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2篇
内科学   276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46篇
  6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正>蓝痣是真皮黑色素细胞形成的良性肿瘤,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可以分为普通型蓝痣、细胞型蓝痣和联合型蓝痣。普通型蓝痣生长缓慢,不会恶变,而细胞型蓝痣恶变率较高。联合型蓝痣(普通蓝痣并发皮内痣)包绕神经的案例临床上较为罕见,国内外较少报道。考虑其有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予手术切除,并随访观察。本文报道一例联合型蓝痣包绕神经案例,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72.
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动态纹及肌肉肥大的改善等.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其他生物学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如其他亚型肉毒毒素制剂和外用剂型等)以及其他皮肤病的治疗.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对肉毒毒素新产品及其在皮肤科中的新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3.
辅酶 Q(CoQ)是一类脂溶性醌,广泛存在于生物界,故称为泛醌。据近年研究,在实验性心肌缺血,阿霉索引起的心肌病变,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肌内 CoQ_(10)的含量较正常为低。CoQ_(10)是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的一个组分,在电子传递系统中位于 NADH 脱氢酶(Complex Ⅰ)或琥珀酸脱氢酶(Complex Ⅱ)两个黄索蛋白与细胞色素 b—C_1复合物(Complex Ⅲ)之间,CoQ 为电子传递系统中的递氢体,是生成ATP 的必需成份。CoQ 缺乏时使得电子传  相似文献   
74.
牛磺酸对大鼠培养心肌细胞钙转运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鼠培养心肌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采用45Ca示踪技术,直接进行心肌肌浆网、线粒体钙转运功能的测定,同时观察牛磺酸对心肌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牛磺酸能显著改善心肌肌浆网、线粒体钙转运功能,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慢型克山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0例慢型克山病人进行检查。结果:慢型克山病的超声特点是:(1)各心腔普遍增大,以左心腔为主;(2)室壁运动乐漫性减弱;(2)多瓣口返流;(4)心室收缩和舒适功能均降低。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简便,准确地为慢型克山病提高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苏木水提物对心脏异位移植大鼠血清IL-4与IL-10水平的影响,探讨苏木水提物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腹腔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术,受体来源于SD大鼠,供体Wistar大鼠。实验分为苏木水提物大、小剂量(生药37.5、25.0 g/kg)组,环孢素A(5.0 mg/kg)组,苏木(25.0 g/kg) 环孢素A(2.5 g/kg)组,对照组(移植心脏但不给药)。术前2 d给药,术后3、7 d采血测定血清IL-4、IL-10水平,取大鼠心脏观察移植心脏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苏木仅在术后3 d时,能减轻心脏的排斥反应(t=3.006,P<0.01)。苏木 环孢素A合用,术后3 d和7 d时,都能降低心脏的排斥反应(t=3.009,P<0.01:t=2.524.P<0.05),同时血清IL-4低于对照组(t=2.192,P<0.05;t=2.997,P<0.01)。苏木大剂量组血清IL-4仅是在7 d时,较对照组降低(t=2.988,P<0.05)。与对照组相比,环孢素A组和苏木小剂量组在术后7 d时,血清IL-10水平升高(t=2.198、t=2.173,P<0.05),苏木大剂量组仅在术后3 d时IL-10升高(t=2.203,P<0.05);结论苏木水提物可降低心脏移植后血清IL-4水平,升高移植后血清IL-10的水平,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心脏移植后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青风藤醇提取物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受体外周血IL-2、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同种异位腹腔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3组,每组10只.醇提组给予青风藤醇提取物2.5 ml/kg(相当于29g生药/kg体重),每日1次灌胃;环孢素组给予环孢素A口服液1.5mg/kg,每日1次灌胃;对照组不应用免疫抑制剂.术后第10天取移植心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依据Stanford标准进行排斥程度分级.ELISA检测受体外周血IL-2、IL-10水平.结果 排斥程度分级,醇提组(2.8±0.75)级和环孢素组(1.3±0.46)级低于对照组(3.7±0.46)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醇提组高于环孢素组.外周血IL-2水平醇提组(84.16±6.47)pg/ml和环孢素组(56.47±6.40) pg/ml低于对照组(94.36±10.14)pg/ml,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0水平醇提组(80.28±10.56)pg/ml和环孢素组(92.71±9.05)pg/ml高于对照组(56.41±12.13)pg/m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风藤醇提取物有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作用;可降低受体外周血IL-2水平,升高IL-10水平.  相似文献   
78.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理论的不断发展, 技术的不断成熟, 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成像技术能够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特点, 评价介入治疗效果, 成为心血管介入研究领域的焦点。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剂的充盈程度评估冠状动脉狭窄, 因投射角度的影响而存在盲区, 同时因斑块的形态、位置、血管重塑等因素影响, 可能会低估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 且无法评估管腔内部结构, 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 尤其是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的快速发展, 促使冠状动脉管腔可视化, 同时推动冠心病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 改变了心肌梗死"一刀切"的治疗策略, 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9.
目前,缺血性心脏病仍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最终通路。斑块破裂长期以来被认为引起了绝大多数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但目前的证据显示,这样的看法不仅片面,还掩盖了其他能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对应的治疗策略[1]。无论是之前针对心脏性猝死的病理学研究,还是新兴的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研究,斑块侵蚀作为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第二大原因,其独特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都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针对基于斑块侵蚀的ACS治疗策略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以为ACS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目前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未来10年内,我国ACS患病及死亡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尽管临床上采取积极的药物及冠状动脉介入等干预治疗策略,但我国城乡居民ACS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1]。目前ACS诊断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常规以冠状动脉造影来判定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评估治疗效果,但造影获取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最大的缺陷是无法确定ACS前期病变,即易损斑块的特征性信息。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成分以及结构特性决定其危险度,且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2]。既往研究认为,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冠状动脉血管轻、中度狭窄时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与高度狭窄并无明显差别,而易损斑块的破裂及血栓形成才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4-5]。因此,冠状动脉造影并不能精准评估ACS罪犯斑块特征、危险程度及预后,亦无法实现易损斑块的早期精准干预和指导制订个体化精准治疗策略。因此,亟需具有足够分辨率和精准度的腔内影像学技术来实现ACS斑块形态学特征的在体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