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5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影响大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对近5a我院576例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各部位大肠癌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腹痛在青年组中发生频率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x~2=7.20,P<0.05);消瘦在老年组中发生频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x~2=9.64,P<0.05).与中年组和老年组相比青年组黏液腺癌发生率高(x~2=43.71,P<0.05),老年组高分化癌发生率高(x~2=8.06,P<0.05).青年组淋巴结转移率较老年组高(x~2=4.47,P<0.05).总体5a生存率为61.79%±5.48%;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5a生存率分别为43.64%±21.24%.87.16%±5.44%和53.79%±6.69%,3组间差异显著(P<0.05).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是否根治性手术.结论:青年大肠癌患者腹痛多见,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常见,预后差.老年患者消瘦多见,癌肿分化好,预后较好.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有年龄、Dukes分期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胰腺炎(CP)的临床特点,各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以提高对CP的诊治水平.方法 以1987年桂林慢性胰腺炎会议提出的CP诊断标准评定所收集的1992年2月~ 2004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C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estic回归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对诊断的提示意义,用χ2检验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敏感性.结果 一共收集到165例患者,其中符合诊断标准的有131例,男性97例,女性34例(男女比例为2.85:1),平均年龄49.4岁.腹痛为主要症状,与CP诊断相关.BT-PABA实验及其纠正实验敏感性为94.4%.腹平片检查敏感性为62.5%,B超69.1%,CT 88.3%,MR 83.9%,ERCP 86.4%.CT、MR、ERCP优于腹平片和B超(P = 0.010,0.035).但三者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P的临床症状主要以腹痛为主,不具有特异性,诊断应该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苏后综合征(PRS)的死亡危险因素,利用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对PRS的预后进行预测,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7年来确诊的63例PR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复苏后30 d时的预后情况分组,生存组24例,死亡组39例,基于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统计分析,进而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及Fisher判别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自主呼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原时间、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格拉斯哥评分、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衰竭器官数目等9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衰竭器官数目、消化道出血、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为PRS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根据4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Fisher判别函数总判别正确率为92.1%。[结论]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衰竭器官数目、消化道出血、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为PRS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判别函数可较准确地预测PRS预后,积极处理可干预的死亡危险因素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杀伤效应及其规律.方法 以Biolitec PDT 6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为光源,用不同浓度的血卟啉衍生物Photosan(0.5、1、2、4 mg/L)作为光敏剂孵育PANC1细胞8 h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1、5、10 J/cm~2)630nm激光照射,用MTT法测定PDT后各组的A_(492)值,以流式细胞仪测定10 J/cm2光照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不加光敏剂Photosan或不进行光照,对细胞均无杀伤效应;添加1 mg/LPhotosan时,10 J/cm~2 的光照对细胞产生杀伤效应(0.140±0.013对0.213±0.008,P<0.05);添加2 mg/L Photosan时,5 J/cm~2 和10 J/cm~2 的光照对细胞产生杀伤效应(0.081±0.024和0.049±0.013对0.211±0.031,P<0.05和P<0.01);添加4 mg/L Photosan时,所有光照剂量均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但5 J/cm~2与10 J/cm~2光照对细胞的杀伤效应无显著差异.用10J/cm~2光照,0、2、4mg/LPhotosan时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8±1.8)%、(40.9±1.6)%、(62.5±2.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给予光敏剂或光照对PANC1均不产生PDT效应.光敏剂达到一定浓度,光照达到一定剂量后,PDT效应随其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中COX-2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89例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COX-2蛋白的表达,分析COX-2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变长度、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鳞癌分化程度的关系。并对其中81例有随访资料者,分析COX-2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COX-2呈阳性表达率为94.38%(84/89),且着色较深,正常食管组COX-2呈阳性表达率为60%(12/20),着色浅。食管癌中,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鳞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COX-2的表达逐步增强(P<0.05)。COX-2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大小、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无相关(P>0.05)。COX-2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前者生存时间较后者为长(P<0.01)。结论: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粘膜。肿瘤浸润越深、鳞癌分化程度越低,COX-2的表达越强;COX-2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长度、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均无关。COX-2的表达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预后相关,COX-2呈低表达者的生存时间比COX-2高表达者长。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氯沙坦降低肾小球性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氯沙坦降低肾小球性蛋白尿的作用 ,探讨氯沙坦治疗蛋白尿的临床合理剂量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临床观察采用开放实验自身对照的方法 ,对三组肾病性蛋白尿的患者分别服用常规剂量 (5 0mg/d) ,两倍剂量 (10 0mg/d) ,三倍剂量氯沙坦 (15 0mg/d) 8周的患者进行血Cr、BUN、UA及 2 4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 :氯沙坦能有效降低肾小球性蛋白尿 ,三组治疗前后 2 4h尿蛋白定量均数比较及组间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氯沙坦对肾小球疾病引起蛋白尿有治疗作用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着氯沙坦剂量的增加降低蛋白尿的作用也增强  相似文献   
17.
林张世能  于钟苏红 《新医学》2005,36(10):589-589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5岁2004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阵发性隐痛,于大便后缓解.每日大便3~10次,为黄包稀水便,量较少,无黏液、脓血.曾在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弥漫性胃癌待排除”。行结肠镜检查提示“弥漫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待排除”。患者起病以来出现脱发、指(趾)甲脱落,体重下降约10kg,  相似文献   
18.
姚亚奔  占俊  于钟 《中国药师》2007,10(11):1085-1087
目的:探讨药物引起大鼠急性肝细胞型肝损伤和急性肝内淤胆型肝损伤的特点。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和氯丙嗪组。用氟丙嗪、对乙酰氨基酚分别建立急性肝内淤胆型肝损伤和急性肝细胞型肝损伤大鼠模型,计算各组R值(R=ALT超过正常值的倍数/ALP超过正常值的倍数),检测各组大鼠的肝脏生化,观察各组大鼠的肝脏病理。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组:R_(对乙酰氨基酚组)=6.48±2.37(n=20),AST、ALT高于对照组5.34倍(P<0.05);肝脏病理改变为肝小叶中央实质细胞点状及灶性坏死。氯丙嗪组:R_(氯丙嗪组)=1.12±1.05(n=17),ALP、TBA高于对照组2.56倍(P<0.05);肝脏病理改变为肝实质细胞坏死不明显,但电镜下毛细胆管改变可见。结论:急性肝细胞型肝损伤以肝实质细胞的坏死表现为主;急性肝内淤胆型肝损伤以胆管系统损害和胆汁淤积为主,肝实质细胞坏死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1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oxp3+Tregs及PD1的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及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和PD1表达增加,PD1表达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两者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如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均无关,以上指标表达阳性者总体生存率低(P0.05),预后差。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与PD1+TILs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Foxp3+Tregs和PD1+TILs共同表达,二者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四肢的毁损性伤日见增多。我们自1984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截肢伤者76例,由于加强了术后的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