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患者女,37岁,2006年9月12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出现心慌、乏力,经检查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8.06pmol/L(正常值3.6~6.0pmol/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33.19pmol/L(正常值9.0~22.5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01μU/L(0.34~5.60μU/L),甲状腺彩超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诊断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10mg每日2次,5d后出现全身红色皮疹,连及成片,灼热瘙痒,伴发热、咽痛、干咳。  相似文献   
32.
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肾阳虚型、心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等,介绍于世家教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是否具有抗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于正常糖浓度培养液 (5.5 mmol/L)、高糖培养液和高糖(33 mmol/L)+阿司匹林(0.01、0.1、1及3 mmol/L)培养液中培养48 h,观察细胞形态、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衰老细胞,PCR-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高糖培养液作用HUVEC 48 h后,细胞呈现衰老状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端粒酶活性明显减低,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S期显著减少,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增加。0.01、0.1和1 mmol/L阿司匹林作用后细胞形态改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端粒酶活性增强,S期细胞显著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P<0.05)。而3 mmol/L阿司匹林作用后与高糖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糖环境下阿司匹林(0.01、0.1和1 mmol/L)具有抗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34.
35.
糖末宁煎剂对DPN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糖末宁对DPN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并分析DPN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对临床 80例DPN血瘀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其中 5 0例予以糖末宁治疗 ,与 30例予以弥可保组进行对照 ,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显示 :糖末宁治疗DPN总有效率为 84 % ,并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从而进一步说明血液流变学为DPN血瘀证客观化提供了量化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根据相关文献,从中医药对山梨醇(SNS)、醛糖还原酶(AR)、Na+-K+-ATP+酶(Na+K+-ATPase)活力、糖基化终产物含量(AGEs)、血管内径、脂代谢、神经传导速度(NCV)等的影响,以及类似神经节苷酯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疗效具有说服力的客观指标尚缺少深入研究,疗效机理研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依从性.方法 93例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利拉鲁肽0.6 mg/d,逐渐加量至1.2 ~1.8 mg/d,于1,4,12,54周随访利拉鲁肽对体重、血糖、原治疗方案的影响,记录不良反应和停药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即有32.2%(29/90)的患者体重下降,治疗54周后8例患者体重由(86.50±11.66)kg降至(83.13±10.88)kg(t=3.32,P<0.05);治疗12周后43例患者1,4,12周体重与0周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利拉鲁肽注射3d后空腹和餐后血糖即明显下降(t分别为4.30、6.90,P均<0.01)并保持继续下降至12周(t分别为4.58、6.71,P均<0.01);在治疗12周后24例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胰岛素停用和减量者达83.3% (20/24),仅2例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发生轻微低血糖.主要不良反应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以厌食最为常见,在4周内全部缓解,恶心、腹泻于5d内消失.23.7%(22/93)的患者因费用原因停用利拉鲁肽,占68.2%(15/22).结论 利拉鲁肽具有良好和迅速的减重、降糖作用,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为一过性,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发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患者的骨密度值将其分为OP组、非O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C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非OP组比较,OP组年龄大,病程长,BMI低,空腹C肽水平低,尿微量白蛋白高,血钙、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回归分析显示:低BMI、空腹C肽、血AST、高尿微量白蛋白、年龄是伴发OP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胰岛功能差、低BMI、低AST、合并糖尿病肾病是T2DM伴发O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于世家教授在糖尿病腹泻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依证施治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估201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诊断标准与确定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寻找经
济、简便、快捷、准确的DPN诊断方法。方法对2014年4月~2014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
病患者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10 g尼龙丝、振动觉阈值、温度觉、针刺痛觉、踝反射检查,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Kappa值(k值)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临床诊断标准的诊断效能。结果151例病例中
符合DPN确定诊断标准106例(70.2%);符合DPN临床诊断标准86例(56.95%),临床诊断人数占确定诊断的人数的81.13%。
临床诊断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k值分别为80.19%、97.78%、98.84%、67.69%、77.97%和
0.69,与确定诊断标准呈中高度一致;压力觉的敏感度、一致性最差。5项检查方法中选取1、2、3、4、5项作为组合的ROC曲线下
面积(AUC)最大值分别为0.80、0.85、0.89、0.89、0.89。AUC值拐点出现在5项选取3项的组合中,其中温度觉+振动觉+踝反射
组合AUC值最高。结论201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临床诊断标准与确定诊断标准有良好的一致性,有临床症状或只有一
项体征阳性的患者在临床诊断阴性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结合可达到最大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