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利用半规管切除技术,对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RSA)进行改良,形成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ERSA),研究ERSA能否改善对中颅窝、上斜坡、三叉神经的显露.材料成人颅骨标本10例,福尔马林固定尸头标本15例,新鲜头颅标本3例.方法 先行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磨除内耳孔上结节、岩尖,测量三叉神经、中颅窝、上斜坡的显露范围.再行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向侧方将岩骨上方的骨性结构切除,显露并阻塞上、后半规管和总脚,然后切除上、后半规管,再测量三叉神经、中颅窝、上斜坡的显露范围.结果 中颅窝的显露范围RSA为(144±34)mm2,ERSA为(487.2±37.2)mm2.上斜坡显露的范围RSA为(90.3±16.7)mm2,ERSA为(93.4±15.1)mm2.三叉神经的显露范围RSA显露Meckel腔内的三叉神经,ERSA扩大到半月神经节及其分叉.三叉神经的显露长度RSA为(9.1±0.7)mm,ERSA为(13.1±0.7)mm.结论 和RSA相比,ERSA可进一步扩大显露中颅窝,可扩大显露三叉神经到Meckel腔内的半月神经节,但上斜坡显露范围扩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2.
眶尖区经颅前侧方手术入路相关的显微解剖和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眶尖区经颅前侧方手术入路相关结构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为手术入路的研究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数据。方法 利用1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共20侧,15例头颅干标本共30侧,对眶尖区前侧方手术入路相关解剖标志进行了详细地显微解剖、观察、拍摄、测量和统计。成人尸头行头颅CT三维断层扫描+颅底重建。结果 经颅手术入路相关骨性标志的解剖测量与影像测量距离的均数差值在0.10~4.45mm之间,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解剖和影像测量前床突两者的长、宽、厚,均数差值在0.02~0.51mm之间,两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解剖测量与影像测量的数值非常接近,影像测量对观察某一部位及其病变、选择手术入路有重要临床意义。但目前存在许多未明确之处,现阶段的测量值只能为临床医师进行手术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研究骨髓基质细胞(MSCs)与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探索MSCs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MSCs和Wistar乳鼠海马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并将两种细胞共培养,然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状态,扫描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对照组为单一的MSCs与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共培养后第6天的MSCs、星形胶质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存活状态良好;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可见明显的微绒毛、长突起、丝状伪足,其周围及表面聚集大量的MSCs,二者关系密切,部分MSCs呈典型的神经元样外观,并与星形胶质细胞有类突触样结构形成.结论①MSCs与星形胶质细胞能够在体外相互促进生长;②星形胶质细胞具有调控神经元分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4.
垂体卒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垂体卒中是由垂体腺瘤突然出血或梗死所引起的,以突发头痛、视觉障碍、眼外肌麻痹和意识障碍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肿瘤的扩展造成对周围结构的压迫所致.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神经功能障碍、昏迷、甚至死亡.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将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永久性失明、昏迷或死亡.一旦诊断为垂体卒中,应立即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和紧急手术减压,均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1~3].垂体卒中也可以表现为亚急性的,临床过程进展缓慢,可从数天至数周[4].大多数暴发性卒中,如果不立即进行手术减压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可导致患者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老年颅咽管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总结此类患者垂体功能低下的特点,为手术前后激素替代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例60岁以上颅咽管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治疗前以垂体功能低下为突出表现及以此就诊的比例分别为12.5%(2/16)、6.25% (1/16),术前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内分泌功能低下的比例为93.8%.所有患者手术后短期内激素功能下降到低点,血清皮质醇、甲状腺素水平低下和尿崩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术前.但内分泌功能达到低点后尚可改善,随访时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1例(6.25%),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9例存在永久垂体功能低下,其中初次手术后永久性功能低下占77.8% (7/9),再次手术后比例为100%(2例).结论 老年颅咽管瘤患者治疗前内分泌功能低下较为常见,但被严重低估,术后继发内分泌功能紊乱较术前更为常见,特别是复发者,加强监测评估、及早给予激素替代治疗,对减少手术风险、改善老年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患者女,61岁.因头痛伴视力渐进性下降6年,加重1个月就诊.门诊以.颅咽管瘤"收入院.查体:双眼视力0.6,双眼颞侧偏盲;激素水平:卵胞刺激素(FSH):67.6U/L.CT示鞍区有一略高密度占位.MRI示鞍内鞍上可见3cm x4cm大小异常信号影,T1WI呈略等信号,边界清楚,视神经受压明显,T2WI以高信号为主,无明显水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和方法.方法 收集147例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和生长方向不同,分别选择额下入路、翼点人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入路、远外侧入路等予以显微手术切除,对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Simpson Ⅰ、Ⅱ级切除112例,Ⅲ级32例,Ⅳ级3例.1例术后颅内感染.30例脑神经功能较术前改善,25例脑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 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显微手术操作能提高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和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8.
Labbe''s静脉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Labbe’s静脉的形态及其与横窦的关系,指导临床手术。方法对20具经血管内灌注染料的成人尸头,行颞下-乙状窦后-枕下联合开颅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两侧40例Labbe’s静脉的形态、到达横窦的位置、距离与夹角,横窦断面与Labbe’s静脉点的关系。结果Labbe’s静脉表现为单干型,双干型,烛台型,静脉窦或多干型。65%进入到横窦的上壁,25%进入到外侧壁,10%进入到内侧壁。与横窦的夹角,50%为锐角,30%为直角,20%为钝角。与横窦-乙状窦交汇点的平均距离为左侧2.6±1.3cm,右侧2.2±1.1cm。结论Labbe’s静脉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了解不同形态对指导临床手术有重要意义;Labbe’s静脉进入到横窦外侧壁、与横窦呈直角、单干型或烛台型较易损伤。  相似文献   
109.
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IGPs)临床上发病率较低,肿瘤的发生是单克隆起源的,其生物学特性决定了肿瘤在临床上呈明显侵袭性生长.临床上中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多见,占位效应明显.IGPs的治疗较复杂,肿瘤细胞对高选择性多巴胺-2受体具有高反应性,可使75%病人血清泌乳素水平正常化和肿瘤体积缩小;单纯手术治疗不作为首选,常需辅以药物和放射治疗;基因治疗亦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本文就其发病原因、生物学行为、临床特征和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VCAM-1 siRNA on VCAM-1 protein expression and restenosis follow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rats. Methods Lentivirus-based VCAM-1 siRNA was constructed and its efficacy of blocking VCAM-1 protein expression in endothelial cells and carotids was identified by Western blot.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nd morphometric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restenosis. Results VCAM-1 siRNA decreas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VCAM-1 in cultured endothelial cells and carotids. Treatment of VCAM-I siRNA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estenosis and manifested as an increased blood velocity and linear diameter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siRNA (P < 0. 05) . Morpho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intima to media area (I/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EA group (3.99 ± 0. 65) versus sham-operated group (0. 35 ± 0. 13) (P < 0. 05). Furthermore, VCAM-1 siRNA resulted in an evident decrease in the neointimal area (1.79 ± 0. 43)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siRNA (4. 33 ± 0. 59) (P < 0. 05). Conclusion VCAM-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hogenesis of restenosis aft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 VCAM-1 siRNA blocks VCAM-1 protein expression and alleviates the restenosis follow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ra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