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清开灵注射液对实验性发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复制家兔内毒素和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模型 ,观察清开灵对实验性发热的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家兔 ,体重 2 2~ 3 0kg。实验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观察清开灵对内毒素和内生致热原性发热的解热效应。 48只家兔随机分成 6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 (im .1mL/kg) ;清开灵组 (im .1mL/kg) ,内毒素组 (iv .5μg/kg) ;内毒素 清开灵组 (im .清开灵 1mL/kg ,0 .5h后iv ,内毒素 5μg/kg) ;内生致热原组(iv .1mL/kg) ;内生致热原 清开灵组 (im .QKL ,0 .5h后iv,内生致热原 1mL/kg)。第…  相似文献   
52.
清开灵液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和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清开灵液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和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蒋玉凤,黄启福,严京,贾旭,李伯光(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内毒素;发热;cAMP;清开灵注射液我校研制的清开灵注射液(solutionofQingKaiLing,QKL)是...  相似文献   
53.
清开灵注射液对脑血肿家兔血气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脑血肿家兔血气值变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体血凝块颅内埋藏法复制家兔脑血肿模型 ,在脑血肿形成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气值变化。结果 脑血肿形成后 ,动物有过度通气 ,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的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清开灵治疗组对上述异常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清开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通气异常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解热醒神(JRXS)注射液对内毒素(ET)性发热1h家兔体温、下丘脑cAMP、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复制家兔ET性发热模型,用放免法检测下丘脑及脑脊液cAMP、下丘脑IL-1β的含量。结果:ET组的ΔT[(0.40±0.11)℃]、TRI1(1.78±0.79)、下丘脑cAMP含量[(2.90±0.40)nmol/g]、脑脊液cAMP含量[(32.10±4.51)nmol/L]、下丘脑IL-1β含量[(6.08±0.79)ng/g]显著高于生理盐水(NS)组及JRXS+ET组(P<0.01)。JRXS+ET组ΔT[(0.10±0.10)℃]、TRI1(0.36±0.64)、下丘脑cAMP含量[(1.37±0.27)nmol/g]、脑脊液cAMP含量[(14.40±3.69)nmol/L)]、下丘脑IL-1β含量[(2.90±0.37)ng/g]接近NS组,但与ET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4组下丘脑及脑脊液cAMP含量、下丘脑IL-1β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结论:JRXS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发热反应,其抑制效应的机制与降低ET引起的下丘脑cAMP、IL-1β含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55.
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解毒通络方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神经毯的突触形态与突触素P38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文应用超微结构分析与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缺血损伤引起海马CA1区突触前成分溃变、突触数密度下降、突触素P38低水平表达 ;术后 8周 ,模型组与治疗组出现数量较多的新生突触和突触素P38表达水平的提高 ,治疗组突触数密度恢复最为显著 ,已达假手术组的 87 4% ,并明显高于模型组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突触素P38表达COD值提高到 80 % ,而治疗组提高到 114 7% ,治疗组CO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 (P<0 0 1)。结论 解毒通络方具有促进突触再建和增强、完善再建突触效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部分炎症因子及益肾活血泄浊汤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脂多糖(LPS)及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刺激因子,观察其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并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提取动物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一述受刺激的系膜细胞,观察益肾活血泄浊汤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LPS和IL-6具有明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作用。结论:系膜细胞是益肾活泄浊汤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细胞,这可能是该方防  相似文献   
57.
益肾活血泄浊汤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小鼠抗大鼠Thy1.1单克隆抗体复制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 ,分为益肾活血泄浊汤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周测定大鼠 2 4h尿蛋白及尿潜血 ,于第 2、5、8周时测定血清白蛋白、肌酐及尿素氮 ,结束时测定血液流变学 ,并进行免疫荧光、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与病理组结果相比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P <0 .0 1) ,形态学观察也显示治疗组较病理组损害减轻。提示益肾活血泄浊汤能够明显保护病鼠肾功能 ,有效防止血液粘度升高 ,并延缓肾硬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解热醒神(JRXS)注射液对内毒素(endotoxin,ET)性发热1h家兔体温、下丘脑(hypothalamus,HP)环一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4组.NS组NS1.5mL/kgiv;JRXS组JRXS1.5mL/kgiv;ET组ET0.5μg/kgiv;JRXS+ET组JRXS1.5mL/kgiv,30min后,ETiv(剂量同ET组),观察1h后,穿刺小脑延髓池抽取脑脊液,然后取下丘脑组织,并分别按cAMP(上海中医药大学同位素室)及IL-1β放免试剂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产品)说明书进行含量测定.观察指标平均体温变化曲线;最大体温上升高度(△T℃);体温反应指数(thermalresponseindex,TRI);下丘脑、脑脊液的cAMP含量;下丘脑的IL-1β含量.所有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眘)trtJRXS(P0.05)JRXSETJRXS+ETT(0.10.13)TRI10.36.62cAMP(1.36.27)nmol/gcAMP(14.40.69)nmol/LIL-1(2.90.37)ng/gETT(0.40.11)TRI11.78.79cAMP(2.90.40)nmol/gcAMP(32.10.51)nmol/LIL-1(6.08.79)ng/g(P0.01)cAMPcAMPIL-1(r1=0.918P0.05r20.926P0.05r3=0.868P0.01)JRXScAMP\,IL-1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密蒙花方对链脲佐菌素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作为动物模型,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昊畅)作为阳性对照药。密蒙花方煎剂分为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糖尿病大鼠成模后分别以前述不同药物灌胃4个月。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STZ性DM大鼠一般状况观察:饮食、尿量、体质量变化等。②HE染色观察STZ性DM大鼠视网膜病理形态学变化。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Z性DM大鼠视网膜ICAM-1、E-selec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一般状况:STZ诱导的DM大鼠高血糖状态持久稳定,表现为明显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密蒙花方中剂量组体质量高于DM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M模型组视网膜各层出现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密蒙花方中剂量组视网膜病理学改变较DM模型组减轻。③DM模型组大鼠视网膜ICAM-1、E-selectin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昊畅组及各密蒙花方组ICAM-1、E-selectin表达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昊畅组比较,密蒙花方中剂量组ICAM-1、E-selectin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Z诱导的DM大鼠是一种相对简单易行、可靠的模型制备方法。密蒙花方中剂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STZ性DM大鼠视网膜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密蒙花方改善大鼠视网膜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病理改变的作用与减少视网膜ICAM-1、E-select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onopathy,DR)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随着DR的研究进展,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也倍受关注。本文就视网膜高糖状态下Müller细胞的变化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