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35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坎地沙坦酯的含量。方法采用ODS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体积比 80∶2 0 ,磷酸调节 pH值至 3 2 ) ,在波长2 5 2nm检测。结果测定了坎地沙坦酯的含量 ,平均含量为 99 4 % (RSD =0 4 0 % ,n =3) ;样品进样量在 0 5~ 2 5 μg内 ,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 :A =-1 0 4 5 + 92 772W ,r =0 9999。结论本测定方法灵敏、准确 ,重现性好 ,适用于坎地沙坦酯及其制剂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82.
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基因组DNA的提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基因组DNA的完整性及其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方法对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吸光度测定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白花蛇舌草的不同部位中完整基因组DNA的含量不同,而且其DNA指纹图谱也不一致.结论提取出完整的DNA是使下一步工作有意义的前提.  相似文献   
8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1%冰醋酸溶液为阿魏酸对照品的溶剂,40%甲醇溶液为样品溶剂,固定相为 Bate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甲氢呋喃(30∶70∶1);检测波长320 nm.结果:阿魏酸在3.05~30.5 μ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DS 为1.07%(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当归药材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84.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主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等作用。栀子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京尼平苷(geniposide,栀子苷)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京尼平苷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铅盐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中性氧化铝除杂质法等。本实验根据京尼平苷的理化特性,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醋酸乙酯-丙酮重结晶纯化,制备京尼平苷单体,并采用HPLC法对各产地栀子药材中京尼平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为栀子的深入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5.
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 Ampelopsisgrossedentata ( Hand.- Mazz.) W. T. Wang的嫩茎叶经传统加工揉制、干燥而成[1] 。该植物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福建等省区 [2 ]。其主要成分为双氢杨梅黄素 ( DIH)和杨梅黄素 ( MYR) [3 ]。DIH具有明显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和高 K+所致的兔胸主动脉条收缩反应及钙拮抗作用 ,且毒性很低[4,5] ,并有祛痰止咳 ,降血脂和保肝等作用 [6] 。 MYR有抗菌、抗癌、止咳、祛痰、利尿等作用 [7]。目前已报道的该药材中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 [8]和分…  相似文献   
86.
目的对通经草叶中的特征成分粉背蕨酸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并采用HPLC法对通经草叶中粉背蕨酸的含量进行首次测定。方法色谱柱为Betasil-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为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85∶15),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1,室温,采用外标法测定。结果粉背蕨酸质量浓度在2.475~49.5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方法精密度(RSD)为1.6%(n=6),加样回收率为98.2%~100.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通经草叶中粉背蕨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7.
本文采用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以二次正交多项式(j=2),波长点数N=6,波长间隔△λ=4nm,中间波长λm=266.4nm,测定复方头孢氨苄胶囊中头孢氨苄的含量.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6%,n=9),与现行药品标准方法比较,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95).  相似文献   
88.
SPECT/CT骨显像鉴别诊断脊柱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骨显像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84例脊柱骨病患者,行^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同时获得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骨CT图像以及后两者的融合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生和1名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4种图像的印象诊断与最后诊断符合者,判定为“符合“;病变性质待定或印象诊断与最后诊断不一致,判定为“不符合“。结果: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骨CT以及融合图像对29例骨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1.7%、93.1%、89.7%和100%,对55例良性骨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2.7%、60.0%、92.7%和94.5%。示SPECT/CT骨显像解决了常规骨显像对阳性病灶精确解剖定位难的问题;明显改善了对骨良性病变的诊断能力,降低了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假阳性率;对诊断骨转移的类型,如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有一定的价值;当断层骨显像与骨CT结果不一致时,两者信息互补,有助于对骨病的正确诊断。结论:SPECT/CT骨显像对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治疗各种类型脑积水最常用的方法,而分流管梗阻或引流不畅是分流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情况下,依靠临床表现、单纯挤压或穿刺贮液阀囊并不能确定分流管的通畅程度,因此寻求一种实用的检查分流管功能状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盐酸度洛西汀颗粒粒径的远程、快速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为盐酸度洛西汀片剂生产提供实时监测系统。方法:采集车间生产的多批次盐酸度洛西汀颗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使用激光粒度仪测定颗粒样品参考值。选择使用原光谱、光程恒定的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5 550.00~7 400.00 cm-1,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颗粒粒径定量模型。使用建立的模型预测不同批次的独立样品集,并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所建模型的校正误差均方根为0.005 9,相关系数rc为0.965 7,预测误差均方根为0.007 3,相关系数rp为0.946 5,验证集标准偏差与预测标准偏差的比值为3.85。结论:建立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盐酸度洛西汀颗粒粒径定量模型可即时、准确预测颗粒粒径,为在线实时监测制剂粒径提供了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