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256篇 |
免费 | 2086篇 |
国内免费 | 12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5篇 |
儿科学 | 367篇 |
妇产科学 | 370篇 |
基础医学 | 1624篇 |
口腔科学 | 484篇 |
临床医学 | 6324篇 |
内科学 | 3066篇 |
皮肤病学 | 474篇 |
神经病学 | 693篇 |
特种医学 | 140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9篇 |
外科学 | 2703篇 |
综合类 | 11938篇 |
预防医学 | 5540篇 |
眼科学 | 463篇 |
药学 | 4908篇 |
103篇 | |
中国医学 | 4752篇 |
肿瘤学 | 11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1篇 |
2023年 | 858篇 |
2022年 | 856篇 |
2021年 | 1166篇 |
2020年 | 1073篇 |
2019年 | 865篇 |
2018年 | 894篇 |
2017年 | 606篇 |
2016年 | 764篇 |
2015年 | 858篇 |
2014年 | 2061篇 |
2013年 | 1825篇 |
2012年 | 2054篇 |
2011年 | 2226篇 |
2010年 | 2079篇 |
2009年 | 1983篇 |
2008年 | 2019篇 |
2007年 | 2048篇 |
2006年 | 1972篇 |
2005年 | 2000篇 |
2004年 | 1883篇 |
2003年 | 1502篇 |
2002年 | 1229篇 |
2001年 | 1410篇 |
2000年 | 1319篇 |
1999年 | 1215篇 |
1998年 | 1025篇 |
1997年 | 1023篇 |
1996年 | 908篇 |
1995年 | 886篇 |
1994年 | 810篇 |
1993年 | 613篇 |
1992年 | 575篇 |
1991年 | 533篇 |
1990年 | 410篇 |
1989年 | 370篇 |
1988年 | 317篇 |
1987年 | 290篇 |
1986年 | 220篇 |
1985年 | 240篇 |
1984年 | 198篇 |
1983年 | 157篇 |
1982年 | 167篇 |
1981年 | 141篇 |
1980年 | 108篇 |
1979年 | 73篇 |
1978年 | 76篇 |
1977年 | 41篇 |
1975年 | 27篇 |
1965年 | 2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61.
目的探讨橙皮素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普通饮食组(NC)、动脉粥样硬化高脂饮食组(WD)、橙皮素高剂量(100 mg/kg)组(H-HES)、橙皮素低剂量(50 mg/kg)组(L-HES),各10只。采用灌胃方式给予橙皮素,根据每只小鼠体质量给予不同的剂量,12周后处死小鼠前眶静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apoE-/-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麻醉小鼠后左心室灌注多聚甲醛固定,主动脉树油红O染色观察斑块百分比,同时取材主动脉窦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斑块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WD组、H-HES组及L-HES组apoE-/-小鼠血清TC、TG、LDL-C浓度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5),且H-HES及L-HES组TC、TG、LDL-C的水平显著低于WD组(P<0.05)。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后,WD组的主动脉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非常显著,其主动脉树的AS斑块面积百分比为(0.1430±0.0604),而H-HES组、L-HES组的主动脉树AS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0404±0.0175)、(0.0252±0.0195),与WD组相比,H-HES组、L-HES组主动脉树AS病变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D组的主动脉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巨噬细胞浸润增加,经过橙皮素12周治疗后,H-HES和L-HES组主动脉窦斑块部位CD68巨噬细胞浸润减少(P<0.05)。WD组apoE-/-小鼠血清MCP-1和TNF-α的浓度分别为(807.33±122.46)、(9.87±1.75)μg/L高于H-HES及L-HES组的(365.83±66.31)、(6.34±0.65)μg/L及(405.74±46.21)、(9.48±0.8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橙皮素有明显的调脂降血脂作用,同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其主要通过抗炎发挥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962.
目的 评价CT导航系统在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应用效果和技术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 2014年1月利用导航技术行手术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18.4(11 ~ 38)岁.通过西门子术中滑轨40排CT扫描后将原始数据转送给配备的Brainlab导航系统,辅助术者完成椎弓根钉置入.结果 60例共置入椎弓根钉650根,胸椎570根(21根进行了修正),腰椎80根(无修正).总置钉准确率98.14%,胸椎97.89%,腰椎100%.结论 术中CT导航系统可以从各个角度实时显示准备置钉的椎弓根形态以及椎弓根钉前方组织,也可通过立体成像模块清晰显示进钉点与进钉角度,降低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对椎弓根各壁的破坏概率和术中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3.
目的:探讨丘疹性荨麻疹与粉尘螨过敏原的相关性。方法选用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对79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及18例正常健康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用磷酸组胺甘油生理盐水溶液为阳性对照,甘油生理盐水溶液为阴性对照。79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按年龄分为未成年组、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结果丘疹性荨麻疹组43例患者阳性,正常健康组3例阳性,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年组18例,9例患者阳性;青年组47例,27例患者阳性;中老年组14例,7例患者阳性,各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丘疹性荨麻疹与粉尘螨过敏原有一定相关性,但粉尘螨过敏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4.
目的观察口服多糖铁聚合物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今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规范血液透析,且目前贫血已纠正的32例患者,采用多糖铁聚合物联合RHEPO维持治疗肾性贫血的方法。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INF-α),并判定其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达标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9%。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数值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比较显示,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多糖铁联合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利于维持血红蛋白达标。 相似文献
96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症状及经颅超声多普勒技术(tramscranial doppler,TCD)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合天麻素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症状改善情况和TCD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痊显效率75%,对照组近期临床痊显效率3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速度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66.
967.
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是最近应用于临床的一种较新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自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 14例患者在我病区接受此种治疗的护理体会。术前监测睡眠呼吸情况 ,做好心理护理 ;术后加强呼吸系统的管理 ,指导开口训练、伤口护理 ,对疼痛施行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同时做好出院指导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探讨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联合病灶或/和致痫脑叶切除术对顽固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术前将临床、脑电图、神经影像学及SPECT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定位。取大骨瓣开颅,术中行皮层脑电(ECoG)监测。首先切除脑的结构性病灶,对颞叶癫痫,行较小范围的前颞叶切除以及颞叶内侧结构;对痫灶位于额极底面者,行额极切除。复查FCoG,对残余的痫样放电区域,不论是否位于重要功能区,均行MST直至术野内痫样波基本消失。术后继续服用抗痫药治疗2年方可考虑逐渐减量或停药。结果:本组67例无手术死亡和明显并发症。随访1—7年,有效率(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为91.0%,显效率(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为80.6%,效差或无效率为9.0%。术后复查脑电图多有明显改善。结论:在顽固性癫痫的治疗中,MST联合病灶或/和致痫脑叶切除,既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又能保留更多的脑功能。 相似文献
969.
目的调查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牙缺失情况相关调查表、口腔检查表对443例口腔科就诊的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443例老年人群中,存在牙缺失270(60.95%)例,75岁以上人群牙缺失比例最高为74.40%(93/125)。缺牙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7.78%(48/270)、12.59%(34/270)、35.56%(96/270)、7.41%(20/270)。性别、年龄、基础疾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口腔健康知识(刷牙时牙龈出血是否正常)、口腔健康行为(刷牙频率、牙线使用频率)是影响老年人群牙缺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牙缺失比例较高,口腔健康知识缺乏,口腔健康行为差。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除了分析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方面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影响,还可针对刷牙频率、牙线使用频率、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口腔健康行为进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