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2篇
  免费   985篇
  国内免费   417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203篇
基础医学   570篇
口腔科学   165篇
临床医学   2047篇
内科学   853篇
皮肤病学   109篇
神经病学   179篇
特种医学   4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88篇
综合类   3134篇
预防医学   1513篇
眼科学   145篇
药学   1466篇
  29篇
中国医学   1492篇
肿瘤学   488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657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817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利用丙型肝炎病毒(HCV)5’-端序列合成两对引物,建立了灵敏、特异的HCVRNA双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用此方法及第二代Abbott酶联抗-HCV检测试剂盒,检测了44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10名抗-HCV阴性健康人。在44例患者中,41例(93%)HCVRNA阳性,36例(82%)抗-HCV阳性,33例(75%)HCVRNA、抗-HCV全部阳性。3例HCVRNA阴性,但抗-HCV阳性,另外,有8例抗-HCV阴性,HCVRNA阳性。10名健康人HCVRNA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大部分(92%)抗-HCV阳性患者带有HCV,但为了检测所有病毒血症患者,抗-HCV检测是不够的,利用双扩增PCR方法检测HCVRNA对于抗-HCV阴性患者的诊断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和EB病毒原位感染特征,以提高对IM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对15例IM进行了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的研究.结果 (1)IM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中位年龄18岁),起病急,常有发热(12例),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多数在短期内痊愈.(2)病变以T区增生为主,斑驳状改变常见,细胞混杂,种类多样,可见B细胞分化谱(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免疫母细胞、浆样细胞、浆细胞),包膜不厚,间质不多.(3)病变中以CD3阳性的小T淋巴细胞为主,部分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表达CD20和CD30,信号强弱不等,散在分布.(4)所有病例都有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细胞,数量多少不一(10~100个/HPF),大中小淋巴细胞均可阳性,主要分布在T区,也见于套区、初级滤泡和生发中心内.结论 进一步确认了IM是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IM在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方面都具有特点,只有综合考虑这4方面的信息才能减少错误,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3.
细胞因子参与介导了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SOCS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通过JAK/STAT途径抑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的负性调控蛋白。目前SOCS家族成员中以SOCS1的研究最为深入。SOCS1的缺失会导致T细胞胸腺选择受阻,以IFNγ为主的多种细胞因子的过量分泌,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表达增加等等。因此,SOCS1的正常表达对于T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自身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免疫抑制性酸性蛋白(IAP)单克隆抗体(MI)对33例卵巢上皮性癌的免疫组化实验研究表明,MI_2识别的IAP亚型似主要由癌细胞产生,对卵巢癌细胞的选择性较强,可能做为诊断卵巢癌的一种标志物。实验结果表明阳性着柒率与卵巢癌类型,病理分级关系不显著,而柒色程度与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这对临床初步判定预后、估计复发、指导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改变、分析围生儿结局。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8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 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生儿危险增加,必须高度重视,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6.
尾加压素(UrotensinⅡ,UⅡ)是从硬骨鱼尾神经系统提纯的血管活性肽,通过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GPR14)参与多种生物学效应。人类UⅡ具有收缩血管,促进粥样硬化病变和胰岛素抵抗特性等特性,可能参与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机制中,现就UⅡ与子痫前期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驻极体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经皮给药的促透方法和技术发展迅速,有关物理学、化学、药剂学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都很多。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使经皮给药系统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给药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驻极体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透皮机理。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开始承建3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还组建了重大自然灾害先遣队和国际公共卫生队伍,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完成了多起国家卫生健康委交办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自然灾害救灾防病和重大活动保障任务。为梳理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工作机制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国际和国内卫生应急事件应对能力,开展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包括队伍建设基本情况、队伍管理与现场实践应对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与Apriori算法探索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选穴规律。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PSUI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R3.6.1进行集合可视化分析与Apriori算法分析针灸治疗PSUI的选穴规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2篇,针灸处方22个,涉及腧穴24个,腧穴出现总频次116次。其中,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腧穴归属以任脉为主;分布以腹部、下肢及骶部为主。集合可视化分析、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腧穴组合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是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结论:针灸治疗PSUI腧穴处方以温阳化气利水为主,重点应用特定穴,选穴以病变脏腑膀胱近部(腹部及骶尾部)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佐以下肢脾胃经腧穴,契合本病的病机及女子生理特点,运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有助于总结PSUI针灸处方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110.
总结周仲瑜教授运用阴阳调理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周仲瑜教授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肾中阴阳失衡。肾虚包括肾阴肾阳的亏虚,血瘀为胞宫气血瘀滞,治疗当以补肾祛瘀为基本治则。补肾重在滋补肾中真阴,温补肾中元阳,祛瘀意在温阳行气、活血化瘀。临床治疗上运用具有温通温补作用的灸疗,辨证选取腹部、背部施灸,自创阴阳调理灸,选取其中的温阳益肾灸、培元固本灸阴阳相配以温补肾气,调和肾中阴阳,达到治病求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