):4375-4380
目的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枯饼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MPLC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油茶枯饼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15α,16α,22α,28-五羟基-22-O-当归酰基-齐墩果-12-烯-3-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基(1→2)-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1)、gordonoside R(2)、gordonoside Q(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油茶皂苷Ab,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油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肤痒片中山柰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4%磷酸溶液(58∶4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7 nm。结果:山柰素在(0.041~0.4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9.1%和1.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7.
HPLC—ELSD法测定抗病毒分散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HPLC-ELSD法测定抗病毒分散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6:14),ELSD飘移管温度88℃,载气流速2.0 mL·min~(-1)。结果薯蓣皂苷元在2.48~1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2%和0.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8.
29.
悬钩子属植物种类丰富、用途广泛、功效多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悬钩子属植物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如萜类、黄酮类、鞣质、甾体类等,并且生物活性多样,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菌、调血糖、调血脂等作用。其中,萜类是悬钩子属植物能发挥多种功效的主要成分之一。总结了悬钩子属植物二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以期为悬钩子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白术饮片的总体质量状况。方法:采用法定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白术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共抽取248批次白术饮片,按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为96.0%,不合格率为4.0%;不合格项目为二氧化硫残留量和色度,不合格原因为过度硫熏和炮制过度。按探索性研究方法检验,合格率为37.1%,不合格率高达62.9%,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各产地白术一致性差、指标成分不达标、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农药以及重金属超标等。结论:综合法定检验和探索性研究结果,白术饮片总体质量状况评价为“一般”,建议对白术进行规范化种植,完善提高白术饮片现行质量标准,并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