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0 毫秒
51.
所试经脉为右下肢足阳明胃经,实验点为循经线上足三里,对照点为足三里左右旁开2cm处。观察过程为针前电静息、意念、休息、进针、留针、拔针等。结果显示,气功诱发与针刺激发基本一致,均能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电位。谱图显示100HZ频段棘峰波的相对谱功率,经穴点明显高于左右两旁对照点。拔针后经穴上的峰值没有降低趋势,与对照点差异明显存在。这说明气功训练可以加强循经肌电发放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为了比较针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对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CCK)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阿托品组、足三里(足阳明经)、阳陵泉(足少阳经)、四白组(足阳明经)、承筋组(足太阳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静滴阿托品造成平滑肌抑制状态,与此同时足三里、阳陵泉、四白、承筋组分别电针足三里、阳陵泉、四白及承筋穴20min。实验结束后取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采用RT-PCR方法测上述组织内缩胆囊素A受体基因(CCKA-R-mRNA)表达。结果:电针足阳明及足少阳经穴均能上调胃窦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CCKA-R-mRNA的表达。对胃窦平滑肌组织CCKA-R-mRNA表达上调作用,针刺足三里(2.533±0.413)作用大于阳陵泉(1.453±0.508)及承筋组(1.098±0.2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5.252,P<0.01);对奥狄氏括约肌组织CCKA-R-mRNA表达上调作用,阳陵泉组(1.921±0.655)大于承筋组(0.820±0.39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628,P<0.01)及足三里组(1.359±0.105)。以上各组中以四白穴对上述两组织受体基因表达上调作用最强。结论:针刺足阳明、足少阳经对胃、胆运动的特异性调整作用,不仅与相关脑肠肽的释放有关,还与脑肠肽受体基因表达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电针对束缚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及血浆、下丘脑、垂体、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免疫功能失调状态下自细胞介素2、β内啡肽含量变化的特点及二者的内在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选取Wistar雄性大鼠40只。采用抽签分组方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束缚模型组,束缚针刺关元组,束缚针刺膻中组,束缚针刺非穴组,每组8只。制作束缚应激模型,分别选取“膻中”、“关元”、“关元旁开1.5寸非穴”进行电针刺激。膻中平刺0.2—0.3寸;关元及非穴均直刺0.5寸。针刺后接韩氏电针仪,断续波,频率2~100Hz,强度2-5mA,每次20min,隔日1次,共10次。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及血浆、下丘脑、垂体、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并与正常组及模型组对照。并对血浆β内啡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进行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以x^-&;#177;s表示,各组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结果:纳入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束缚针刺膻中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束缚组,束缚针刺关元组[(7.58&;#177;2.51),(5.42&;#177;1.12),(5.35&;#177;0.54),(5.33&;#177;0.92)ng/L.P〈0.05]。②各组大鼠血浆、下丘脑、垂体、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束缚模型组,束缚针刺关元组,束缚针刺膻中组,束缚针刺非穴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后三组高于束缚模型组高;后三组的组织β内啡肽(下丘脑、垂体、淋巴结)均比对照组高,比束缚组低(除外淋巴结β内啡肽)。③血清白细胞介素2与血浆B内啡肽的相关性:束缚针刺膻中组、束缚针刺关元组的大鼠血浆β内啡肽与血清白介素2呈正相关(r=0.67,0.58,P〈0.05)。结论:针刺可提高束缚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的含量,降低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以关元穴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针刺血清足三里、天枢、梁门等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对家兔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及胞内三磷酸肌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生理盐水组:耳缘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剂量为10 mL/kg;阿托品模型组:耳缘静脉滴注以生理盐水配制的2.5 mg/100 mL的阿托品;足阳明经穴组、足少阳经穴组、足太阳经穴组均先静滴阿托品(滴注方法同阿托品模型组),在滴完阿托品总量的一半时,开始分别电针双侧足阳明经穴(足三里、天枢、梁门、四白)、足少阳经穴(阳陵泉、带脉、日月、阳白)、足太阳经穴(承筋、背下点、背上点、攒竹)30 min,待电针完毕后,颈动脉采血6 mL离心15 min,取上清,制备成“针刺血清”.另取家兔10只,手术取胃,分离胃窦平滑肌,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制备胃窦平滑肌细胞悬液,以“针刺血清”与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作用,用戊二醛固定后测定细胞长度和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含量.结果:进入细胞长度分析的家兔为43只,进入三磷酸肌醇含量分析家兔为45只.[1]细胞长度比较:足阳明经穴组明显低于足少阳经穴组[(42.05&;#177;7.85,77.33&;#177;9.80)μm,(P<0.01)];足太阳经穴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75.88&;#177;9.14,64.58&;#177;6.59)μm,(P<0.05)].[2]三磷酸肌醇含量比较:足少阳经穴组明显低于组阳明经穴组[(33.15&;#177;7.45,48.96&;#177;8.89)pmol/10^6,(P<0.01)];阿托品模型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31.65&;#177;7.69,40.84&;#177;9.82)pmol/10^6,(P<0.05)].结论: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能使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产生明显的收缩效应,其收缩效应的产生与升高细胞内的三磷酸肌醇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并发便秘的疗效.[方法]194例FD(动力障碍型)并发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对照组96例,用莫沙比利治疗.[结果]六味安消胶囊及莫沙比利均能有效缓解FD并发便秘患者上腹胀、餐后饱胀、早饱、便秘等症状,两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在治疗FD并发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6.
