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1 临床资料 本文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哮喘学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1 ] ,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13~ 5 6岁 ,病程 2~ 2 6年。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16例 ,年龄 12~ 60岁 ,病程 1~ 2 8年。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 ,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困难、控制感染、促进排痰、脱敏等。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中药内服及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内服基本方 :麻黄 10g、射干 15g…  相似文献   
42.
宋艳亭  丁晓萍  何君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44-1046
P16INK4a基因是人们发现的第1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P16IINK4a基因异常甲基化是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且随着病情发展甲基化率有增高的趋势。P16INK4a异常甲基化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记物用于宫颈癌的临床筛查及诊断中。  相似文献   
43.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3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53、nm2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p53、nm23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以卵巢囊腺癌为最高,交界性次之,良性囊腺瘤最低。各项检测结果与细胞增殖状态有关。p53和PCNA过量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和生存期无关,但与肿瘤分化有关。nm23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卵巢肿瘤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44.
观察4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呼吸、循环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显示腹腔充气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气道峰压均显著升高(P<0.01),放气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动脉血CO2分压气腹后显著升高,放气后5min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上各参数的升高与气腹的压力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提示LC时气腹压力不宜过大,对老年、有心肺功能不全及肥胖患者更要加强呼吸循环的监测。  相似文献   
45.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3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53、nm2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p53、nm23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以卵巢囊腺癌为最高,交界性次之,良性囊腺瘤最低。各项检测结果与细胞增殖状态有关。p53和PCNA过量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和生存期无关,但与肿瘤分化有关。nm23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卵巢肿瘤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46.
危重病的抢救及转归是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分析危重病例的组成可以为医疗和预防工作指明方向。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院所收治危重患儿的病种、年龄组成及转归与80年代后期相比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明确今后儿童医疗工作和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现将我院儿科  相似文献   
47.
近期我们在海军某部为未婚官兵举办了《青春期心理与健康》讲座,并进行了课后调查。我们采用现场答卷方式填写统一的元记名问卷,一次性由被调查本人投入封闭的箱中收回。1 调查情况 调查对象178人均为未婚男性,25岁以下者占  相似文献   
48.
对乙酰氨基酚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及条件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种实时、在位监测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光纤化学溶出度过程临测法,考察本法与2000版《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差异。方法:双分支光纤一端连接光源,公共端部探头浸入溶出液,另一端连接检测器,计算机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本法监测药物溶出的全过程,同时显示完整的药物溶出曲线图,从原始数据中可直接提取相关参数,与药典方法比较,两种测定方法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光纤化学溶出度过程监测法能够有效测定固体药物的体外溶出度,并能真实地反映药物溶出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9.
目的:基于ITS2序列建立红白二丸药材及其近缘易混品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共收集67份红白二丸药材(中华秋海棠)及其近缘易混品(秋海棠、掌裂叶秋海棠和柔毛秋海棠),提取总DNA、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通过CodonCode Aligner V4.2.1对测序序列进行质量分析和拼接,采用MEGA 6.0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基于最近距离法和建树法(NJ树和UPGMA树)对红白二丸药材及其近缘易混品进行物种鉴定。结果:最近距离法和建树法的结果均表明中华秋海棠与其近缘易混品掌裂叶秋海棠、柔毛秋海棠能有效区分,但其与秋海棠未能区分开(秋海棠与中华秋海棠为原亚种与亚种的关系)。结论:ITS2序列可以有效区分红白二丸药材及其近缘易混品的物种基原,可以作为红白二丸药材的分子鉴定方法,为红白二丸药材的真伪鉴别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0.
阴道分泌物910例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910例正常健康人群妇女体检中阴道分泌物涂片的检验结果分析,了解病原菌检出率、病原菌分布及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情况。方法将91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5~34、35~44、45~54、≥55岁等四组采集阴道分泌物行革兰染色在显微镜下查白假丝酵母菌、滴虫、加德纳菌。结果910例阴道分泌物涂片165例检出病原菌,阳性检出率18.13%;以加德纳菌为主,占14.07%,其次是假丝酵母菌和滴虫分别为3.74%和0.22%。各年龄组(25~34岁组,35~44岁组,45~54岁组,≥55岁组)合计阴道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8.95%(22/76)、45.14%(79/175)、57.60%(216/375)、67.61%(192/284),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45~54岁组最高(16.80%),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发生率≥55岁组最高(52.11%)。清洁度Ⅳ度时病原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Ⅲ度、Ⅱ度,清洁度为Ⅰ度时未检出病原菌。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和非特异性阴道炎是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