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全身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丢失、骨微结构退化,最终导致骨骼的脆性升高,骨折风险增高。目前中国老龄化人数逐步增加,已经步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及其导致的脆性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在骨免疫学这一概念出现之前,由于免疫细胞在骨髓中形成,所以皆认为骨骼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但是免疫系统对骨骼的调控功能尚不是很清楚。2000年,Arron在Nature杂志上提出“骨免疫学”这一概念,并指出骨骼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调控作用。自此之后,骨免疫学逐渐成为代谢性骨关节疾病的研究热点。骨免疫学在骨重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是阐明免疫系统、骨骼,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复杂的互相调控机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OPG/RANK/RANKL信号系统、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骨免疫学为抗骨质疏松新型药物的研发奠定了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32.
边缘检测微分算子的分析及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边缘检测是医学图像处理必不可少的一步 ,采用微分算子检测边缘是最常用也是处理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我们从频域角度出发 ,分析了 Roberts算子、Prewitt算子、Sobel算子以及拉普拉斯算子的频谱特性。提出了在使用和构造微分算子时 ,要充分考虑它们的频谱特性。不同的微分算子对不同边缘检测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因此对不同类型的边缘提取 ,应该采用对此类型边缘敏感的算子进行边缘提取。最后通过实际的 MRI图像处理验证了边缘检测算子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理论指导的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理论指导的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神经功能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黄疸消退、胎便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胆红素致神经功能障碍(BIND)、儿童版事件影响量表(CRIE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馈控制理论指导的护理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患儿症状改善,减轻其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摘 要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癌症。研究发现,糖尿病及降糖药物均可影响肺癌的发病及预后。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降糖药,其抗肿瘤作用已在多类细胞和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二甲双胍的抗肺癌作用机制与对IGF 1R及AMPK/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相关。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还可预防肺癌发生,改善肺癌预后,但研究结果显示两者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综合相关资料,综述降糖药二甲双胍对肺癌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5.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曾认为急性胆囊炎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的禁忌证 [1 ] ,我院从 1998年 7月起采用 L C治疗结石性急性胆囊炎 42例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4月 ,本院共进行L C30 1例 ,其中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发作者 42例。 42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35例 ,年龄 2 8~ 72岁。急性胆囊炎首次发作者 6例 ,两次及以上发作者 36例。体温 38℃以上者 16例 ,白细胞总数大于 10× 10 9/ L 者 18例 ,B超示胆囊壁水肿增厚者 40例 ,有颈部结石嵌顿者 30例。本组病人均无黄疸史。发作后 72 h内手术者 8例…  相似文献   
36.
尺骨鹰嘴截骨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对27例AO分型为"C"型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切口一期愈合.随访6~33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或者断裂等并发症.按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分,优7例,良14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达85.2%.结论: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手术方法安全可靠,固定牢靠;术后经过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的表达及功能,并探讨TLRs在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1例AS患者及21例健康对照者PBMCs上TLR1~TLR10的表达; 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A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s中TLRs介导的细胞因子产生水平,并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浆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S患者组PBMCs中TLR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他TLRs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S患者PBMCs中TLR4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水平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03和0.009); AS患者血浆中TNF-α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21)。结论 AS患者PBMCs中TLR4的表达及细胞因子产生能力增强,TLR4通路可能在A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对mmp-2与nm23两在HBsAg阳性的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对我国原发性肝细胞癌发展与转归做进一步的了解,方法:对nm23,nmp-2在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术后随访生存不足8个月的为预后差组(13例),反之,为预后好组(17例),结果:mmp-2与nm23在预后好组病人中,表达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为1/17,6/17,10/17,0/17;1/17,6/17,4/17,6/17;mmp-2与nm23在预后差组病人中,表达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析为0/13,2/13,4/13,7/13,0/13,9/13,4/13,0/13,nm23,mmp-2在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虽然两对HBsAg阳性的二期原发 肝细胞癌的术后癌转移都有预示作用,但mmp-2在HBsAg阳性的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强弱对其预后的判断较nm23的表达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9.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价早产儿认知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建立对早产儿光刺激后的反应模式,评价早产儿早期的认知功能,研究早产儿在发育过程中的脑反应性与足月儿之间的差距。方法:对纠正胎龄3个月、6个月的早产儿进行光刺激,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观察光刺激后脑反应性的变化,并与同龄儿对照。结果:早产儿在纠正胎龄3个月时,光刺激后开始反应时间、反应高峰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7.2±5.2s、38.4±9.6s,明显长于足月儿的13.1±2.7s、28.9±5.0s;脑组织还原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脑组织氧饱和度在刺激后的最大反应值分别为(1.2±0.5)%、(1.5±0.6)%、(1.3±0.4)%,明显低于足月儿的(2.3±0.3)%、(2.8±0.3)%、(2.4±0.5)%。到了纠正胎龄6个月时,光刺激后的脑反应性与足月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产儿在发育过程中,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滞后,到纠正胎龄3个月时,外界刺激后的脑反应性仍落后于同龄儿,到了纠正胎龄6个月时,脑反应性接近同龄儿,应加强对早产儿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系统骨量、骨强度及骨微结构损害为特征常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疾病,是绝经后妇女常见且严重的情况。骨质疏松症在骨折发生前大多是一种隐性疾病,存在着检测和治疗不足的情况。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常导致疼痛、畸形、活动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众所周知,雌激素是一种维持正常骨量的重要保护因素。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与骨量的迅速流失密切相关。在妇女绝经之后,骨重建增加,内在的不平衡加速了骨质流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最常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部位是椎体(脊柱)、股骨近端(髋部)及前臂远端(腕部)。其中,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往往导致重大残疾和过早死亡。鉴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特殊性及髋部骨折的严重性,系统全面地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股骨近端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