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ECV304细胞,设正常对照组、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浓度(200mg/L)组、中浓度(20mg/L)组、低浓度(2mg/L)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实验组细胞PCNA的表达,并计算细胞阳性率为细胞增殖指数(PI);应用AO/EB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①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中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CV304细胞PCNA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指数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中高浓度组均能促进ECV304细胞凋亡.结论 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能够抑制ECV304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2.
总结在急诊科进行抢救的300例急危重病人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体会,包括穿刺前的宣教、选择合适的血管、严格无菌操作牢固的固定,体会到浅静脉留置针建立的静脉通道要穿刺及时,稳妥固定后能保证及时给药,提高转运检查途中的安全性,快速扩容,采集血标本,维持静脉通道,减少重复穿刺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疼痛,保证病人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小儿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68例静脉留置患儿随即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延长管后再用稀释肝素钠封管,管夹夹住近端,对照组用传统封管法即生理盐水封管,管夹不限制位置,观察并比较两组堵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堵管率为8.7%,对照组为22.6%,观察组发生Ⅱ级堵管2例,对照组16例,两组总堵管率和Ⅱ级堵管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联合肝素钠近端封管法较传统方法可明显降低堵管率,延长小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双突变共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或小样本研究陆续有报道,但其治疗策略尚无定论,尤其是靶向药物的选择.本文报告1例EGFR和ALK基因双突变共存男性肺腺癌病人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为该类病人的治疗提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川芎-天麻对硝酸甘油偏头痛大鼠硬脑膜血浆蛋白外渗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妥泰组、川芎-天麻组,每组各9只。模型组、妥泰组、川芎-天麻组大鼠在第7天灌胃后于玻璃箱中适应,0.5 h后进行腹腔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0.2 mL/100 g)建立偏头痛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0.2 mL/100 g)。大鼠麻醉后经颈外静脉注入2%伊文思蓝(5 mg/100 g,0.25 mL/100 g)。1 h后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心脏灌注300~350 mL,然后小心分离硬脑膜。封片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100倍镜下拍摄双侧硬脑膜血浆蛋白渗出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硬脑膜血浆蛋白外渗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妥泰组(P=0.031)和川芎-天麻组(P<0.001)硬脑膜血浆蛋白外渗明显降低,且川芎-天麻组优于妥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天麻可能通过降低血浆蛋白渗出缓解偏头痛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2018年湖南省中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对比省内不同地区各级别中医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解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方法 运用CCR模型与BCC模型对2018年湖南省中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评价,并对非DEA有效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CCR的松弛变量投影值分析。结果 湖南省中医医疗机构总体效率有效仅为6所,占总体的3.68%,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323,平均纯技术效率值为0.550,平均规模效率值为0.617,64.42%的中医医疗机构规模报酬递减。长株潭地区三级和二级中医医疗机构在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值上并不高于非长株潭地区同级中医医疗机构;长株潭地区一级、未定级的中医医疗机构在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值上高于非长株潭地区同级中医医疗机构。非DEA有效的中医医疗机构的投影分析结果显示,二级中医医疗机构冗余最多。结论 目前,湖南省中医医疗机构总体效率偏低,对投入资源的利用尚不充分。政府应适当调整投入结构,提高资源投入转化为服务产出的效率;同时需统筹区域卫生规划、更新管理观念、提高医疗技术,重点加强非长株潭地区二级、一级及未定级中医医疗机构的服...  相似文献   
107.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大鼠模型线粒体自噬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双侧侧脑室注射STZ构建AD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12 g·kg-1·d-1)、当归芍药散中剂量组(24 g·kg-1·d-1)、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36 g·kg-1·d-1)。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线粒体自噬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TEN诱导的激酶1 (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Parkin、LC3BⅠ/LC3BⅡ、p62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显著降低(P<0.01),PINK1、Parkin表达降低(P<0.05),而LC3BⅠ/LC3BⅡ、p62表达显...  相似文献   
108.
对于首次完全缓解(CR)、适合标准化疗的低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中外指南推荐中、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2~4个疗程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巩固治疗[1,2,3]。有研究显示, 细胞遗传学低危AML患者采用多个化疗药物联合的化疗方案和单一大剂量Ara-C比较, 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019年Ara-C全球供应不足, 米托蒽醌断药, 结合既往研究, 我中心制定改良IA"3+4"方案替代中剂量Ara-C(MD-Ara-C)作为AML缓解后巩固治疗方案。现回顾性分析本中心37例于2019年接受改良IA"3+4"方案巩固治疗2~4个疗程低危AML患者, 以81例2017-2018年接受MDAra-C方案患者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巩固治疗的疗效,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及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544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耳脓性分泌物,培养鉴定及检测药物敏感性。应用血清荚膜分型法对流感嗜血杆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544例耳脓性分泌物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392例,阳性率为72.1%,各年间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2,P =0.761)。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7.7%(148/392),其次是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26.3%(103/392)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15.1%(59/39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分为0~1岁、1~3岁、3~6岁、>6岁4个年龄段,各年龄段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37,P =0.001),其中0~1岁患儿病原菌阳性检出率最高。5年间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均>75%。除2016年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80%。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0.0%~57.1%,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为45%~80%。59株流感嗜血杆菌中49株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结论  2016~2020年5年内石家庄地区引起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这些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应定期监测本地区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梅毒检测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实验室采用的检测梅毒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变化。本文就VDRL、USR、RPR、TRUST、TPHA、TPPA、ELISA、金标法、FTA—ABS、WB、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PCR等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原理与优缺点做一个较全面的评述,藉此对各实验室选择适合的检测技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