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的特点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不良事件,根据SRK模型进行人为差错分类。结果共收集护理不良事件806起,其中护理人为差错占74.32%,非人为差错占25.68%;在护理人为差错中,规则型错误所占比例最高(58.43%),其次为技能型疏忽和技能型遗忘(分别为22.37%和11.69%),知识型错误和规则型疏忽占比较少(分别为7.18%和0.33%);不同类型护理人为差错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型错误、规则型错误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显著高于技能型遗忘和技能型疏忽(均P<0.01)。结论护理人为差错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知识型及规则型人为差错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后果较严重,需要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防范护理人为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右背部皮下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莉  张继英 《上海护理》2008,8(4):85-87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源于间叶组织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临床所见多以席改状多形型急黏液型为主,而炎症型极罕见,约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5%左右。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由Oberling1935年首先描述,称为腹膜后黄色肉芽肿,1976年国外将其命名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恶性度极高的肿瘤,转移率高,临床表现独特,化疗无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置空肠营养管与置普通胃管的患者各30例,设空肠营养管组为实验组,普通胃管组为对照组,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发生食物返流,堵管,腹泻等情况,以及对痰液的影响。结果:置空肠营养管患者发生食物返流,堵管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大大降低。结论:在病情需要及经济条件允许下,置空肠营养管较有利于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45岁以上一线护士的职业心理体验和需求,为管理者制定人性化护理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4名45岁以上一线护士。结果通过对资料阅读、分析和整理提出5个主题:一线大龄护士职业心理变化、日益加重的生理性疲劳、家庭压力增大、追求非临床一线工作的心理和日益积累的工作经验。结论45岁以上一线护士存在不同程度工作疲惫感,但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一线大龄护士的身心健康,合理调整工作岗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医学科技查新咨询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莉 《医学与社会》2010,23(3):73-74
根据查新工作实践,对查新工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查新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委托用户、查新工作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及查新机构所拥有的数据库资源等。针对以上3方面的影响,对促进查新工作更好地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蚓状肌-骨间肌法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作用.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CTS的患者55例(84侧)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50例(50侧).采用蚓状肌-骨间肌法测定蚓状肌(2L)和骨间肌(Ⅰ)潜伏期(DML)及其差值(2LIDMLD),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此外常规记录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结果:正常对照组和CTS组2LIDMLD平均值及范围分别为0.13±0.07ms、1.07±0.55ms,CT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蚓状肌-骨间肌法和常规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CTS,阳性率分别为85.71%和63.09%.结论:2LIDMLD是诊断CTS的敏感的的电生理指标,蚓状肌-骨间肌法为一种快捷方便、诊断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患者采用EUSA检测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同时采用PCR对其血清HBV-DNA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为同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 45例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24.44%.结论 ELISA法检测HBV是不全面的,但PCR只能检出复制状态的病毒,难以表达非复制状态的感染,因而用PCR方法检测HBV-DNA也不能完全代替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建议必要时两者结合加强对患者的检测,以避免临床不必要的漏检.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对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易漏诊,彩色多普勒对OA,PCA和CRA血流参数的检测,能为其诊断及研究提供一定帮助。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正常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7.3岁,均无眼部疾患,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眼压均正常。青光眼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5.9岁,均经眼压,裂隙灯,房角和视野等检查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1.2 方法:应用Acuson 128XP/10型和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仰…  相似文献   
19.
我院结核科从2000年1月~2004年1月,采用高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结核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颅重复磁刺激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出现于1985年,通过时变磁场(time-varying)产生感应电流直接刺激皮层神经元而改变后者功能。单脉冲TMS、重复TMS(rTMS)、配对TMS、围刺激期时间直方图等与其他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描述不同脑区的功能,不同脑区之间或内部和(或)投射纤维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及继发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