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总结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的超声检查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例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均于早孕期及破裂发生后超声检查误诊,其中2例死亡。结论:及早正确诊断残角子宫妊娠至关重要,可避免发展至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的严重后果;孕期超声检查显示宫颈与妊娠宫体的关系应成为常规,有助于避免漏误诊。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早期(2天内)应用不同剂量国产辛伐他汀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连续入选ACS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辛伐他汀20 mg组37例、10mg组37例;对照组36例。他汀类两组均于入院24~48 h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测定三组入院时、入院后4周、8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变化。随访近期内(2个月)发生心性事件。结果:(1)ACS住院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且20 mg作用优于10mg。这种益处早在治疗4周后即可见,8周时更为明显。治疗4周后TC、LDL-C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而且随访期间治疗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ACS患者住院后尽早(24~48 h内)开始积极的降脂治疗有益于降低近期心性事件的发生。结论:ACS患者住院早期(24~48 h)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血脂、降低炎症因子,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20mg作用明显优于10mg。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内服抗宫炎汤联合生肌散宫颈上药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分别予以内服抗宫炎汤联合生肌散宫颈上药和单纯用生肌散宫颈上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9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Flt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癌旁组织中Flt4表达情况.结果: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Flt4阳性27例,阳性率为61.36%,阳性表达率在淋巴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癌组织中Flt4阳性微脉管数在淋巴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癌旁甲状腺组织Flt4呈阴性表达.结论:Flt4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道转移过程,测定肿瘤组织Flt4表达及Flt4阳性微脉管数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伴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1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在HE切片形态观察中,表现为乳头状结构,乳头轴心纤细或宽广,乳头被覆单一的腺上皮,肌上皮完全消失或不连续,腺上皮单层柱状或多层,与纤维轴心垂直,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免疫组化SMA、p63显示肌上皮缺如或不连续;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5/6在乳腺癌组织未见表达或仅有散在灶性弱表达.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免疫标记CK5/6、SMA和p63可以帮助该肿瘤的诊断;主要应注意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  相似文献   
26.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经直肠实时弹性成像(TRTE)引导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在TRTE引导下对可疑病灶进行2针靶向穿刺活检及超声引导下传统12针系统穿刺活检。分析TRTE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效能及比较TRTE引导下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112例患者中,TRTE共诊断前列腺癌54例,良性病变58例,最终病理确诊前列腺癌42例,良性病变70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75.7%、80.3%、0.68、0.91。TRTE引导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针数84针,阳性率37.5%(84/224),系统穿刺诊断前列腺癌针数313针,阳性率23.3%(313/1344),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08,P0.05。同时行靶向加系统穿刺诊断前列腺癌针数397针,阳性率25.3%(397/1568)。结论 TRTE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利用TRTE引导靶向穿刺诊断Pca拥有比系统穿刺更高的准确性,但就目前来讲TRTE引导靶向穿刺尚无法完全取代系统穿刺法,而两者相结合是减少前列腺癌穿刺假阴性率的主要方案。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B)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罕见的AFMB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并探讨其鉴别诊断。结果:AMFB在肉眼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结节;显微镜下,该瘤呈现为在富于水肿和富于薄壁血管的背景中见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存在,瘤细胞梭形、胖梭形或上皮样,围绕血管排列,间质中见散在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Vimentin、CD34、CD99、bcl-2和PR,不表达Desmin、S-100、ER、EMA、AE1/AE3以及SMA。结论:AMFB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未见局部复发,罕见恶变,可经外科完全切除而治愈。主要应与外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鉴别。  相似文献   
28.
葛根素、丹参、刺五加、参麦注射液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在临床应用已多年,临床疗效尚可。临床应用时一向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糖尿病病人应用时与生理盐水配伍。为此对葛根素等4种中药注射液与大输液配伍后的微粒、pH值、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A)值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作为心脏停搏液及保存液成分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长时间保存后经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 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及意义。 方法: 利用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装置将24只未成熟离体兔心制成实验模型,按单纯随机分配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心脏未经停搏及再灌注处理)、托马斯(ST)液对照组(St.Thomas No.2液为停搏液及保存液处理)和EET组(St.Thomas No.2液+11,12-EET为停搏液及保存液处理)。ST对照组及EET组心脏保存24 h(4 ℃)后再灌注30 min。采用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数以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bcl-2 mRNA基因表达等指标。 结果: (1)ST对照组及EET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EET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ST对照组,bcl-2 mRNA基因表达则显著高于ST对照组。 结论: 本研究采用不同方法在供体心脏保存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凋亡。然而, 11,12-EET能够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 mRNA表达可能是11,12-EET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阳)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罕见的AFMB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并探讨其鉴别诊断.结果:AMFB在肉眼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结节;显微镜下,该瘤呈现为在富于水肿和富于薄壁血管的背景中见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存在,瘤细胞梭形、胖梭形或上皮样,围绕血管排列,间质中见散在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Vimentin、CD34、CD99、bcl-2和PR,不表达Desmin、S-100、ER、EMA、AE1/AE3以及SMA.结论:AMFB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未见局部复发,罕见恶变,可经外科完全切除而治愈.主要应与外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