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谷氨酸(Glutamic acid)诱导的小鼠神经毒性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接受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4.0g/kg)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给药10日。第11天起,治疗组分别接受左归丸(1.0,2.0,4.0 g/kg,ig),之后通过小鼠的行为学实验、脑海马组织病理学和脑组织抗氧化指标检测,分析MSG所引起的功能和形态学上的变化以及左归丸的可能的保护作用。结果:左归丸显著修复MSG对小鼠行为、脑海马组织病理的不良影响,明显升高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而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结论:左归丸对MSG诱导的小鼠神经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小鼠抗氧化指标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2.
土贝母皂苷对HL-60细胞周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土贝母皂苷(下称皂苷)作用于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研究皂苷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蛋白印迹免疫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相关基因bcl-2、cdc2和cyclinB1表达的变化。结果:15μmol/L皂苷作用24h可将HL-60细胞阻滞于G2/M期.进而诱导凋亡,流式细胞仪捡测肿瘤细胞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小峰”。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周期蛋白cyclinB1表达降低.而cdc2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皂苷导致HL-60细胞G2-M期阻滞,进而诱导凋亡;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与降低cyclinB1蛋白水平有关。而凋亡的诱导与bcl-2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23.
土贝母苷甲诱导HeLa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土贝母苷甲 (下称苷甲 )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探索它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苷甲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采用流式细胞术 ,光学、荧光和电子显微镜 ,以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和分析苷甲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苷甲对HeLa细胞的生长有强抑制作用 ,其 2 4、4 8和 72h的IC50 值分别为 35 .7,2 3.6 ,17.4 μmol·L-1。在苷甲的作用下 ,细胞周期阻滞在G2 M期 ,细胞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都出现了细胞凋亡的典型证据。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揭示bcl 2下调 ,bax过表达。结论 :苷甲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在苷甲的抗肿瘤效果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而苷甲诱导的细胞凋亡与bcl 2的下调及bax的过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用盐新和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的胎儿甲种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血清,再分离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并以之制备免疫吸附柱来分离和纯化胎儿甲种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这种方法具有下述优点:1)作为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腹水法或组织培养法大量生产;2)专一性更强,可以分离出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5.
土贝母苷甲是首先在中国从土贝母中分离出的一种三萜皂苷,本文研究了它对人免疫缺陷病毒核心蛋白p24的产生和人免疫缺陷病毒介导的细胞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贝母苷甲既抑制p24的产生,也抑制细胞病变,其中位有效浓度(EC_(50)分别为24.1和22.9 μg·ml~(-1),土贝母苷甲也有效地中和另外2种分离株(HTLⅤ-Ⅲ_(RF)和HTLⅤ-Ⅲ_(MN)的感染,因此,土贝母苷甲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26.
<正> 第七届国际免疫学学术会议于1989年7月30日~8月5日在西柏林召开。与会学者近8000人,我省中医药研究院生物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于立坚同志应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土贝母苷甲(tubeimoside 1,苷甲)对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株(CNE-2Z)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自显影、液闪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MAPK的活性.结果 三种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表明,苷甲有快速激活MAPK的效果.结论 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苷甲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8.
<正> 转移因子因其具备无毒、安全、制备较易,便于使用等优点,对某些难以控制甚至危及生命的慢性感染和免疫缺损症患者又有明显效果,肿瘤临床初步试用结果也令人颇受鼓舞,所以,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从Lawrence用透析方法制备和命名转移因子迄今近二十年,但受到人们普遍重视和研究还不到十年。1940年Lansteiner和Chase首次用活的白细胞在豚鼠身上成功地传递了用血清  相似文献   
29.
二、棒状杆菌1958年人们发现短小棒状杆菌不仅能引起网状内皮系的可逆性增生,同时还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随后的研究证实短小棒状杆菌能够增强动物对肿瘤的抵抗力,对人类肿瘤也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0.
先用半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球蛋白,再用辛酸进一步沉淀球蛋白中共沉的非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最后通过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IgG和I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