ERCP在肝胆胰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术后胰腺炎(PEP)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高达2% ~ 20%[1].加贝酯是人工合成的非肽类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纤维蛋白溶酶及血管舒缓素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可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氧自由基和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损害[2].Di Francesco等[3]研究还发现加贝酯能松弛由结石或ERCP引起的Oddi括约肌痉挛.为此,本文对ERCP术后患者应用加贝酯进行前瞻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PGD)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1年6月间108例肺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后监测所有受者的血液气体分析及胸部X线表现,连续监测有创动脉压、肺动脉压和(或)中心静脉压.术后3d保持受者液体负平衡,根据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或)血氧饱和度控制吸入氧浓度(FiO2),根据血液气体分析结果及生命体征调节呼吸机通气参数,以预防PGD的发生.术后早期一旦出现PaO2、FiO2急剧下降(低于200),且胸部X线片显示移植肺中下肺野密度增高,在排除超急性排斥反应、静脉吻合口梗阻、心源性肺水肿及肺部感染后,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制定的标准将PGD分级为3级的患者明确诊断为PGD.对于PGD级别的不同,分别给予受者加强通气支持、液体负平衡、延长呼吸机治疗时间、使用肺血管扩张药如前列地尔及使用ECMO等治疗措施.结果 术后共有10例受者发生PGD,发生率为9.3%(10/108).10例患者中,6例常规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持续时间为(285.8±238.6)h,其中2例逆转,4例死于PGD后呼吸衰竭;4例使用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其中2例在发生PGD后24 h内应用了ECMO,成功逆转后长期存活,另2例由于应用时间较晚(24 h后),病情恶化,分别在应用ECMO后第8和第11天死于PGD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肺移植后PGD的发生率高,应在围手术期加强管理,进行积极预防;一旦受者发生PGD,应尽快给予相应治疗,如达到使用EC MO的指征,应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58.
阿波莫斯是鸟氨酸、门冬氨酸的左旋复合体,目前已广泛用于肝病的治疗。我们对其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中医不同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通过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针药结合3种不同治疗方法记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缺血性ST-T的改变,进行客观疗效比较,找出最佳中医治疗方法,并为电针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依据.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CG和Holter缺血性ST-T,尤以针药组疗效显著(P<0.05或P<0.01).结论:(1)单纯运用电针或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均有较好疗效,但针药结合效果更好;(2)电针内关穴对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0.
观察电针对家兔“足阳明经”穴内组织氧分压(Po2)的影响。选用新西半大耳白兔为对象,对“足阳明经”穴位梁门、天枢、足三里、解溪4穴及相应穴位左、右各旁开1cm对照线(点)共3组电针前后组织Po2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电针家兔“足阳明经”上述各穴点后其针后即刻与针前、针后15min与针前比较组织Po2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1)针刺能使经穴内的组织Po2明显降低,提示针刺作用的产生与所刺激穴位内氧的消耗加大、代谢旺盛密切相关;(2)经穴线与非经穴线比较其Po2的变化具有相对特异性,提示经络通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