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67篇
  免费   2653篇
  国内免费   1579篇
耳鼻咽喉   245篇
儿科学   467篇
妇产科学   460篇
基础医学   2007篇
口腔科学   600篇
临床医学   7931篇
内科学   3830篇
皮肤病学   601篇
神经病学   864篇
特种医学   17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5篇
外科学   3352篇
综合类   14960篇
预防医学   6947篇
眼科学   593篇
药学   6143篇
  128篇
中国医学   5951篇
肿瘤学   1377篇
  2024年   516篇
  2023年   1055篇
  2022年   1105篇
  2021年   1469篇
  2020年   1352篇
  2019年   1074篇
  2018年   1134篇
  2017年   756篇
  2016年   977篇
  2015年   1061篇
  2014年   2583篇
  2013年   2306篇
  2012年   2585篇
  2011年   2766篇
  2010年   2592篇
  2009年   2496篇
  2008年   2548篇
  2007年   2552篇
  2006年   2463篇
  2005年   2452篇
  2004年   2347篇
  2003年   1888篇
  2002年   1527篇
  2001年   1744篇
  2000年   1685篇
  1999年   1527篇
  1998年   1287篇
  1997年   1269篇
  1996年   1133篇
  1995年   1108篇
  1994年   1023篇
  1993年   776篇
  1992年   727篇
  1991年   646篇
  1990年   516篇
  1989年   462篇
  1988年   400篇
  1987年   356篇
  1986年   266篇
  1985年   305篇
  1984年   241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203篇
  1981年   167篇
  1980年   132篇
  1979年   82篇
  1978年   89篇
  1977年   51篇
  1975年   32篇
  1959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942.
目的:发生于颈段椎管的神经鞘瘤可沿椎间孔向外生长,表现为颈椎内外交通性肿块,但多因早期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而就诊于神经外科。本文报告2例以颈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就诊于口腔颌面外科的颈椎内外交通性神经鞘瘤,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近期收治的2例以颈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内外交通性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随访,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与预后。结果:2例患者均以颈上部肿块为主要症状就诊,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内外交通性哑铃型肿块,采用颈后正中和颈外侧联合入路切除肿瘤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随访1a未见复发。结论:发生于颈椎的神经鞘瘤可表现为颈部肿块而脊髓压迫症状并不明显,详细的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具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943.
米格来宁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其主要成分为安替比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敏感物质的合成,起镇痛、消炎作用.近来有报道[1]发现,有些患者服用米格来宁后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2].现报道1例成功救治米格来宁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例.  相似文献   
944.
945.
触觉作为人体的重要感知觉之一,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然而,你是否知道触觉是不会自动发育完全的呢?宝宝皮肤敏感、抱着毛绒玩具不放等现象,都有可能是触觉发育不良的结果哦!  相似文献   
946.
朱学中 《药物与人》2014,(7):316-317
目的:浅谈医院常见不合理用药。方法:分析临床查房中关于抗生素及部分辅助用药的不合理使用。结果:医院过多的好药新药使临床费用增加,病人负担骄加重。结论:减少药物滥用可以减轻病人负担。  相似文献   
947.
在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根据高效度、可精确测量、高度可比的原则,建立了6个模块、23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可供研究型医院评价使用。  相似文献   
948.
据媒体报道,目前,一个4岁的男孩彤彤,趁家人不注意时,偷偷翻出奶奶的降压药,当成零食服下了六七粒。结果,不久后立马感觉到头晕、头痛,于是哭着喊着告诉奶奶“吃坏肚子了”。家人在了解情况后,紧急把他送往医院治疗。幸好抢救及时,才没能造成致命的危险。而事实上,临床上像这样“儿童误服药物”的案例还有很多。对此,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副主任医师沈志峰副教授建议,家长们不妨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给儿童用药加上一把“安全锁”。  相似文献   
949.
患者女,28岁,因被公交车撞倒,左下肢卷入车底而致左臀、会阴、左下肢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及大面积胫骨外露。患者及其家属拒绝行截肢术,在抗休克的同时于附近医院急诊行清创探查,左胫后动脉修补、左踝关节施氏针内固定、撕脱皮瓣原位缝合术。手术次日转诊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入时患者仍有休克表现,左臀部、左小腿前后侧及左大腿后侧原位缝合的皮瓣颜色紫黑(图1),有较多皮下积血,左小腿后侧约1%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皮肤缺损,肌肉外露(图2)。  相似文献   
950.
目的利用来自美国国立生物信息技术中心(NCBI)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癌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情况,为寻找癌和癌旁组织双边的抑癌靶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自NCBI-GEO数据库中OSCC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人口腔组织的基因芯片数据,分别计算得到前两者相对后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聚类与特定基因的通路分析。结果大部分差异基因为癌与癌旁所共有,其中多数基因的差异表达方向在两者中一致,少部分方向不一致。如WIF1基因在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但在癌旁组织中表达上调。这种差异表达行为的不同与基因的功能相关,因此,差异表达行为可能为抑癌靶标的发现提供线索。结论基因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行为与基因的功能相关,具有特定差异表达行为的基因可能成为潜在的抑癌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