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老年癫痫患者的睡眠期结构及睡眠中相关的事件等多项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特点.方法 分析41例老年癫痫患者(癫痫组)和33例无明确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老年人(对照组)的含16信道的脑电图视频PSG,进一步分析癫痫组和对照组的夜间睡眠期结构、睡眠的相关事件.结果 癫痫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非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包括颈性VEMP和眼性VEMP的特性研究,以探讨其对眩晕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7例对照组和33例BP-PV患者分别进行颈性VEMP、眼性VEMP检测,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各项检测数据的差异.结果:①病例组患耳的颈性VEMP、眼性VEMP异常率分别达到33%和36%;②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颈性VEMP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峰-峰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眼性VEMP各波潜伏期和峰-峰波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VEMP可以作为(BPPV)耳石器功能异常变化的客观量化评估指标,并对眩晕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病,治疗以药物为主,故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drugs ,AEDs)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包括传统A EDs和新一代 A EDs。癫痫和睡眠相互影响,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癫痫的控制,而A EDs在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也影响了睡眠结构,部分A ED s对睡眠障碍有治疗作用。因此,了解不同A ED s对睡眠的影响,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癫痫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AEDs。但研究AEDs对癫痫患者睡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困难,包括获得服药前基础数据的伦理学限制和诸如联合用药、药物浓度波动、不同年龄和合并症等限制,目前文献报道多数是小样本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存在互相矛盾的现象。本文将A EDs对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金水保肝灵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芍药苷的含量和总固物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金水保肝灵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提取2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0小时。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方法可行、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美德市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本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上报的263例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3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0类48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有121例(占46%);其次是中药注射剂38例(占14.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191例(占72.6%);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03例(占39.2%).结论 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 PCIV)患者前庭神经电生理和眼动功能的变化以探讨PCIV的前庭功能变化。 方法 对已经由临床和磁共振动脉成像或CT血管造影证实为PCIV的患者分别进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y, VNG)及前庭双温交替试验(alternate bithermal caloric test, BT) 等检查,并将各项检测数据与对照组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cVEMP, oVEMP的潜伏期及左侧峰间振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 照组cVEMP左右侧潜伏期差异分别为(t =11.4、9.55、 7.17和7.71, P<0.00)。左侧峰间振幅差异(t =3.07, P<0.00)。oVEMP左右侧潜伏期差异分别为(t =7.88、5.35、 7.58和6.39, P<0.00)。左侧峰间振幅差异为( t =2.33, P<0.00);右侧峰间振幅及双侧振幅差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VNG检查病例组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及视动试验的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扫视试验:χ2=7.35, P<0.01;平稳跟踪试验及视动试验: χ2=8.08, P<0.005)。病例组半规管轻瘫指数阳性率43%,对照组18%,两组半规管轻瘫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 P<0.05)。结论 VEMP主要检测前庭神经的电生理变化, VNG和BT注重于视眼动和视前庭功能检测,能够在神经体征和影像学变化出现前敏感检测出PCIV的前庭功能异常变化,对PCIV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与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就诊我院的绝经后iBPPV妇女作为iBPPV病例组,选取30例同期就诊于我院的骨质疏松绝经妇女作为骨质疏松病例组,选取28例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绝经后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个观察组分别检测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BMD),以最低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同时检测三个观察组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Ca、P、碱性磷酸酶(ALP)、骨合成标志物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和骨吸收标志物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 iBPPV病例组、骨质疏松病例组和对照组的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Ca、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1NP和β-CT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值与iBBPV的发生有关(P0.05),其余因素(Ca、P、ALP、P1NP和β-CTX)与iBBPV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绝经妇女iBPPV与BMD变化存在相关性,但未发现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代谢生物标志物有相关性,提示绝经妇女iBPPV的发病与骨代谢异常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对iBPPV诊断、治疗、预后评定和预防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客观地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多项睡眠网(PSG)表现。方法:采用UPDRS-III评分、HoehnYahr评分及用药调查表分别对28例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多巴胺能药物应用等情况进行评定和计算,并结合全夜可移动的同步视频多项睡眠网(V—PSG)监测进行分析比较各项睡眠结构、睡眠进程以及睡眠相关事件。结果:利用同步V-PSG并结合临床病史,发现28例PD患者中有14例(占50%)伴有RBD。PD伴RBD组的病程[(6.76±3.44)年]较PD不伴RBD组病程[(2.96±1.99)年]长,其Hoehn—Yahr评分为(3.21±0.89)、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1期(N1)百分比[(23.56%±13.64)%]、醒觉指数[(54.41±36.45)次/h]、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5.9次/h)较PD不伴RBD组的相应值[(2.21±0.80)、(11.47%±7.34)%、(26.55±17.25)次/h、1.5次/h]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患者间的UPDRS-III评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睡眠效率、N2、N3、REM睡眠期百分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例PD伴RBD患者中有3例(占21%)出现相关睡眠致伤。结论:同步V—PSG结合临床病史可以提高RBD诊断的准确性。PD伴RBD患者可影响部分睡眠结构,还可能存在相关睡眠致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客观地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多项睡眠图(PSG)表现.方法:采用UPDRS -Ⅲ评分、Hoehn -Yahr评分及用药调查表分别对28例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多巴胺能药物应用等情况进行评定和计算,并结合全夜可移动的同步视频多项睡眠图(V-PSG)监测进行分析比较各项睡眠结构、睡眠进程以及睡眠相关事件.结果:利用同步V-PSG并结合临床病史,发现28例PD患者中有14例(占50%)伴有RBD.PD伴RBD组的病程[(6.76±3.44)年]较PD不伴RBD组病程[(2.96±1.99)年]长,其Hoehn -Yahr评分为(3.21±0.89)、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1期(N1)百分比[(23.56%±13.64)%]、醒觉指数[(54.41±36.45)次/h]、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5.9次/h)较PD不伴RBD组的相应值[(2.21±0.80)、(11.47%±7.34)%、(26.55±17.25)次/h、1.5次/h]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患者间的UPDRS -Ⅲ评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睡眠效率、N2、N3、REM睡眠期百分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例PD伴RBD患者中有3例(占21%)出现相关睡眠致伤.结论:同步V-PSG结合临床病史可以提高RBD诊断的准确性.PD伴RBD患者可影响部分睡眠结构,还可能存在相关睡眠致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目前医院临床用药状况,认为医院药师参与查房对临床用药能起到重要作用,特别对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用药进行用药干预。方法对医院药师参与抗感染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数个典型病例进行用药分析。结果药师能极时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抗感染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纠正临床用药特别是抗感染药物不合理用药,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