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叶昱洁  万文蓉 《中医药通报》2012,2(3):53-54, 66
<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最早出自唐·王冰对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后世又将其简称为"壮水制阳"、"滋水制火"或"滋阴涵阳"。其所谓阴者,水也。阳者,火也。水火互为其根,合而为一,不可分为二也。水从火里生来,故曰天一生水,阳旺一分,阴即旺一分;阳衰一分,阴亦  相似文献   
22.
23.
目前医学科学的发展急需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PBL(Prob-1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不仅改变了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阶段”传统教学体系,还改变了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模式,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下就PBL的整体情况做一综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24.
25.
运用小柴胡汤治疑难病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创立的经典名方,在《伤寒论》中是治少阳病的主方。历代医家多认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七大症为小柴胡汤的主症。尽管主治症情纷繁,但小柴胡汤终归以和解少阳为主旨,只要证属少阳经脉脏腑功能失调,"便可但见一症,不必悉具"。张仲景创小柴胡汤以辛开苦降、补虚泻实为宗旨达到燮理少阳,调和枢机之目的。文章列举临床运用小柴胡汤治疗郁证、舌头灼热、面瘫验案3则。  相似文献   
26.
论阳虚痰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文蓉  卢泰坤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72-16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近年,由于生态改变导致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导致生活紧张等原因,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医学没有COPD这一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症状及特点,应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笔者通过对本病的深入研究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阳虚痰瘀、壅塞气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现就其发病机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厦门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卢泰坤教授,业医3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在治疗内科疑难病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肺系疾病的思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探讨,制定了温阳通络法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法则,并自拟温阳通络止嗽方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近年,由于生态改变导致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导致生活紧张等原因,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医学没有COPD这一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症状及特点,应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笔者通过对本病的深入研究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阳虚痰瘀、壅塞气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现就其发病机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益气温阳法辨治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敏性鼻炎是以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发病率越来越高。现代医学认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对某些吸入的变应原(过敏原)敏感性增高所致的变态反应,又称此病为"变应性鼻炎"。根据其临床特点,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